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ve wrote:怎麼跟我感覺差這麼多...(恕刪) 當然是不管後座將座椅調整到自己最舒服的位置。我也做過Civic 8,但是就沒有那麼寬敞。為何我會說坐起來比較舒服?原因在於座椅高度 - 開車時腿部不會緊靠著方向盤,而左右的空間也比較大,不過駕駛座跟助手座之間的距離可以說幾乎沒有距離啊!至於頭部的空間,對於我173cm感覺還還不錯。
現在也是在考慮LIANA or TiidaLIANA是只有在路上看過, Tiida有去看過五門實車對於Tiida後座及行李箱的變化感到非常滿意, 可惜沒有兩顆SRSLIANA則是有雙SRS, 可是之前在網路上看LIANA車主的油耗居然好一點也只有13.x KM/L, 記得之前查資料高速應該有18.x雖然說實際上會有點落差, 不過還是感覺有點糟不知道這邊有沒有LIANA的油耗實際數據?有點怕1.6會拖不動LIANA
hipig wrote:TIIDA是標準的四人座房車喔...TEANA 2.0或者Activa 1.6後座還可以坐三人買TIIDA的人要先考量一下家中人口數 我去試駕時,車上坐五個人業務坐副駕駛座,我同事們三人坐後面(一個大男生,一大一小女生)中間的比較不舒服,四人最舒適,五人勉強
我上個月買車,預算跟樓主是差不多的60萬左右或以下,提供我個人的感想跟考量,給您參考一下,考量點依序有:1.使用空間要有多樣性、便利性及變化(我會有載長物品或大物品的機會)2.外型(我是外貿協會的,原廠外貌不行的話,至少外面要易取得改裝件,也比較能有個人風格)3.日後維修方便性4.油耗(基本上有市區12、高速15-6以上就ok)5.配備(有abs、循跡控制等會加分,但airbag不列入要求)所以,我看的都是5門車,不過雖然都是5門車,但5門掀背車、5門旅行車、mini van等,空間還是有不一樣,這有影響我後來的選擇,至於折舊的部分,因為,我不是3-4年就會想換車的人,所以,這部分不考慮。而韓系車沒有我喜歡的外型,沒去看過,歐系車考量到日後的維修成本,及歐系進口車的價位本來就高一級(1.4賣1.6、1.8的價位),也沒敢去看,所以,看的都是日系車為主,列入考慮的車(多半也看過)有:Tiida:當時還沒發表,沒有實際看過,但是看過很多介紹,新發表的車,很多設計概念都比較新,5門車也不錯看,油耗也有一定的水準,日後的維修有裕隆並不需要擔心,配備因為未發表,也無法了解,不過1.6是沒有abs、ebd,空間上,有多樣性、便利性及變化,但他是5門掀背車,所以,當後座有坐人時,行李廂空間就很不漂亮了。LIANA:設計上中規中矩,車也不錯看,油耗也有一定的水準,日後的維修方面,雖然有suzuki、太子的保養體系,但是因為是日本原裝進口車,有些零件會是進口零件的報價,價格會稍高,配備有abs、ebd、前碟後鼓,而空間方面,因為車的屬性偏向mini van,當後座有坐人時,行李廂空間是很ok的,多樣性、便利性及變化也很好。Swift:車的設計上是個好作品,油耗好,維修也不必太擔心,配備有abs、ebd、前碟後鼓,但是,車是5門掀背車,又是小車,原本有的空間就只有那麼大,變化、多樣性多,也有無法改善的部分,後座空間、行李箱空間就.....,把它當作2人座的車來使用比較合適。Solio :基本上,算是好看的貨車,我只看了一下,就沒去深入研究了。Activa 1.6(isamu genki):由於車的發表時間很早,有不少地方的設計就會顯的比較舊款,不過因為上市久,所以,品質穩定,零件、改裝零件.....便宜易取得,油也在能接受的範圍,配備沒abs...但是,卻是4碟的,空間方面,車是屬於5門旅行車型,空間比掀背車大,加上當年上市就是標榜其坐椅的變化性,創造出空間的多樣性、便利性及變化,連時下許多新上市的新車都難出其右,大概都是同級的,最近,有小改款裝了新的音響主機,有前置line in、usb、sd卡讀卡機,能直接讀sd卡或外接讀卡機讀其他種類的記憶卡,是現在的賣點,另外,這台能加92。focus1.8:車好看、德系底盤好、配備abs、ebd、智慧鑰匙、多媒體音響、4速手自排等等都有,維修有福特六合、外面的修車廠也都會修,空間方面,雖然是偏向5門掀背車,但是,車比Swift、Tiida大,所以,後座空間、行李箱空間好很多,這台在剛上市的時候,在品質方面有出紕漏,被受害車主一直踏伐,會令人卻步,不過那些問題有改善,這樣的抱怨是有減少。後來列入進一步考量的是LIANA、Activa 1.6(isamu genki) 、focus1.8,前段分數上都差不多,我就加上了價格、使用者經驗、使用期間的成本等,最後我選了Activa 1.6,主要是產品成熟問題少、使用期間成本低、價格實在低(辦到好43萬以下),這也是為什麼不考慮折舊,因為比這台在多10萬左右或多的車,7-8年後的2手價格在好,車價也難多過這台1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