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Tiida 原廠引擎拉桿效果不錯喔

姑且不論效果,光是看拉桿結構,我就感冒~
銳角無修飾,拉桿固定孔位過大(為符合每台出廠車結構的公差)

看過符合FIA規範的拉桿就知道(例OMP,SPARCO...)
台灣太多粗製濫造的商人拉桿了..不敢恭維

很多進口的拉桿,在車輛有了年紀之後,想裝都裝不上
車體先去矯正再上...N牌H牌國產車最為嚴重(A32,K11,P10..K系列)

在下純粹認為,安裝拉桿不過是開啟引擎蓋時,心理的安慰罷了
一般道路駕駛,有裝有保佑啦~

antiver wrote:
妳說對了!這東東要能...(恕刪)


不不不...
你引我的言
可是我並不覺得只有心理作用 XD

應該這麼說
防傾桿和拉桿是利用不同的原理達成不同的效果
至於拉桿的效果
你們找台舒適取向的房車(尤其是國產車)
找個市區裡的小型急彎(或者找個沒人沒車的十字路口右轉吧)
做個使用前後的比較就知道了
其實是很明顯的

至於那些進口高級車.底盤調校有夠好的車.運動取向的車(設定得不錯的)
真的是可以省下這根
因為本身的結構和設定就夠好了
你根本感覺不出這根的差異


((其實剛本來花時間在找之前有雜誌還什麼拍的比較照片.不過一直想不起來在哪看的))
chiayang0622 wrote:
姑且不論效果,光是看...(恕刪)


你裝過嗎??真的沒用嗎?? 台灣的東西品質不敢說最好但是很多還可以外銷!!可能你要試試看在評論有沒有用囉!!
111111111111111
rick14 wrote:
這應該不叫做"引擎拉...(恕刪)


Anti-Rolling Bar 防傾桿不是裝在那邊的
他裝的一般是叫做引擎室拉桿 tower bar

不過如果只裝tower bar 就對操空有明顯提升

那我真是太高估 TIIDA 的車身剛性了!!
舒適取向的車
因為懸吊設定較軟
較多的側向拉力未被處理
理所當然會反應在車身和動態上

不然可以拿個別克或凱迪拉克的車去裝裝看
看是不是效果也明顯
這兩家的車身剛性不好嗎?
我想也不儘然

反過來
你如果把Audi先拿去改成軟趴趴懸吊
再拿去過彎.也會突然覺得車身好像變遜了
(只是應該沒人這樣改吧)
我的車也有裝引擎室拉桿
可能是我的車"太軟"了吧
感覺真的差很多
過彎及高速公路變換車道都變的不拖泥帶水
操控的確變的比較好!

拉桿我覺得在台灣還蠻有用的
遇到坑洞時,可以左右塔分擔掉力量
不過拉桿要提升過灣的極限,我想有是有一點
不過還是沒防傾桿跟改裝運動型避震來得明顯
Eddychiu wrote:
不過還是沒防傾桿跟改裝運動型避震來得明顯...恕刪


這句就是重點啦
並不是所有的人選車時都選運動取向
很多人還是有舒適的需求
或者折衷的感受 ^^
TIIDA的車體結構與march是一樣的~~~

剛性可想而知囉~~~ 剛性不好~~~

連帶影響車子的操控、安全與防撞~~~

但在C/P值方面,就不一定有這麼差,一分錢一分貨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