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NEW Teana III RF-Design版改款設計

TEANA真的是國產房車的首選!!!只可惜一直被CARMY壓著打,看看今年會不會有新款車問世吧




我本來今年換車的第一首選就是TEANA,但是NISSAN看來很像不太想賣這台車一樣,所以只好含淚說抱歉了

kiNgoFlDs wrote:
TEANA真的是國產...但是NISSAN看來很像不太想賣這台車一樣,所以只好含淚說抱歉了(恕刪)

這倒是真的! 不知道樓主遇到狀況是怎樣?
我去看的感想是,業代感覺好像都比較推SENTRA,有的展間連TEANA展示車都不擺了,
試乘車更是要去先"調"一下才有,調來的車子車況也不太好...

主動問要這台業代還會驚訝一下...好像太久沒介紹,都不知從何談起的感覺。
(不過其實問CAMARY 2.0 也會有這種感覺,只是T牌業代感覺好像會比較鎮定些)

不過我還是相信自己要的就是了
easontang wrote:
所以小弟以為,現在買...(恕刪)


1.
是不是會拉長現在Teana II的在台銷售年限,目前官方口風蠻緊。
但如果是我,引進3代也不見得對市佔有利,國產又力不從心下,延長二代銷售,
輔以更豐富的配備,並在逐步模具攤提下進行降價優惠動作,應該能以倒吃甘蔗
吃下穩定市場量。

*
但日裕也很有可能在對手Honda Accord 9 發表賣天價接單頂級150萬,被罵翻了
上市改145萬,還是被罵翻了,又賣很差,現在台面下空間拉到16萬!
勉強從月銷個位數,變成30~50台之間。

Mazda 6 也發表上市~
接著等著Ford Mondeo MK5進口會賣啥價。

對手都出完招,日裕在等著Teana III應招出手。
也不無可能因為這些車廠大車都改採進口,還是賣很糟,日產又改為國產Teana III
來婊對手。

就算中大型車市總量剩不到2.5成的菜渣,能吞下2成,也能有300~400輛月銷售量。
只要能上400~接近500輛月銷或許還可以作!

*
另一種,就是進口,走Rogue低價策略。
但這會干涉到目前國產中大型房車普遍已經訂價走高的問題!
會自打嘴巴,不就意味著現在中大型房車事實上85~95萬就能賣了!
上百萬,都是暴利呀!!
就又會面臨這個問題!

Mazda 6進口就自己搞慘過一次,二代價高,末期又拉到90幾在賣,3代才想要壓在合理價
97~116汽油款、136萬頂級柴油款來銷售,價格牌價上轉回穩定合理,但自己弄掉的
市場,要回溫!需要時間!
但也因為這次價格開出相對合理,主、被動安全設備給得很豐富,所以單月銷售,都大約
穩穩售出100輛左右,來到Ford國產Monde MK4的市佔量!
以中大型房車進口身分,單月能上百,過160~180以上,都算蠻穩定的銷售成績!
或許能慢慢再把Mazda 6第一代的熱銷榮光恢復一些!
隨著日本Mazda要來台直營,目前總代理品爵撤掉,在看後市整個的經營變化。
不過大致上會維持相同人馬,品爵的人從福特六和裡面簽離職書轉入Mazda TW。
後續應該可以繼續按CX-5、NEW Mazda 6開出漂亮牌價好好走。


2.
中大型房車賣不好,是整體的問題。
因為市場不夠大。
跟台灣目前整體市場類似,內需不足,要維持經營,得要面對整個國際化問題的存在。

中大型房車的餅,就是一年這麼2萬輛,Camry就吃掉7成7-8成,剩下菜渣!
硬搞傳統三廂四門房車蠻幹,就會跟納智捷S5房車在中小型車市場討不到甜頭一般。

我覺得,要在傳統房車上突困,只有走往Audi A7這類變體掀背尾門+4門變體Coupe
CLS這種嶄新產品及掀背實用訴求來突圍。
這也是納車在傳統車型吃閉門羹,在以傳統轎車底盤走休旅變體的U6卻銷售大好,每
個月銷售1-2000輛。其實我們作汽車的來看,它就只是Livina。但就是大賣,因為
機能好運用。
房車也需要有這樣的轉變,才能再造黑馬。

3.
Camry的獲利模式,是圈了一地的棉羊,油電低點售出,羊隻最後都得回籠給殺呀!
高!




easontang wrote:
這倒是真的! 不知道...(恕刪)


經銷商的立場,其實就是營利為主旨。
銷售產品,獲取最大利潤!
賣哪家品牌,哪個有利潤就跳哪邊!!這是常見的台灣汽車經銷商!
這麼多年我只見過SAAB商富總代理,始終堅持SAAB這個品牌,數十年如一日!
不論SAAB遇到多大的困難,商富始終堅守在品牌的堅定立場!

台灣這種經銷商!!都差不多絕跡了!大多各品牌總代理!
運作的能量及拓荒的決心都不及SAAB商富的一半呀!
就更遑論底下的經銷商!
更何況!!只想從消費者身上,拿下訂單,計算能從一款產品,守住多少失分,獲取多少賞金!
有幾個人,能會是SAAB商富這樣的經營精神!!很難!

尤其當車市狀況差!
在2007~2008年全球面臨雷曼事件金融海嘯!
不說日產裕隆嚕,諸多國產車廠不也是先逼退前現門市的老咖業務。
調離外縣市,墊高業務的成本,每個月壓著得賣出6台車,天天釘!
已底薪度日。
最後一堆人選擇跳槽或離職。

現在車市好一點!
但車廠事實上,賣車是除了從消費者身上剝皮,也毫不客氣的對銷售人員剝一層皮!
給消費者的空間越大,業務就自己不斷失分。
我也曾看過每個月月積作第一的業務咖!
最後落得跑路欠一屁股債!
為了衝高業績,當黃金或鑽石業務!跟銀行或地下錢莊借貸來嘎每個月的銷售量!
衝給客戶來想辦法弄下最多的業務獎金籌碼!
嘎過投,某個動脈血管爆掉!就得跑路了!!

業主怎麼對職員,職員就會怎麼對消費者!
這是惡性循環呀!!
但車市就是如此!!
福大真是專業的!感謝這麼認真回文,寫了這麼大一篇,可真為車市分析師...

阿福的網宅 wrote:
但如果是我,引進3代也不見得對市佔有利,國產又力不從心下,延長二代銷售,
輔以更豐富的配備...(恕刪)

我也希望這樣,這樣我很高興,因為這樣車子獨特性高(不是制服車,好看卻不怕偷...),
零件也不怕未來不好找。

阿福的網宅 wrote:
日裕也很有可能在對手Honda Accord 9 發表賣天價接單頂級150萬,被罵翻了
...(恕刪)

我是很好奇日裕車有這種品牌價值可以(敢)賣天價...
如果這樣我也很高興,因為相較起來我花少少錢的不同價位,
就可以享受到相似質感,CP值果然高到一個不行。

阿福的網宅 wrote:
也不無可能因為這些車廠大車都改採進口,還是賣很糟,日產又改為國產Teana III
來婊對手。...(恕刪)

婊得到嗎?後面有提到內需不足(簡單白話說,應該就是台灣中產階級窮了,只好務實點),
這樣國產會不會也不敷成本?(氣派車養不起不想養,除非機能性真的很強,例如SUV,就願意撩下去)

阿福的網宅 wrote:
另一種,就是進口,走Rogue低價策略。
但這會干涉到目前國產中大型房車普遍已經訂價走高的問題!
會自打嘴巴,不就意味著現在中大型房車事實上85~95萬就能賣了!
上百萬,都是暴利呀!!...(恕刪)

一語中的道出我的心聲,我真的覺得沒那個價,所以才買基本款70幾萬來享受正統中大型人生。

阿福的網宅 wrote:
中大型房車的餅,就是一年這麼2萬輛,Camry就吃掉7成7-8成,剩下菜渣!
...(恕刪)

這真是最弔詭的部分,扣除油電車,我也承認它的妥善率有一套,連修車師傅都這樣講,
其他CAMARY 本身設計真有這麼強? 起碼我覺得TEANA好看好開多了。
我認為如大大所言,是其他車廠不爭氣、沒有好好經營品牌。
光是經銷點的服務就有差了,更別說有的品牌修得痛快,組裝品質不佳!台灣這麼小,
一傳十十傳百,以訛傳訛、壞事都可以很快的傳千里。

blockquote>阿福的網宅 wrote:
在以傳統轎車底盤走休旅變體的U6卻銷售大好,每
個月銷售1-2000輛。其實我們作汽車的來看,它就只是Livina。
...(恕刪)
我沒開過U6,但開過LIVINA,感覺就像是開小貨車...所以U6 = 小貨車?
更別提安全、穩定性,台灣人的選擇真的越來越小了。

blockquote>阿福的網宅 wrote:
但車廠事實上,賣車是除了從消費者身上剝皮,也毫不客氣的對銷售人員剝一層皮!
業主怎麼對職員,職員就會怎麼對消費者!
這是惡性循環呀!!但車市就是如此!!
...(恕刪)
應該是現在大部分的各行各業是越來越難做了,雖然不太喜歡,不過這應該是趨勢。
如果大家都好賺,大家花錢也就氣魄了,對吧!?
所以我買車不會強凹硬凹,買個喜歡但或許有點冷門的車,價格比較符合自己的能力,
不需要強求跪求誰,可以站著且不需排隊來花錢。
比完價與配備知道自己不會是冤大頭後,覺得貨真價實可以接受就直接不囉嗦買下去。
(我談價格配備加聊天,不到1小時成交)
反正神單不是天天有,更不會是應該隨便有,買最低賣最高,更是奢求,
車子就是這樣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何不選擇積德造福,也給業務留一口飯吃?
easontang wrote:
福大真是專業的!感謝...(恕刪)


CAMARY 本身設計真有這麼強? 起碼我覺得TEANA好看好開多了。

--->
日產受母集團雷諾影響,底盤在Cefiro進入Teana世代後,可以說是一整個世代的躍進!
前麥花臣後多連桿,也是目前諸多日系車改走歐系的底盤結構設定!

而日產雷諾因為跟賓士戴姆勒長年來有合作關係。
Teana的產品走向,也趨向賓士走底盤中庸路線。
雖說是歐式懸吊底盤,但卻保有原本日式的細膩舒適取向!
算是很舒適的歐式架構!
很有日產大車走舒適取向的設定!


如果您對汽車開發有興趣,有空再去逛我們這些汽車產品設計、開發咖在看得
一些地方,在參考看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76&t=3637461&p=1

汽車車體結構分佈圖解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0&t=3438195&p=1


*
U6開起來應該不會是小貨車!
畢竟,納車燒數百億,在底盤調教上,如同S5,都是和國外名廠的合作調教而來!
開起來頗有歐式風味!

我只是說,它的底盤結構是房車架構,並非SUV。
而整車的款型和特殊定位,國產級距,只有Livina以傳統轎式底盤輔以RV機能化
空間,最為近似的產品路線!
只是一台很陽春,偏向務實商務機能。
U6走比較高級化設定,在內裝陳鋪上和乘坐空間、質感、空間機能變化、後廂空間
運用,都有很不錯的表現。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