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角度報告:
引用維基百科,針對接觸角的文章:
接觸角是一 液/汽 界面接觸固體表面的角。接觸角是由三個不同界面相互作用的一個系統。最常見的概念解說是,一個小液滴在一單位橫向的固體表面,由楊格-拉普拉斯方程所定義的水滴的形狀,接觸角扮演了邊界條件。接觸角測量可由接觸角量角器所測得。接觸角並不限於液體/氣體界面;它同樣適用於界面兩種液體或蒸氣。
[编辑] 典型接觸角
液體與固體的接觸角在固體表面上的一液滴,若此液體受到固體表面之作用力甚強(例如水與一強親水的固體表面),液滴將會完全地平在固體表面上,而其接觸角約為0°。而非強親水性之固體,則接觸角則會較大,到約90°。在許多高親水性的表面上,水滴所表現自 0° 到 30° 。 若是固體表面為疏水,則接觸角將大於90°。對於高疏水性的表面,其對水的接觸角可高達150° 或甚至近180°。在這種的表面上,水滴僅是停留在其上,而非真正對其表面浸潤,可稱之為超疏水,我們可以在適當氟化處理過(類鐵氟龍塗佈)的表面觀察到,並可稱之為蓮花效應。這種新材料的表面之超疏水現象係基於與蓮葉表面相同之原理(葉面有許多小突起)甚至對蜂蜜都有超疏水之現象。接觸角因而也提供了表面與液體間作用力的資訊。
但有時候,接觸角也有可能指的並不是液-氣介面往液相到固體表面的夾角,而是指液-氣介面,往氣相到固體表面的夾角,此時,上述的解釋角度為其互補角。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E%A5%E8%A7%B8%E8%A7%92”
因為我沒有儀器,因此要算出正確的角度有困難,只好給大家看照片了
剛剛潑水的車頂(三周前打完第三層),我隨機抽樣了兩顆水珠

第一顆水珠,看起來的確如ISABEAR大大所說的,接觸角似乎有>90度

第二章照片,看起來應該接觸角<90度了

引擎蓋,潑水的樣子,(1個月又十天前打完三層,三周前上強化版一層)

抽樣一顆水珠,看起來接觸角應該<90度

對照組,沒有上封膜的車燈罩,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這顆水滴怎好像接觸角>90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