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不算間諜照 分享上周三義的New Teana業代教育訓練

在不在乎稅金並沒甚麼好爭論,一定有人在乎有人不在乎,我覺得未上市前十個人有八個人會在乎稅金,所以請nissan真的有拿出實力,把teana做出口碑,讓大家知道它是一部好車,我相信最後會讓十個人只有1-2個人會在乎稅金
我碰過開過或是坐過VOLVO車的人都相當讚賞VOLVO的椅子,我是指駕駛座,後座沒坐過並不清楚,從十多年前開過SAAB與VOLVO後就一直覺的這兩個廠牌車子的椅子坐起來很舒服,最近意外有開了一台十年前的VOLVO S70,特別注意他的駕駛座,真的坐起來還是那麼舒服,仔細端詳發現他的泡綿軟硬度很特殊,夠軟又夠彈性,我實在不會說,我不曉得現在的VOLVO變的如何,因為我要是有開到VOLVO都是十年前的車款,不曉得這次TEANA的椅子被大家說成這樣,是否真的如此我真是期待.
因為我對椅子要求頗高,也可以說個人的需求較特別,因為脊椎開過刀,又常有下背痛,所以椅背的支撐個人要求較高,開車時椅背也比一般人要直一點,差不多15度左右,其實這才是正確的開車椅背角度,之前的TEANA就如同車友所言,上背的支撐是零,當初也是這麼認為,現在的青鳥幾乎沒有腰靠,新車買來開兩週後下背痛就來了,只好去買靠腰,順便先開之前舊CEFIRO來應急一下,發現CEFIRO的椅子起碼還不差,現在的TEANA等上市時去坐看看,看看大家所說的椅子是否真的不錯....還是期待中.

(如果水果日報說有五款,3.5只有一款,那....不就是140萬元,本想說如果壓在115萬元的話,或許拼一拼搞不好可以買一台....現在看來...希望不大了.)
EXTRA OF GINKGO BILOBA
稅金一年多五千的話,要是開放回原廠保修同額折抵,一定很殺啦 @@"

一年5000,優惠個3、5年也爽,反正回原廠保養本來就賺很大了,哈哈!!







幻想中...................................
wen023197 wrote:
同樣是Altis,2.0和1.8都是四缸,當然選1.8,duel vvti不會是重點(T牌客戶而言)
更何況Altis 2.0根本就是原1.8高等級車型換引擎,配備亦無精進之處(還有偷)
Teana2.5不論和同車系的2.0或H牌和T牌的2.0/2.4相比,V6就是一大不同...(恕刪)


我同意你部份的說法, 但是你說就T牌客戶而言不會在乎的是VVT-I, 何以見得? 有調查數據嗎?
若依此邏輯, 是否也可說v6引擎跟L4也不會是N牌客戶的重點?
T牌C車的寧靜度在新車時也不見得較N牌T車差吧?!

如果大家真的這麼在乎V6, 那2.7的TUCSON為何賣輸2.0的? (柴油引擎更不可能跟汽油V6比美)
3.5的CAMRY 也賣輸自己的2.4, 上一代的3.0也遠不如L4的2.0,
3.5 ACCORD也賣輸2.4的, Mondeo 2.5 V6也是賣輸2.0....
一切都是稅金在做怪.....

如果同樣以camry而言, 3.5 V6當然比2.4 L4好太多了, 6速自排當然也較5速優異,
一年也才差1萬多元吧?! (不太確定數字) 油耗表現甚至是3.5的較佳....但就是叫好不叫座呀....

以camry而言,3.5 與2.4 這兩個等級,一年的燃料稅與牌照稅
差20000元...
這樣子比較好像有點怪怪的`畢竟2.4L跟3.5L光是價錢就有差~

應該是說
2.4L直4的C車跟2.5L v6的T車,如果價錢差不多的話,在考慮六剛引擎的好處後,CVT的省油,座椅的舒適,車子的剛性(這各應該不會有人質疑吧,C車真的很會搖很會晃)即使差各5000塊,也蠻值得的~
kevin0430 wrote:
以camry而言,3...(恕刪)


多謝指教, 我剛剛去查了, 大約是19000元左右, 跟您提示的20000相差不遠..
sabishibou wrote:
這樣子比較好像有點怪...(恕刪)


您說的是, 我只是為了強調稅金確實是考慮的重點
實際上camry 3.5 從116萬就有了, 2.4頂級好像也要110萬左右...
但相較於3.5 V6 (同LEXUS引擎)及6速手自排, 理應更能抵消這幾萬的差異...

如果再就2手車的價格來看, 2.5或是超過3.0的車輛就更不吃香了...

看你的介紹很心動
可惜2.5真的感覺很不爽快
我買車都要開十年以上
又不是每天開
所以繳稅會讓我有感覺得說
如果是3.0就很心動了
我就是很在乎"稅金"的人之一,但我不是在打嘴砲喔!
說不在乎稅金的人其實一定也有相當比例,但不必要去批評我們這種在乎的人是在打嘴砲~
如果國人真的不在乎稅金,不會千方百計逃漏稅~合法and非法都有(還有一個現象就是每年報所得時會有相當比例的新聞是~又有人在搶父母親了!而這些搶父母親的人也有部份算是收入頗豐的)!如果國人真的不在乎稅金,不會之前一堆剛剛破1800cc的車要改款成不超過1800cc的車,車廠也沒必要推出2400cc的車,之前一堆車廠有賣2500cc的也不會都死的這麼慘(ford Metrostar 2.5L、X-tril 2.5L、現代也有推出過2.5L進口車...)!
買的起百來萬的車?現在國產車這個等級就是接近百來萬,我換車時依需求換的,就只能這樣選擇,百來萬是必要花的錢,但多了個壹百多cc就要每年多繳五千元,對於我而言(強調是對於我個人而言)不划算,如果今天是3000c.c那我相信會有較多人可以接受!
在不在乎稅金,我想有很多方面考量,例如:品牌價值~當N牌的品牌價值跟BMW一樣時每年差個五千元真的會比較心甘情願;整體價值~當N牌的車整體配備、安全性及品質都確實明顯較優時,差個五千元會變成很不重要的問題;又或者像前面說的,同樣繳納個稅金,真正的3000cc在心理上爽度絕對比2500cc高吧!
最近的國產車廠有點像是在"壓力"下不得不推出好東西,之前F牌如此,現在N牌也如此,這對於消費者而言是好事,相信大家不希望什麼都沒的選擇吧!
其實我認為N牌、H牌、F牌的車雖然賣的不好(N牌"新"車未正式上市,但我認為還不足以撼動T牌在國內的氣勢,應該還是N牌、H牌及F牌辛辛苦苦跟在很後面很後面),但這幾個廠牌肯端出牛肉就讓人不得不鼓掌!
清音俗世留 紛爭幾時休 誰能破名利 太虛任遨遊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