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沒想到日產引擎技術是日系品牌中少數能與歐美對抗的

台灣的日產在科技配備及銷量都不行了,要科技只能往上看同家的極致,不知是代理商的策略考量還是什麼,以前能跟神車並列的尖兵,現在銷量已經看不到了

keiven575 wrote:
這邊有人在關注每年...(恕刪)


技術日產,

行銷豐田。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keiven575 wrote:
這邊有人在關注每年國...(恕刪)
那顆引擎若大量用在所有中低價位車型上,一定大賣,但利潤會下降,但賺的還是會比以前多的
若日產繼續拖時間不搶市佔率(投資那麼多錢只為放在高價車上)
是賺不了多少錢的,下放給一般車型才是對的
豐田油電車也是賺的少,但10多年來賣的多........產品零件利潤就變高.(成本降)
勁揚丫德哥

keiven575 wrote:
這邊有人在關注每年...(恕刪)



這個......難道沒有人注意到
十大裡面
三個hybrid
一個純電
一個氫能源
是故意安排的?還是燃油引擎已經到了死亡交叉?
取的名字代表一切 日日夜夜 的慘 CC 叫 日慘 加油點 還是難逃不了 被 KO的日程 閻大越來越快 要收了那一些 不良商店
Ward's 10 Best Engines這看起來是一本雜誌辦的評選,WIKI有提到這是怎麼選出來的

During a 2-month testing period, Wards editors evaluate each engine according to a number of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criteria in everyday driving situations – there is no instrumented testing. The selection takes into account power and torque output, noise, vibration and harshness (NVH) levels, technical relevance, and basic comparative numbers. Each engine competes against all others.

是雜誌的編輯用兩個月的時間每天試駕,根據馬達,扭力輸出,噪音,震動以及精緻度評選出來的,最重要的是這一句"沒有經過儀器測試"

剛剛看了這一本雜誌的網站,該雜誌似乎是可以註冊免費收到的,這樣的雜誌收入大多是靠廣告而來的,我目前查不到發行量,或許有人可以再補充。
在國外沒有一個國家像台灣是用CC數 課徵不同稅金

實在是一個超不合理的稅法 日產曾經雷諾合作開發

技術提升一定有它的方法
pcian wrote:
台灣景氣的確不如以前 以前不在乎2.0稅金
...(恕刪)

其實只是客群轉向SUV去了,看看RAV4也是2.0 NA也沒賣比較少啊。
只是消費者覺得差不多價格SUV坐起來更爽更大而已。反倒是現在動不動破百萬的國產車價,還是車照賣啊

Technopolis wrote:
其實這個獎項日系車...(恕刪)


台灣引進的2018野馬GT用的是第三代 460hp COYOTE 5.0
也是2018 WARD'S十佳引擎之一
今年得獎的是手排GT BULLITT特別版用的COYOTE
換上了GT350的歧管
有480匹

結果這顆引擎用在QX50是268P馬力,用在 Altima上又縮水變成248P馬力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