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讚的座椅
前後座都一樣舒服,一手車訊有用【長軸版禮車】來形容Sylphy,我覺得蠻貼切的。不論是造型、支撐力、包覆性在100萬以下都算得上是不錯的選擇,值得推薦。
2.超讚的CVT
我以前開過CVT,所以這部車讓我開起來十分就手,一般人開久了了解CVT的習性之後,應該會越開越省油,因為越了解CVT,越會開CVT,就越愛CVT。
3.定位模糊的引擎
大家都說這是一顆新引擎,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要【新】。原有的QR20DE就已經150ps,為什麼要用新引擎?裕隆很少說,但是雷諾把這顆引擎定位在環保引擎,低排污/低油耗/反置式都是往環保靠攏的作法,裕隆卻完全把重點放在CVT上,環保才是【新】引擎的重點啊。
4.超爛的定價
相信不會有太多人願意買75萬以上的Sylphy,因為一下子價格跳了6萬,只多了I-Key的記憶功能跟HID,看起來完全不值這麼多錢。
5.極為陽春的安全配備
沒有TCS+VDC就算了,但是沒有主動式頭枕,沒有四輪碟煞,沒有四氣囊這些在2000年Sentra180就已經有的配備,匪夷所思。
6.結論:法式底盤,日式精緻
如果說Tiida是歐化的日本車,那Sylphy就是日本化的Tiida,一部精緻的日本車(看到定位角燈就知道了,雖然Tiida也有定位角燈),法式的底盤就是柔軟傾側大,但是要猛起來只要改一下吸震筒就可以,但是Sylphy的方向盤真的是 .... 電子方向盤注定就是沒有路感。
mr系列的引擎在tiida就已經流用了,再來強打mr20對消費者似乎已經沒那麼新有鮮感或說有話題吧!
一樣的mr一樣的底盤車子大小差沒很多,買2.0的反而增加稅負,如果沒其他的話題(xcvt),會買sylphy的會有多少人?
qr系列引擎的確在日產設計是舊一代的設計,相同的引擎不同調教就可以產生不同的馬力扭力跟油耗(ex:murano vs fx35)在現在主流是省油的前提下132匹馬力沒什麼不好,省油才是重點,我相信mr系列也可以調教為150匹馬力,不過有那個必要嗎?0-100加速能贏他的國產車好像沒幾台,這台車的定位本來就是家庭房車!大部分的人都在市區開即使偶爾上高速公路到130.140輕輕鬆鬆,或許極速比不上喜美八代,但那又怎樣?會買這個車的或說考慮這個車的那不是重點!不過個人來說沒出1.8真是大敗筆!
lucino wrote:
3.定位模糊的引擎
大家都說這是一顆新引擎,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要【新】。原有的QR20DE就已經150ps,為什麼要用新引擎?裕隆很少說,但是雷諾把這顆引擎定位在環保引擎,低排污/低油耗/反置式都是往環保靠攏的作法,裕隆卻完全把重點放在CVT上,環保才是【新】引擎的重點啊。
我覺得Nissan急需要做的是教育市場不要只看數據, 而是看實際表現. 就像AMD常常會宣傳在實際表現AMD的CPU表現的比同時脈或更快的I牌產品好. <====這是舉例, 實際上我也不知道, 不要轟我~~~
在良好的搭配下小刀也能砍大樹. 小弟覺得Slyphy的銷售量有部分原因是被最大馬力輸出數據所拖累.
粟米什扒飯(雞扒 豬扒 牛扒 魚扒)加腸仔, 五分熟孖蛋, 多汁, 炒飯底, 配公司三文治餐, 凍檸茶走冰,走檸檬
烙賽 wrote:
我覺得Nissan急...(恕刪)
我倒覺得和稅金有很大的關係,
以貪小便宜的心態,1800c.c和2000c.c只差200c.c,
在這個津津計較的時代,每年多6~7000元稅金,
心理上就是不划算....繳一樣稅乾脆2.3 teana比較划算,
真的要省油又省稅....TIIDA是好選擇....
如果BLUEBIRD有出1.8,我覺得銷售量會比較好,
如同CIVIC如果只出2.0而沒出1.8....我想賣不好也是正常的!
四月車市前10名,單一2.0以上車種,
能進前十,也只有camry有此能耐,
其他都是2.0以下或(1.8/2.0,1.6/2.0)
1 Toyota Corolla Altis 1.6 / 1.8 1,565
2 Mitsubishi Colt Plus 1.6 1,406
3 Toyota Yaris 1.5 1,323
4 Toyota Camry 2.0 / 3.5 1,082
5 Toyota Vios 1.5 914
6 Nissan Tiida 1.6 / 1.8 759
7 Mazda Mazda3 1.6 / 2.0 754
8 Suzuki Swift 1.5 719
9 Honda Civic 1.8 / 2.0 642
10 Ford Focus 1.8 / 2.0 477
cguitar wrote:
我倒覺得和稅金有很大...(恕刪)
樓上大大的說法似乎很有道理, 1.6, 1.8 等級的車加入 2.0 的引擎好像在台灣不怎麼吃香, 所以先前之 Sentra 2.0 及 Tierra 2.0 好像都賣得不很好(Mazda 3 例外應該是外型的原因)
對我來說, 我倒不在意 2.0 還是 1.8, 我喜歡它的 XCVT, 若是裝在 Tiida 1.8 也 ok, 許多人對 XCVT 沒信心, 可能印象於先前的 March 及 CVT 天生無法負荷大扭力大馬力, 但它已裝在 Teana 3.5 及 Murano 3.5 上, 要打滑也是它們會先出問題, 而別家廠像 Mitsubishi 及 Honda 好像只敢裝小排氣量的車上(個人所知, 不知還有別家有這個技術否), 我對 CVT 的變速箱小有研究, 以節能的觀點來說, 是未來的趨勢
我家算是 Nissan 的忠實愛用者, 從早期的速利, 萬利, 吉利, March NCVT, Sentra HV, Cefiro A32 2.0, A34 3.0, March 4 檔到現在應該有十台了吧, 近幾年來除了 XCVT 這個賣點之外, 好像沒什麼吸引我們再買 Nissan 的欲望, 造型應該是一個重要原因...
Pink Floyd wrote:
老哥~我以前可是法國車俱樂部(CPR Club)的~
CPR Club
C=雪鐵龍
P=標緻
R=雷諾
你說"法式的底盤就是柔軟傾側大"...開玩笑是吧?!
我開過標緻106/205/306/405/406/605
雪鐵龍AX,Saxo
雷諾R9,R21,R25
怎麼感覺和你天差地別,你到底開過多少法式底盤呀?!
怎麼個柔軟側傾大,願聞其詳!
的確,法國車我開過的不多,Peugeot 206/306/307
雪鐵龍Xsara
雷諾R11, Scenic, megane
跟部分的德國車義大利車比起來,法國車的懸吊行程比較長,傾側比較大
操控非常犀利,方向盤手感甚佳,但是並非硬橋硬馬的硬派作風
甚至還可以兼顧舒適性,跟義大利車及部分德國車的風格差很多
這是我的原意,表達得不清楚請見諒
Sylphy的確有點法國車的味道,但是電子式方向盤我無法認同
完全沒有路面感覺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