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BIG TIIDA後保險桿只有保麗龍..安全嗎?

vf726876 wrote:
保麗龍VS內鐵我不是...(恕刪)


內鐵硬不硬其實跟潰縮沒太大的關係..
汽車車體內外鋼樑等是一個連在一體的東西,力的傳導是直接從外傳導到內部,要抵銷掉這股力,就必須透由緩衝,也就是潰縮設計...
內鐵做的很硬,但它仍然是鎖在車體潰縮區上,當受到撞擊的時候,力直接透由內鐵->內鐵車室連接處(也可以是潰縮腳)->車體潰縮區 進行傳遞, 如果這個撞擊力道大於潰縮區可乘載的潰縮力道, 潰縮區一樣開始潰縮吸收撞擊力...所以不管是否有內鐵,撞擊力只要大於潰縮區設定強度,就會開始潰縮...

內鐵最大的作用只有在低速撞擊,也就是撞擊力道還沒強到可使潰縮區潰縮的力道,可以使在潰縮區前方的保桿不會因為撞擊而破裂而以(保桿有內鐵支撐)..

我打個比喻, 車子裝內鐵受撞擊, 就好比你帶鋼鐵拳套去正拳打牆壁, 你打擊牆壁的反作用力直接透過拳套傳遞到你的手腕->手肘->肩關節, 由於拳套很硬可以保護你的拳頭不會受傷, 但這個力超過了你的手肘骨骼能承受的力, 你的手肘會斷掉.. 結果就是,手肘斷了,但你保住了手臂還有拳頭...(手肘就好比潰縮區)

當然,如果今天不是遭受正面撞擊,而是後方偏撞, 內鐵是有可以將某側單點撞擊的力道分散到另一側,使該點撞擊力道減少一些, 不過分力大小與受力角度有關, 基本上車尾內鐵是一根與車室平行的東西, 能分掉地力也是少到幾乎可以忽略 所以, 等於是無用~
Eairjustin wrote:
內鐵最大的作用只有在低速撞擊,也就是撞擊力道還沒強到可使潰縮區潰縮的力道,可以使在潰縮區前方的保桿不會因為撞擊而破裂而以(保桿有內鐵支撐)..


有內鐵,保桿才會破裂
保麗龍..才會使保桿內凹而已.....


Eairjustin wrote:
當然,如果今天不是遭受正面撞擊,而是後方偏撞, 內鐵是有可以將某側單點撞擊的力道分散到另一側,使該點撞擊力道減少一些, 不過分力大小與受力角度有關, 基本上車尾內鐵是一根與車室平行的東西, 能分掉地力也是少到幾乎可以忽略 所以, 等於是無用~..


所以..有裝內鐵的車商,是笨蛋了????

俗話說~會偷蒙皮的.也會偷骨架..!!
vf726876 wrote:
(恕刪)...俗話說~會偷蒙皮的.也會偷骨架..!!

等車禍鑑定出來
罰完原廠加賠償
全車主都變孤兒
因車子設計不良導至車禍駕駛死亡
是非常重大的事件
沒車廠敢冒這個險
偷通過測試的車体
EPS 發泡聚苯乙烯,發泡倍數 25 ~ 40 高發泡,採模具射出成型,俗稱保麗龍。
EPP 發泡聚丙烯,外觀與 EPS 相同,結構緊密、且耐溫性佳、吸水性低、防潮性良好、材質堅韌沒有保麗龍易碎之缺點,俗稱拿普龍。
車子所使用的是EPP,別再不懂裝懂,看到黑影就開槍了
Eairjustin wrote:
當然,如果今天不是遭受正面撞擊,而是後方偏撞, 內鐵是有可以將某側單點撞擊的力道分散到另一側,使該點撞擊力道減少一些, 不過分力大小與受力角度有關, 基本上車尾內鐵是一根與車室平行的東西, 能分掉地力也是少到幾乎可以忽略 所以, 等於是無用~...(恕刪)

小弟機械系畢業,應該可以貢獻一下力學知識

那根很硬的內鐵的作用應該是
"能平均受力,正確使應力和扭力的方向正確作用在車架的結構上"
並不是分散力量的作用

強大衝擊力撞到沒內鐵的車
只能局部承受,開始潰縮
然後被撞的接觸面就潰縮的很慘
而保力龍的公用就是吸收能量

以上有錯請指教
最好的是 板金有夠厚的內鐵桿 + 塞飽飽的保利龍填充

應該是完美
vf726876 wrote:
有內鐵,保桿才會破裂...(恕刪)


EPP跟內鐵都是支撐保桿的一種內襯,基本上有EPP或是有內鐵(或兩個都有),在遭受輕微撞擊時,因為內部有東西襯托住保桿,所以保桿都不容易破掉(因為變形量尚未達到臨界就碰到內襯), 撞擊時保桿會破掉通常都是裡頭是空的那種(或是像Tiida,只在中間安裝了一塊,而撞擊剛好沒撞到這塊EPP),而保桿超過可承受的變形量,就會造成破裂..

vf726876 wrote:
所以..有裝內鐵的車商,是笨蛋了????
俗話說~會偷蒙皮的.也會偷骨架..!!(恕刪)


這跟廠商笨不笨無關,只是在於裝了以後的差別有多大..
我有說有無內鐵的差別, 就是在潰縮區設定承受力道強度臨界前後的差別, 也就是美國規定的那種5 mph以下撞擊不使車體變形的規定, 超過可承受力道, 潰縮區一樣照縮,
5 mph以下這個撞擊力道撞到潰縮區基本上也不會縮, 就只有保桿裡如果沒有東西的時候會被擠壓破裂而以, 差別就在這~

所以說, 有沒有內鐵,實際上大概只有奇檬子爽而已,還有被輕微撞擊的時候你可以不用花太多錢修保桿..

至於你所說的俗話說, 請問證據在哪..
Cprius wrote:
小弟機械系畢業,應該...(恕刪)


理想應該要這樣沒錯,但這只是發生在低速撞擊時的情況,內鐵鎖定的方式並不是整根焊在車體上,而是只有兩個支點,透由潰縮腳鎖在底盤大樑上,所以當你發生高強度偏撞的時候,另一側其實是變成一個支點,內鐵會呈旋轉運動...這是因為它並不是鎖在一個硬梆梆的東西上,而是鎖在一個會潰縮的結構上...
這個論證很簡單,就像是撞擊測試裡偏撞那一個項目,偏撞後車頭一樣只縮一邊(有前防撞鋼樑),另一邊反而會往外凸,這根鋼樑變成像槓桿一樣...
剛好有人在賣,丟根骨頭(保桿內鐵)讓大家參考什麼是保桿內鐵
Eairjustin wrote:
內鐵硬不硬其實跟潰縮...(恕刪)

話說 我再對岸發現原廠2014的新騏達有裝後保桿加保麗龍
有新的原廠編號 圖片涉及拍賣原故所以不PO上來
單對岸文章有解說 是給日產另一個合作品牌 啟辰用 所以怕品質不好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