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業務的心酸

大大你想知道你說的保險、配件等附加的產品為何不能實報實銷嗎?
由我曾賣過車的業務來告訴你...
因為客戶開口一定先砍價錢
然後業務怕客戶跑掉直接用脫褲子的折價給客戶
等價錢報完了客戶開始說要送什麼送什麼....
請問送的配件有的沒有的不是另外花錢裝的嗎?
這些錢從哪來?
羊毛出在羊身上
當然就是公司給業務的底價扣掉業務折給客戶剩下的金額
你相不相信很多賣車的業務常常是自己虧錢賣給客戶的
比如A車定價是60萬公司給業務的底價是56萬客戶開門就先砍3萬另外要求送的配件價值1萬5
這樣60-3-1.5=55.5萬
業務自己貼5千(有的CASE甚至單台車上萬)
你相不相信?
我告訴你...這種情況天天都在發生
你會覺得我虎爛怎麼可能有人最虧本生意
因為假如他沒業績公司會倒扣他的底薪(本來就少的可憐)你不跟他保險公司也要扣他底薪
所以他如果不虧5千賣你這台車
他不但會被扣錢
下個月可能要準備回家給老爸老媽養了
你能將心比心試問自己
假如你自己從事這個職業或是你的家人在這個行業
你做何感想?
我對某些要買車前就一天到晚到板上問業務開給我的菜單還有沒有空間的人
我不是反對貨比三家
但很多菜單內行人看都知道那價錢都見血了
還有一堆人回說...還有空間...在談談看
我也不怕告訴大家
這種惡性循環才是造成惡質業務的環境
既然業務沒錢賺每天又得工作十幾個小時
月休又少的可憐(一個月大概2天)
比較敢的人就會做手腳比較不乾淨的事
結果是誰造成的!?
我想大家自有公評

台南小吳 wrote:
各行各業都有頂尖的人...(恕刪)
.


當過業務的我......很認同
說穿了 現在整體向下沉淪的社會 不止是賣車的
各行各業 都充斥著 劣幣逐良幣的情況
看誰撐著久 看誰早點想開賺夠了移民先 別讓下一代在這渾水裡睜扎
買國產車的人大都都這樣比價吧比例較高 進口車的買家大部份重服務品質 而那些買車沒給人賺到錢就算了 出了事還要求人家第一時間服務... 真是不要臉..... 然後服務不好還會上來靠北業務很爛... 丫明明就沒賺到錢還幫你做牛做馬喔... 十多年前我是Peugeot業務.... 現在我在園區寫firmware...


oasis0617 wrote:
大大你想知道你說的保...(恕刪)
台南小吳 wrote:
各行各業都有頂尖的人...(恕刪)


做業務,本來就比一般工作辛苦,它辛苦的是心,不是身體

講白點,就是學做人... 我本身也是從事業務行銷,所以能夠感同身受


買車經驗我也有過,當初也是抱著要給業務應該有的利潤
我一塊錢也沒砍,就只是要我的基本配備,真的很基本喔,然後就交車了
夠好客吧...


一個月後,業代就沒做啦,後續服務全靠自己…
試問,我心裡開不開心,當然是…

又能如何??


只能說,人是互相的,如果一筆生意,能促成一輩子的友誼,那不是更好
但,能做到的又有幾個??!!

要做什麼樣的業務人員,自己決定囉

一起努力吧,加油!!
朋友不怕多的小維

weit55 wrote:
做業務,本來就比一般...(恕刪)


相同經驗 +1

當初買車時也是如此

一毛錢都沒砍

業務還信誓旦旦的說會服務10年

結果兩個月後要去做1000公里保養時才發現該名業務已經不見了

後來全部都是靠自己

如果下次要換車

我一定不會再重蹈覆轍了..
發文不附圖 此風不可長 沒圖沒真相 快貼圖上來
認同版大+1

現在客戶的想法真的差很多......

小弟本身我是服務業也做了5年有了,

現在客人只知道價格要多便宜但是卻想要享受到超越200%的服務,

其實到頭來吃虧的還是消費者自己本身,真正有良心的服務人員都漸漸的退出大環境,

因為最賺的還是那種不肖經營大通路商,仗著通路大吃定消費者,也吃定員工,沒人再請就好

反正新人便宜不太需要教育訓練,這樣惡性循環。

以前我剛進"日商體系"的服務業時正在萌芽時,老一輩的學長姐都說服務=價值,所以基礎要打好什麼都要懂什

麼都要學,當時的我覺得這公司很注重員工更注重客戶

這樣客戶有問題才可以幫客戶解決。

那時候自己也覺得服務業也是有"專業"的一面,也希望把每個客戶當做是自己為前提不希望客戶被騙。

到最後......(轉成台商經營時)

我自己深深覺得"自己創造出來的價值,一切功勞跟利益大多都不是在自己身上"

"若有機會要學習新的技能 創造自己價值"

否則以台灣這樣的市場很少會有願意培養員工的公司,有能力的人應該都會想自己創業。


以上言論沒有針對任何通路商 只是覺得現在市場大環境的改變而有的感想

想當初剛買車時~也是朋友介紹的業務~業務一直以交朋友~售後服務來叫我別殺價!

看在朋友及後續保養~保險~維修的份上~以很合理的車價買了下來!

交車後三個月~業務轉行了~我真是大笨蛋!

oasis0617 wrote:
大大你想知道你說的保險、配件等附加的產品為何不能實報實銷嗎?
由我曾賣過車的業務來告訴你...
因為客戶開口一定先砍價錢
然後業務怕客戶跑掉直接用脫褲子的折價給客戶
等價錢報完了客戶開始說要送什麼送什麼....
請問送的配件有的沒有的不是另外花錢裝的嗎?
這些錢從哪來?
羊毛出在羊身上
當然就是公司給業務的底價扣掉業務折給客戶剩下的金額
你相不相信很多賣車的業務常常是自己虧錢賣給客戶的
比如A車定價是60萬公司給業務的底價是56萬客戶開門就先砍3萬另外要求送的配件價值1萬5
這樣60-3-1.5=55.5萬
業務自己貼5千(有的CASE甚至單台車上萬)
你相不相信?
我告訴你...這種情況天天都在發生
你會覺得我虎爛怎麼可能有人最虧本生意
因為假如他沒業績公司會倒扣他的底薪(本來就少的可憐)你不跟他保險公司也要扣他底薪
所以他如果不虧5千賣你這台車
他不但會被扣錢
下個月可能要準備回家給老爸老媽養了
你能將心比心試問自己
假如你自己從事這個職業或是你的家人在這個行業
你做何感想?
我對某些要買車前就一天到晚到板上問業務開給我的菜單還有沒有空間的人
我不是反對貨比三家
但很多菜單內行人看都知道那價錢都見血了
還有一堆人回說...還有空間...在談談看
我也不怕告訴大家
這種惡性循環才是造成惡質業務的環境
既然業務沒錢賺每天又得工作十幾個小時
月休又少的可憐(一個月大概2天)
比較敢的人就會做手腳比較不乾淨的事
結果是誰造成的!?
我想大家自有公評


我想你應該是在回我的文吧....
就你自己所敘述的
不就是業務自己造成的嗎?
我也說了
做不起來的單你就別接阿
我自己看車問單
我開口第一句一定說"我要求很高,等下談條件時,能接就接,不能接請告訴我一聲,不強迫"
既然都虧錢了
為何一定要做賠本生意?
上面有人說了
汽車業代這途不是只有賠本才賣的了車
若你只能賣賠本車
那還真的早點換個工作比較實際點
各行各業都很辛苦
以前園區工程師百萬年薪怎來的?
還不是加班加到爆肝換來的
現在呢???
你以為每位園區工程師還是輕鬆百萬年薪喔
消費者要的只是誠信
誠實以對生意才會長久
我相信這是生意人都了解的事
就唯獨台灣汽車產業這塊(新車+中古車)無法做到
冤有頭債有主、個人造業個人擔阿......
有沒有良心都是自己人在說的啦~~~
+1
很多業務這個月賣車幾個月後說不定就離職了,
那這段期間買車給業代賺而且相信未來業代會提供良好服務的車主不就是冤大頭...




workcool wrote:
相同經驗 +1

當初買車時也是如此

一毛錢都沒砍

業務還信誓旦旦的說會服務10年

結果兩個月後要去做1000公里保養時才發現該名業務已經不見了

後來全部都是靠自己

如果下次要換車

我一定不會再重蹈覆轍了.....(恕刪)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