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業務的心酸


leoslcheng wrote:
1. 殺頭生意絕對沒...(恕刪)


你確定殺頭生意真的沒人做嗎?
很抱歉吐你一下
汽車業務就是這樣

一台虧個幾千上萬的非常多
為什麼?
自己去問吧

同理心阿~~
大家都有家人要養阿~~
我也是做業務的,但我不是賣車的!!
但此篇仍說的我心有戚戚焉啊~~

但我的想法是,世界那麼大客戶那麼多,
這個無法得利(ex:業績、利潤...)就寧願不做找下一個吧...
因為業務並不是慈善事業!!
去吃個火鍋什麼服務也沒有都還要加收10%的服務費咧...

所以除非目標客戶是網路上的鄉民,
不然何必隨著所謂的"神單"起舞呢?
讓自己做白工呢?

高雄咕哩 wrote:
小弟我實賣了3個月賣...(恕刪)


真是鞠躬盡瘁呀!!
業務就像個體戶經銷商

中游組裝廠賺一筆

上游賺一筆

往往一台不怎樣的車子就將近百萬

消費者薪水卻跟10年無太多變動

加上科技資訊進步 自然會盡力殺價

如果我買車業代跟我簽個人保證5年不離職(車一般開都會超過5年吧)

服務熱誠買車錢買車後不變 我想大家很願意給這業代服務 自然淘汰一些惡質業代

在售價不公正的時代 消費者比價殺價 是很天經地義的不是嗎??
買賣車的立場不同,姑且不說

想討論的是整個銷售制度,企業公司&銷售人員業務的關係

銷售人員業務,收入合不合理應該是反映企業公司.

怎麼會是收入不好,抱怨消費者...

只是因為企業公司反應無效?所以焦點轉移到消費者!

整體來說整個產銷制度是不是應該,重新思考?

消費者,購買需求的物品還要負擔別人的生活?

今天不論買什麼,以消費者來說 只想單純的購買然後付出 該物品的價值

那是賣東西的老闆,不管什麼原因不親自出來賣...

請人出來幫忙賣,所以是老闆找人來賣的 這筆負擔費用應該由老闆支出(是你請人幫忙的)
然後又有,店面.管銷 等等支出...

最後英名的老闆,又把負擔加諸在 該產品身上.

今天你有個商品要賣,有人來買 本來就是會和客人接洽 然後交易 等等..
是英名老闆,不下來做此事 請人代勞. 結果負擔居然要 購買的人幫忙分擔...

我想說的重點是,立場不同 大家各盡本份,適者生存(需求問題)


這個不正常銷售方式已永無止境滴循環,您的心境應與多年前的我雷同,當時我毅然決定急流勇退,才能清心過日,其實銷售業務只是制度下的犧牲者而已,一個商品(品牌)搞一堆經銷商有何用意?沒錯,當然是競爭,有競爭才有成長(才有漁翁之利可收),無論銷售端如何廝殺,品牌商一定賺錢,再加上該行業入門的門檻相當低(幾乎無門檻),所以一堆抄短線銷售法一一浮現(削價,包裝,欺騙....方式),多年前與一位資深同業聊起此現象,除非改變銷售模式,否則永遠無解!日本,美國,甚至歐洲皆無此現象阿,最簡單就是取消業務銷售,直接由消費者自行填單,訂車,投保,領牌,領車,配件加裝,甚至發生事故時自行找理賠,如有爭議,自己去調解委員會,其他像進廠維修,保養,當然要自己弄啦!否則難以顯示業代位置需求,看完就之短線業代少做多少事啦!
小戴CAT wrote:
做不起來的單你就別接阿...(恕刪)

很多人聽到業務賣車會賠錢,第一反應都是這句話
但我想您也沒有仔細看前一位大大的回文吧
如果哪個業務真的堅持這個原則賣車,大概沒2~3個月就自動消失了
因為就算不被公司開除,那可憐的基本底薪也會被沒達成、沒保險的倒扣罰款給扣光
連生活都有問題,誰有辦法待下去?

我自己以前也碰過一進門就直接拿神單來問要不要賣的客戶
條件一看就是鐵定賠1萬以上,所以我婉拒了
但我當時的主管卻一把接過去,談了30分鐘後成交
客戶很開心地以為買到最便宜的車,但實際上卻被倒賺2萬
為什麼?當然是有地方被動手腳而不自知啊(有經驗的業務前輩們應該懂我在說什麼)
但是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八成會覺得是我嫌沒賺頭才不接吧

買賣的誠信當然很重要
問題是當一般消費者不瞭解業務的底限在哪時
要如何判斷業務到底誠信與否?
這當然不只是業務與消費者之間的問題
可惜整個大環境真的已經扭曲到業務不用"騙"的方式根本很難賺到"正常"收入

前面有人提到薄利多銷的概念
但現實狀況是
誠信作生意的業務大概一台車利潤不到3000
以Toyota一個月業務基本量4~6台來算
月收入等於19000(底薪)+3000*6=37000
不過上面也提過了,誠實的業務要平均月販6台可說是難上加難

而很會"騙"的業務呢?隨便一台車都是3~5萬在賺的
說難聽點,一個月騙到兩個傻子搞不好就月入十萬了
比較沒定力的當然就跟著騙下去
不想沉淪的自然只能選擇離開

甚至現在有朋友來詢問從事汽車業務的意見時
我都只回答要有兩項基本條件
1.心要夠黑、夠狠,一定要會騙
2.帳戶裡最好有個30~50萬來賠+代墊款項
汽車業務的問題應該是出在公司.....如果每台車都是不二價配件送的都一樣,在加個私下退佣一律開除....

汽車業務就沒那麼末路了....
工作有很多種壓。

又不是只有汽車業務這份職業,還有電子零件業務、保險、理專等業務性質的工作。

至少不用老是在那挖東牆補西牆,被拆穿又要挨客戶罵。

常常看到賣車的業務喊苦。

苦就轉業呀,何必浪費時間?實在是不懂為什麼要那麼眷戀汽車業務員。

若只是為了上班要穿有帥氣的西裝、天天喝著咖啡、坐辦公桌,而做業務的話。

那也不用一定要汽車業務員吧。

要爆發力也不用一定要當汽車業務員吧。

很多行業做個兩三年資歷,薪水要月入4萬以上都不是問題。而且不見得要高學歷。

看你願意不願意去接受那份工作而已。

老是眼高手低不是辦法。


仔細想想自己適合甚麼工作吧,樓主!

灰狼哥說過:我們都要有舞台呀!

樓主努力找到自己的舞台吧
拜現今網路發達、資訊流通之故,賣車的生態已與以往大不相同了,
漸漸劣幣驅逐良幣,買賣雙方之間也變得愈來愈互不信任。
我覺得業務部門可以直接砍掉,以後就只設展示場,內配幾個固定薪水的解說員,
要賞車試乗就到展場找解說員,看完試完若要買車就到網路下單,價格當然是一律官方統一公定不二價。

一來 買車的消費者不用擔心一樣的東西買得比別人貴,懷疑業務不老實;
二來 車商不用養業務,即刻降低營業成本增加獲利,或被素質不佳之業代破壞信譽;
三來 賣車的業務也不必抱怨被客人蹧蹋、被公司剝削,工作沒尊嚴。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