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gage wrote:.....我本身也是TIIDA的車主,由於是剛入手的關系,若是有看到這篇文章,小弟我也不會選擇這台車子~ 真是殘念!! ...(恕刪) 不要想太多了啦,TIIDA 是一部好車 (恭喜你牽新車),平常開車睜大眼多留意後方動態比較實在,如果有橫禍要飛來卻...找不到地方閃避,只能怪自己運氣不好吧。
給樓主:小弟的 17 年 March 去年被一台 BMW 推撞,後半車身可以說幾乎全毀,對方聲稱隨便我到哪裡修都可以,於是我也不客氣地選了原廠,原廠估價跟樓主遇到的狀況差不多,七萬多。我又打電話到我的保險公司詢問,他們說,是根據車子的殘值來看,如果車子殘值不到七萬,保險公司會選擇將車子買下報廢。當天晚上,對方的保險公司跟我聯絡,表示已經到了原廠看過我的車,公司可以「全額理賠修到好」我很訝異,於是拿著單子跑到原廠問,他們只是淡淡地說,「自己修、跟出險的價格不同。」17 年還被撞過的 March 殘值能有多高呢?自己想吧...
去年購車時本來要買TIIDA.結果親友出了車禍..在加上看了這篇文章之後.再也不好慮了.屁屁沒內臟.天啊.我家2個小朋友都坐後面勒.如果不小心被A了一下那不就.真不敢想.有家庭了還是安全擺第一..虧TIIDA是台不錯的車.製造商真夭壽.....
我覺得這種設計是很有商業考量的,後方被碰撞通常都是後車買單,花的不是車主的錢,對車廠來說可以多賺維修費,省新車成本.頂多最後反應到保費上,但卻是平均到所有車而不只是這樣搞的車廠而已.有點劣幣逐良幣的感覺,但又好像很難避免.
首先,這個標題就有點負面的意思"給買了Tiida或是想買Tiida的人的參考",但我並不想在此點上著墨.原樓主的PO文內容,是相當值得參考的.也提醒用車人很多該注意的地方.關於這個問題,我想我是很有資格回應的,此話怎講呢?(潛水艇也有換氣的時候)我擁有過"雷諾R19"剛性十足的車子,現正服役中的是"死肥肉" 和 "LIVINA"個人資歷:1 開"R19"被福特"喜欸喇"撞屁屁 -- 結果R19大獲全勝,"喜欸喇"車頭潰縮,無法行駛,R19只有排氣管撞歪了.我當然不理對方,沒事就開走了.2 開"死肥肉"撞 "MARCH"屁屁 -- 兄弟相殘,結果死肥肉當然大獲全勝,當時時速大約也在30~40左右,沒有保險,對方願意到我的民間保養廠,全部我賠,花了2萬多,修理項目有後門換一片(台霸的),潰縮處拉出,板烤...其他的記不清楚. 死肥肉換了車頭裝飾鍍鉻框,保桿掉漆.其他無外傷.Tiida 是不是好車,我不多談,我的想法就是...1 在油價高漲的時代,開"LIVINA"上班,是我的選擇,死肥肉留給老婆代步,一個月可省1000元的油錢.2 後行李箱是可潰縮設計,是車主必須體認的事實.安全與油耗的爭論,是亙古不變的事實.3 除了原廠保養外,也需與民間保養廠建立關係,我有一個朋友,他的原廠保養與民間保養其實都是同一個人,當然也就意味著會有兩種報價.而且當此技師是你的熟人時,你是否也姑息此種怪異的現象.4 原廠報價不合理,當然要揪出來,這與是不是NISSAN車主無關.5 我想"LIVINA" 應該也是後行李箱是可潰縮設計,但至少還有空間可潰縮,我是不會後悔購入此車,因為NISSAN的整體品質,還算讓人滿意的,十幾年的死肥肉,還是老當益壯的.新的"LIVINA" 當然沒啥問題.況且權衡之下,其他廠牌的車子也不見得就比較划算.(老王賣瓜)6 總之,大家在路上還是不要太相愛才好,相愛的時候,也應該好聲好氣的,和氣好辦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