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Tiida 原廠引擎拉桿效果不錯喔

antiver wrote:
那是正廠零件???台...(恕刪)



TOYOTA原廠保養廠的保養有提供這樣東東
Your brain has two parts:the left & the right. Your left brain has nothin
基本上台灣的道路很少是平的...

您車子的每個輪胎的胎壓也不會是100%相同...

也就是說...車子一上路車體就開始扭曲了...

所謂拉桿...引擎室拉桿...引擎下拉桿...後上拉...後下拉...甚至底盤結構桿...井字拉桿...

這些都是增加車體剛性用的...也就是讓車體不要扭曲的太嚴重...

過彎側傾的同時不是只有單邊避震器和輪胎受到壓縮所以側傾...

還包含了車體的扭動...

所以為啥BMW 5系列跟同樣底盤的M5...在M5車上會強調剛性增加多少多少的...

增加了剛性...是讓車體比較不容易變形...

很多的歐洲車有裝沒裝除了視覺上根本就沒感覺...

國產車...或許有吧...不過相信心理層面大過實質感受...

沒感覺是好的...因為車體剛性差...車台軟...才會裝了就有感覺...

要側傾小...要過彎穩定...請對症下藥...

防傾桿...避震器...扭力桿(看懸吊設計啦)...甚至於輪圈(尺寸加大胎壁會變薄--->形變較小)和輪胎(胎壁硬的)

加那些拉桿只是增加剛性附加價值是好看...

有沒有必要就看個人啦~~
上拉桿作用是減少車身扭曲,在快速變換車道與連續過彎時可減少車身的變形量,維持靈活性與穩定性。
裝了上拉桿過彎還是會傾斜,只能用傾斜的比較穩來形容,最好是前後都裝效果才會大。
小鹿鹿 wrote:
要是這玩意真的幫助很大
一支不過一兩千塊的成本
車商不會把它設計在內嘛?

這玩意其實心裡安慰成分居多
對實際的操駕幫助有限
就別想太多了


對性能車而言,這玩意是標準原廠配備.......
一般房車沒有配備是因為設定取向不同,原廠不認為他的車會拿來
激烈操架,自然不會裝tower bar,也可以省一筆成本.....這不是小錢,
原廠有配tower bar的,其材質要求堅固輕量,不是鈦合金就是碳纖維.
這東西對車身結構絕對有幫助,不過如果開車很溫和的就可以省下來....
有些國產車已將 Tower bar 列為標準配備
如小弟的 H 牌 A 系列 7 代
還有之前 F 牌 T 系列的 RS 2.0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