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pet wrote:
保利龍雖然比內鐵脆弱,但受後方撞擊時,可以潰縮吸收一部分能量
內鐵則是會將所有撞擊能量轉換成本車動能,有可能會造成車內成員頸部的甩鞭作用,有傷及頸椎及腦部的危險(例如本車因前車狀況緊急煞車,成員前衝,呈彎腰狀態,這時被後車追撞,作用力使成員急速向後甩)
有錯請指正
錯很大,錯得離譜!
不管用內鐵還是用保麗龍,車子都會受力,沒有那種保麗龍就比較安全的說法,去年被福斯追撞尾巴造成後座婦人死亡的車禍,那台 Altis 有後內鐵嗎?沒有嘛!婦人還不是受甩鞭效應而死亡?要防止這種事情應該是改進座椅與頭枕才對,怎麼會扯到內鐵去?
人用腳都能把保麗龍踩壓變形了,質量大於一個人十五倍的汽車撞到一塊保麗龍上面,撞擊力道早把保麗龍擠扁了,最後就是車體部分直接受力變形,需要鈑金,嚴重者還要切割車體焊上一個無損的車體。甚至很多偷內鐵的車輛,還保留兩個內鐵鎖柱,撞下去直接擠壓那兩根柱子更慘。
內鐵就是拿來負責變形用的,變形完換一根就好,車體不致有大量變形,減低處理不可(不易)更換的汽車鈑件的工作,保麗龍只是便宜行事的作法。至於在那裏問拳頭打保麗龍跟拳頭打內鐵誰痛也很無厘頭,如果要為了行人安全著想,現在多在車頭進行相關設計,讓前方從引擎蓋到保險桿圓弧一點,引擎蓋軟一點,減低撞到行人的傷害,跟內鐵無關。
內文搜尋
X
怎麼可能撞輸內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