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rgewumc wrote:話說這已經不是新聞了...(恕刪) 而且漸漸地連消費者都被洗腦了~影音>安全....影音>安全....影音>安全....影音>安全....影音>安全....影音>安全....影音>安全....難怪我想買安全性較高的車,親友卻不怎支持...
簡單講 有內鐵小碰撞 能省錢,車尾不至於嚴重變形,而需要換到一堆塑料及保桿還有板金修起來比較省錢大碰撞 須搭配其他安全配備,因車體剛性加強.加上安全帶氣囊頭枕防護 ,車室會比較完整些安全性較高,如果不想拿後座乘客空間做為大碰撞的衝擊潰縮區,還是裝吧內鐵無效論 個人認為是車商偷料的藉口,不然網路上為何還有人網拍美國原廠的內鐵來裝保麗龍吸震功效無庸置疑,但個人認為須搭配內鐵(一軟一硬)才是有效,否則只是多餘的東西上網看看沒內鐵的車被追撞,運氣好後座還有一點空間生存運氣差 4輪變2輪 後座必死無疑
找了幾部小強拆車看內鐵的短片的結果....大家參考看看就好......前代TIIDA=>日產騏達(圖第一張第一台)BIG TIIDA=>日產新騏達(圖第4張最後一台)大陸2011年4月BIG TIIDA後座中間以是三點安全帶更加安全...而2013年台灣呢...台灣ROC的BIG TIIDA沒有就是沒有(ROC萬歲~~)
kobe200108 wrote:而且漸漸地連消費者都...(恕刪) 不會阿,我是覺得影音聽音樂就好了....駕駛開車又不能看...車體安全第一,引擎正常順順開就好。又不是要賽車...。拒絕被當盤子~~
你預期會撞多兇就買多好以前車多停車位不好找看到車位塞的進去就像卡通一樣前後撞的撞進去這時有沒有內鐵對方拉手剎車有沒有很緊就要自己小心試出來能這麼試是因為以前手排車多沒P檔現在自排車多這樣試小心保險桿掉下來現在煉鋼技術比以前好鋼板硬度也比以前強等級更多所以車能越做越小變化越多能上市賣的車都已通過國家安規就已經有一定的生存或然率想要更無後顧之憂更安全或炫富就請花更多錢來証明我的命比較值錢或更想在車禍中活下來
tekken wrote:綜合以上所以New Tiida「只有」偷掉以下配備還賣比較貴嗎?(RMB13.73*4.8=NTD65.91)(1)後座出風口(2)加熱後視鏡(3)天窗(4)感應式雨刷(5)側氣囊(6)大型窗輔助氣囊ISO-FIX安全座椅沒被偷吧 (1)後座出風口(2)加熱後視鏡(3)天窗(4)感應式雨刷(5)側氣囊(6)大型窗輔助氣囊再加+(7)後保險桿防撞鋼樑(簡稱後內鐵)(8)後座三點式安全帶
開車這麼久了~~車也買過很多部~~~現代人買車整理幾點配備如下~~~外觀~~1.頭燈→HID加魚眼+日行燈2.自動電折後視鏡(防炫、晶鑚方向燈、側車偵測、倒車自動下襬)3.尾翼4.迎賓踏板(七彩)5.全車海馬踏墊(行李箱防水托盤)6.全車隔熱貼紙7.空力套件、護板、鍍鉻....8.輪胎+輪框電子配備1.影音多合一(DVD+導航+數位電視+倒車攝影+藍芽+免持)2.防盜~~車門自動上鎖~~3.行車紀錄器4.抬頭顯示器5.ETC、E-TAG6.車身雷達7.ABS8.ESP9.防打滑10.頭枕螢幕11.天窗12.行李箱自動開啟、升降13.KEYLESS感應+PUSH TO START14.電動座椅(加溫+按摩)15.恆溫空調(獨立溫控+空氣濾清)16.手自排+換檔撥片17.自動駐車18.自動停車19.SRS最後1.保養套餐2.美容套餐3.道路救援4.滿意度調查5.族繁不及備載請問....誰會知道有無後內鐵~~頂多會加個引擎是拉桿~~!!!
所以 其實會建議 esp的支持者在論壇上堆廣esp時從本裝置的成本 及車商策略 還有政府的無能 來著眼建議預算夠的人就直上沒預算的人 就跟最後要買的品牌以外的車商反應~~沒選擇他們品牌沒有其他原因,就因為低階款沒esp這樣 反正我們也只買一台車 但可以警惕很多車廠也許 車商決定將esp全面直上的一天 是可期待的吧 ~~~ 相同策略 也可運用在您想要的安全配備上囉那車商為你決定買哪台~~就回他~~對車市太失望 暫時不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