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elvin wrote:
2017-03-29 07:04 by hkelvin
Elantra我沒坐過, 您知道Morning, Mazada 2, Fiesta的後座有多小嗎?想必您家小孩, 老人應該可以在那台被你嫌到不行的Tiida 4門後座伸腿, 擺腰, 其他的車行嗎?一分錢一分貨, 如果Tiida的車子裝了6安+ESP+ABS+VSC, 車價多十萬您買單嗎?要安全就買戰車, 油耗你又不滿意, 該怪自己心軟當初沒拒絕這台"不安全"的車吧, 錢在你口袋, 沒人逼你簽名, 買錯了該怪業務嗎?呵呵, 大家都成年人了, 家中用車是去年買的BIG Tiida, 我承認國產車的零件偷很大, 許多小細節不甚滿意, 安全配備能接受, 因這台車都開市區居多, 家中90%是老婆在用車, 她愛不釋手就是台好車, 轉念吧, 否則快賣了吧, PO文或筆戰時間多找幾支好股票投資, 說不定40萬就賺回來了, 加油
所以你知道這篇是在幫哪台車抬轎了吧
hkelvin wrote:
Elantra我沒...(恕刪)
謝謝hkelvin、kenot303大大指教,
當天早上看到這篇新聞時,其實沒有想到這篇新聞抬轎文,但即使這篇新聞是抬轎文,新聞文中所提到的所提及的6個安全氣囊與ESC系統也都是客觀事實。
分享這篇新聞的原因,是覺得對台灣車廠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而這不是單單是我一個人的感覺,
泡在各種車壇中,就會發現台灣車廠像是大鯨魚,民眾只能買得起低價但不安全的車,這是不對等的車市環境。
希望未來的台灣車廠的造車理念,也能進化到如同Škoda所堅信的:「生命無價,因此安全也應是不分階級的。」
我很小,但是我很安全!-Škoda Citigo安全科技 U-CAR 徹底研究
這篇文章說的好
「在造車理念上,歐洲車廠與日系車廠最大的差異,便是在於歐洲車廠認為安全不應該分階級,安全性配備永遠是基本、也最重要的配備,無論車子的價位、等級如何,安全配備盡可能採高規格配置;反觀日系車廠,卻總是在安全配備上動手腳,例如氣囊數目總是隨車價等級高低調整,與安全有關的諸多電子行車輔助系統,也可能因為消費者看不到而省略,以圖節省成本,就像Škoda堅信:生命無價,因此安全也應是不分階級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