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日產商用車配備BREMBO四輪通風碟,但轎車休旅車卻前碟後鼓?!

cnn wrote:
看到這期超越車訊小車...(恕刪)

說得好啊,
我的2.0國產車,也是前碟後鼓,
當時也有雜誌評比,
剎停距離硬是比其他2.0國產四輪碟剎為短。
cnn wrote:
看到這期超越車訊小車...(恕刪)


不要再自我安慰了

國外性能車全上四碟,他們是呆子,前碟後鼓那麼好用

他們會不想COST DOWN??
生活愜意就好
SDGE wrote:
但似乎從sentra M1開始 好像只有日產的頂級大型房車才有四輪碟煞
...(恕刪)

事實上,SENTRA M1也是四輪碟剎,前碟後鼓的設計好像是新一代的車型才開始的。
如果記得沒錯的話,SYLPHY在日本也是配置前碟後鼓
Pink Floyd wrote:
但結構堅固,耐用,價廉,再加上手煞效果好等優點,
在不是講究激烈操控或大量載重的日用車型上,
我覺得前碟後鼓配置要比四碟來得合理.


今天如果是Tiida配前碟後鼓的話,我個人覺得是合理的,但bluebird???

bluebird今天僅推出2.0L車型,就是想承接Teana 漸漸往上跑以後,所遺留下來的客人,並搶奪1.8L比較高層的客人,但這些人本來對車子就有一定程度的要求,看看其他廠牌的車,連7年前開發的ALTIS都有四輪碟煞了,更不用比什麼civic 2.0L還是Lancer2.0了,而bluebird竟然拿掉,我真的只能用匪夷所思來形容。

就煞車效能來看,後輪配置碟煞還是鼓煞,說實在的,真的沒差,但車子到了一定等級,該有的東西還是要有,在這種這麼明顯的地方cost down,bluebird賣不好似乎也滿順理成章的。
以前小弟的喜美也是前跌後鼓
前面改裝成英國AP賽車級煞車來令
後輪鼓有一好處 10幾萬也不用換
題外話 有人知道目前 AP還有人代理嗎
ThomasLin wrote:
連7年前開發的ALTIS都有四輪碟煞了,更不用比什麼civic 2.0L還是Lancer2.0了,而bluebird竟然拿掉,我真的只能用匪夷所思來形容。...(恕刪)



碟煞鼓煞各有優缺點,碟煞不是各方面都勝出,
性能車/賽車追求百分之一秒的激情,
加大通風打孔四碟配六對向活塞,
很好!不錯!

但在日常使用定位的車上面用前碟後鼓
的配置,我不覺得會有什麼不妥...

請注意...後碟影響煞車效能不多...
因為煞車大部份負荷是在前輪.
成本考量...嗯!是的!這地方對安全及效能影響不大
作成本考量是很正常的,要不一台1.6-2.0的車賣
個一百多萬,市場怎麼推得廣呢?

要說成本考量cost down...Altxxs是一把一的高手.
從電瓶一路偷工減料到車窗框!


好心沒好報,誠摯終召嫉.....
Pink Floyd wrote:
要說成本考量cost down...Altxxs是一把一的高手.
從電瓶一路偷工減料到車窗框!


講到重點了,所以ALTIS連續榮登7年的冠軍銷售車,就是因為ALTIS cost down到"相對正確"的地方,不過用"偷工減料"有點言重了,畢竟電瓶小顆,車子還是會跑,車窗框頂多就是噪音大了點,這個道理就跟bluebird把後輪碟煞變成鼓煞意思一樣,就這個等級的車來說,這些東西到底消費者覺得重不重要,才是重點。

而且説實在的,大家也都知道ALTIS在這種地方cost down,為什麼其他車廠就學不起來?偏偏還自己去找個大家都看得很清楚的地方來cost down?所以我才用匪夷所思來形容!更何況,ALTIS還賣的比bluebird便宜!

藍色機械人 wrote:
鼓剎不是倍力作用,而是自鎖能力。如有錯請指正
鼓剎不見得不好,優點就是可以利用自鎖的能力而使得煞車力大增,手剎車能力較好就是一個優點。blockquote>


我同意您說的鼓煞靠自鎖能力..但您說可以利用自鎖的能力而使得煞車力大增就不對了..
煞車力是不會大增的..自鎖能力是能"輕易地達到最大煞車力"..不是因為自鎖而能使煞車力大增..

藍色機械人 wrote:
這點不一定,因為我自己的車手剎車就不是鼓式。通常剎車鼓就已經佔了一定的體積,何況中央還有四到五根的螺絲要閃過,剩下外圈直到鋁圈內側一點點的空間還要放進碟剎盤有困難。通常是較大型的車,輪胎直徑較大才比較有機會配備外碟內鼓。


不好意思~~
請問一下您的手煞車不是鼓式那是用那種方式呢?
我有點好奇車子停下來後拉起手煞車不是用鼓煞還有那種方式?
AutoNeuvo - 汽車深度觀察 http://autoneuvo.blogspot.com/
重點是

不管是碟煞還是鼓煞 只要煞的住距離短就是好煞

大家要買四輪碟煞的車
但抱歉~
我只想買前碟後鼓有附ABS及相關輔助煞車系統的車就好
畢竟前煞所要負擔的責任比較重
而且現在也已經買不到前煞還是鼓煞設計的車了

我的車已經邁入第11年
後鼓至今只換過一次煞車皮
但是前碟...
碟盤就已經換過2次
因為去保養時
車廠說碟盤已經變薄要換....
但我跟本不知少那2~3mm有差嗎?
需要馬上就掏錢換?
而來令片也換了4~5次
我不敢想像如果後輪也是碟煞而且也是這樣花費的情形

所以...
說前碟後鼓是車廠在省成本
也可以想成是替我們消費者在省未來的花費啊~~


對於煞車效能, 以我這種市井小名開的車來說, 四碟或是前碟後鼓實在沒差多少, 小弟這兩種車都開過, 只是實際操作上的特性兩者差異還蠻大的, 前碟後鼓煞的車子輕點就有一定的制動力, 但再繼續重採, 制動力並沒有跟著重採而有線性上的提升, 但四碟的車子, 輕採感覺不大, 但隨著加重踩煞車踏板的力道, 制動力會跟著提升, 不過以"煞的住"的標準來看, 在小弟用車習慣上都還遊刃有餘, 只是對我來說不想選鼓煞唯一的考量就只是不好看

不過鼓煞在保養上真的便宜太多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