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日產商用車配備BREMBO四輪通風碟,但轎車休旅車卻前碟後鼓?!

punto1023 wrote:
我的車已經邁入第11年
後鼓至今只換過一次煞車皮
但是前碟...
碟盤就已經換過2次
因為去保養時
車廠說碟盤已經變薄要換....
但我跟本不知少那2~3mm有差嗎?
需要馬上就掏錢換?
而來令片也換了4~5次
我不敢想像如果後輪也是碟煞而且也是這樣花費的情形

所以...
說前碟後鼓是車廠在省成本
也可以想成是替我們消費者在省未來的花費啊~~


後輪即使換成碟煞,跟鼓煞的後續花費差異應該不會很大,因為一台車子的煞車力道有70%都集中在前輪,後輪的負擔都很小,所以車廠才會把鼓煞裝在後輪,自然後輪煞車的磨損也會變少。像我家的3.0L房車,跑快8萬公里,前輪換過一次來令片,但後輪到現在都還沒換過。

而且如果你有去注意車輛規格的時候,幾乎全部的車前輪碟盤都是通風碟,但後輪配的碟煞都只有實心碟,其實這也算是cost down的一部份,因為後輪用通風碟的意義實在不大,所以後輪用鼓煞對於車輛的制動力來說,真的沒什麼差,差得只有車廠到底在想什麼而已?
punto1023 wrote:
車廠說碟盤已經變薄要換....
但我跟本不知少那2~3mm有差嗎?
需要馬上就掏錢換?
而來令片也換了4~5次(恕刪)


該換的,還是要換。

每台車的碟盤都會有最薄該換的 spec。

如果,店家有提供您數據,並實際測量真的是該換了,那就換。
如果店家只是告訴我,我會叫它拿 spec 來給我看。

如果,您有看過碟盤太薄而發生意外的狀況時,您就不會這樣懷疑了。
以前看過太多有問題的車,還是在路上跑,真的會擔心。

不只為開車的人擔心,還會擔心,不知道有多少人該換碟盤沒換,該換來另沒換,該換輪胎沒換~~~ 不只造成自己危險,也造成別人危險。
jim0221 wrote:
新勁勇是歐洲設計的,...(恕刪)


嗯~其實新勁勇是日本ISUZU ELF100的雙生車喔!
http://www.isuzu.co.jp/product/elf/elf100/index.html
不過說到COST DOWN...為什麼日本的貨車有窗雙氣囊
到台灣就沒有了還有晶片鑰匙
總覺得在日本開商用車也是一種享受
ThomasLin wrote:
今天如果是Tiida...(恕刪)



不過大家有空去注意一下...越來越多小車為了cost down都改前碟後鼓....!!
這邊列了一些用前碟後鼓的進口原裝車,也就是沒有受到台灣"裝配廠"的荼毒
其中不乏cc數大的車...歐系車也有..!!或許這些造車廠真的認為這些車不適合用來開快車的...??
但不可否認的前碟後鼓真的是越來越越多了....!!
這些汽車大廠敢出前碟後鼓一定有他的底限在...總不會為了單純cost down砸了自己的招牌...!!
反正就是一句話,買方的選擇很多,如果你不認同前碟後鼓,那就多加點錢去買四碟...!!

日系車
Suzuki => Grand Vitara JP 2.7 & SX4 (日本原裝進口)
Daihatsu => Terios 1.5 & Sirion 1.3 (日本原裝進口)
Mitsubishi => Outlander 2.4 (日本原裝進口)
Honda => Fit 1.5 (美規)

歐系車
Opel => Corsa 1.4 (原裝進口)
Fiat => Panda 1.3 (原裝進口)
Ford => Fiesta (原裝進口)
Peugeot => 1007 1.4, 206 1.4, (原裝進口)
Skoda => Fabia 1.4 (原裝進口)



附上 U-car 的網站...大家無聊可上去看看...
http://newcar.u-car.com.tw/newcar-home.asp
還有Honda Fit 美規的 link
http://automobiles.honda.com/models...=Fit&Category=1
碟煞 鼓煞 嘿嘿 覺得檔煞最有效 呵呵...................................
其實在有關安全上的配備(如安全氣囊與4輪碟煞),不是說不能改用比較低成本的設計
畢竟這會直接反映在車子的售價上
大家比較有問題的應該是車商怎不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
avmat wrote:
其實在有關安全上的配...(恕刪)


因為量不夠大囉。號稱可以選配都是虎爛的,是一開始就作兩台,你要天窗,那就給你A,你不要天窗,那就給你B。車子一開始就做好一定的量,如果預估錯誤怎麼辦?尤其現在的客人又大都要近幾個月的車,不討喜的車型放到爛?不如選擇少一點,預估錯誤的機會就少一點。
如果碟煞不好

為什麼會有碟煞出現


如果鼓煞好

為什麼不要裝在前輪


很明顯的,碟煞比鼓煞好

缺點只是貴而已


因為貴所以有人就會拋棄4輪碟煞

選用鼓煞,而不是代表鼓煞好

藤原拓吉 wrote:
很明顯的,碟煞比鼓煞好

缺點只是貴而已


因為貴所以有人就會拋棄4輪碟煞

選用鼓煞,而不是代表鼓煞好


如果碟煞真的那麼好 怎麼沒看過歐洲或是北美那種超豪華的跨州連結車用碟煞?
我想事事並非完全絕對
如果鼓煞真的那麼糟 那在這邊大家捧得跟寶一樣的歐洲車 怎麼還會存在鼓煞?
如果鼓煞那麼爛 那為甚麼這邊有這麼多朋友還是把那些前碟後鼓的歐系小車捧上天?
應該是各有優缺吧 您說是嗎?

藤原拓吉 wrote:
如果碟煞不好為什麼會...(恕刪)


其實鼓煞的制動力要比碟煞好, 摩擦面較大, 又不會遇水有失效的風險. 鼓煞的問題是散熱. 因為都是包在裡面的, 所以散熱要比碟煞來的差. 在長下坡的路段, 鼓煞放在前面的話, 很容易過熱而導致煞車失效, 因此必須利用散熱效果優良的碟煞.

後面用鼓煞, 則是因為後面只有負擔~30% 的制動力, 所以比較不會有過熱風險. 而且有較便宜, 低保養費的優勢.

後面用碟煞, 除非你時常需要強大的制動力 (殺山道, 賽道, 競技), 不然鼓煞就夠用了.

至於碟煞, 則是有很大的行銷效果, 代表車子有運動性, 至於一般大眾用不用的到, 就是另一回事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