chansaikit wrote:底盤不是對照雷諾Mé...(恕刪) Megane II是C PlatformTiida是根據B Platform (Clio III) "參考修改給Tiida用"B platform 用在Clio很犀利, 用在小底盤大車身的tiida就差多了.不過底盤跟被撞扁沒太大關係吧? 跟操控比較有關吧!
viklandex wrote:光看個照片就能直接論...(恕刪) 挖~audi耶~"歐洲車"耶!!!撞成這樣~怎麼可能~~在01上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啊~~=口=下面那台"日本車"在01才是正常的...大大放錯張了
rock3019 wrote:又一個鍵盤車手,怎麼...(恕刪) 不同速度的情況撞的力道也不同啊被卡車撞下場都很慘啦,不過車子愈重確實也會比較沒那麼嚴重那種小車又輕的,碰上卡車不是整個爛掉就是被撞飛..
拜託 這種等級的貨車稱之為拖拉庫?這貨車算是不怎麼重的貨車了照片中貨車損毀的程度再比照TIIDA的損毀程度看得出來國產TIIDA的鋼性真的不好車體鋼性強壯的汽車在這種情況下被這種貨車撞到可能也會蠻嚴重的 但是不至於整台車剩下一半還有很多寫手很喜歡PO照片說故事有些外國照片時速160以上直接出車禍整台車甩撞到解體任何再強壯的車種都無法承受如此大的撞擊力但可以理解的是強壯的車體 在一定程度範圍內的碰撞都可以將傷害減至最低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偏偏有很多人就是愛打嘴砲國產車安全性很多車款都非常的不好連送去外國測試資格都沒有 只有寫手會拿其他車款與不同情況下發生的車禍來做比較扯東扯西混淆焦點 對台灣消費者一點幫助都沒有不知這些互相攻擊的朋友 你們開車難道不是為了安全上路平安回家?台灣國產車明明就不夠安全 政府也沒有完善立法造車最基本的鋼板要用多厚剛性要多少才夠? 主動太安全設備氣囊數量也實在是太少 跟歐美有一大段落差提出對安全性有幫助的建言真的有很難嗎?老實說我最喜歡的車子也是TOYOTA 什麼都好 但安全性真的不好還是多花點錢買別的車子 你身邊有親朋好友死於車禍你就會有我這種想法反正 大家都覺得死的不會是你自己!!
eclair_lave wrote:高張力.超高張力鋼日...(恕刪) 那些都只是數據,現實是,當一台40噸重拖拉庫爬上車頂,全車鈦合金我看都有疑問可以擋得住。在台灣工業區,談什麼氣囊都是笑話,當遇到真正的"狂派拖拉庫",包你知道我在講什麼。一切都只能從重刑和重執法改進嚇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