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livina 1.8 試乘分享

EGB wrote:
關於您所PO的照片中...(恕刪)


那不是自行生產的

而是委託代工的
數位電視盒是裕隆原廠料號,~~我也有裝~只要你的銀幕有梅花三色接頭就可以用了
收訊效果~因地區及天線裝設位置而有差
因家中需要一台七人座的車子,今天小弟也攜家帶眷去試乘了,grand livina...
之前看了許多大大的試車心得,因此抱著對這台車的底盤表現有著一定的期望
小弟開車,業代副駕座,家母跟小女第二排,老婆自告奮勇說要去第三排
一上車,嗯...方向盤輕手,都會用車設定,也不錯省力許多...
起步..嗯..還算順暢,不會拖泥帶水,緊接著業代指示說我們上東西向快速道路去試試吧!
正合小弟的意思,新竹往北的省道接上東西向快速道路的閘道,有著大約15度的小上坡,
業代說..嗯這個上坡也挺陡的,剛好可以試試...
油門踩深點...嗯?..沒有退檔.也沒有推力...上坡中維持原速...大約40多左右吧..讓我微微皺了眉頭
好吧..畢竟1.8排氣量這樣的表現也是在意料之中...
順著彎道轉動著方向盤...到彎到頂點時注意到轉向有點不是很線性..我再度修正了方向盤
此時...車頭竟然向彎道外側方向一沉...這個突如其來的側頃..又讓G.L.在我心中扣了幾分
打了方向燈想要匯入車流之中...50~90km/hr間的時速...在順勢加深的油門中爬升...可是爬升的速度..
讓我有點無法順利匯入車流中..好吧..只好等後面車都過去了..在進去了..
穩定的維持在時速90km/hr,車內的引擎靜肅性不錯..但壓過坑洞的車廂共鳴聲..比起一般房車大很多
也空洞很多...有些不習慣,但定速90km/hr的狀況之下,算是滿安靜的,此時可以聽到微微的風切聲
開著開著前面遇到一台比較慢的車,等內車道沒車後...
小弟心裡想..G.L.這是妳加分的好機會了...方向燈一打,油門深踩至2/1...
咦?怎沒退檔?....沒有動力超車...小弟鬆掉油門再深踩一次...退檔了!
轉速拉上三千轉...眼見時速"緩慢"的增加至100km/hr...順利的超過了前方的這台車...
可是G.L.的表現又再度扣了分....
此時坐在後座的老媽說了話...你不要開那麼快..太晃了..我會暈車...
第三排的老婆也頻頻點頭..我才注意到車體因為高速變換車道以及東西向快速道路的路面凸起
有著幅度不小的搖晃...我想車體重量輕,重心高的劣勢..也被乘客所發覺了..
接著小弟就開始慢慢龜速..到竹北,迴轉,走超級小巷子(這裡要稱讚G.L.的是,不管是U turn或是巷子內的靈活程度,一點都不輸房車,基本上可以把它當成房車在開,也不用特別注意車長或車寬,這是一個很大的優點)
後來回到營業所..家母一下車就跟我說...我有點暈車...老婆說..冷氣直接灌到第三排的頭部,吹的頭有點痛..
小弟心中已經覺得跟G.L.無緣了...
草草的跟業代了解折價跟保險金額後便離去..
回程在自己的車上..家母說..還是你的車坐起來比較舒服,感覺離地面比較近...
呵呵,小弟心裡在想,G.L.不知道可以改避震降車身嗎?
可能小弟比較少開高重心的車輛,所以比較的基準點都是以房車為準...
若有不中聽的言語冒犯G.L.車友...還請海涵..
試駕車帶家人去一定會被說舒適性不佳,除非用"正常"方式開車
光開自己車,我載家人與獨自駕駛可說是天差地遠,算血氣方剛與沉著穩重的對比吧!
chrishu wrote:
呵呵,小弟心裡在想,G.L.不知道可以改避震降車身嗎?01
可能小弟比較少開高重心的車輛,所以比較的基準點都是以房車為準...
若有不中聽的言語冒犯G.L.車友...還請海涵


每個人開車都有不同的觀點,如果要讓大家都中聽的話就是一言堂了
chrishu兄您就不要客氣了,批評就是要用力啦 ....

我當初去試開iMax的時候,覺得車子超晃,動力慢半拍
再跟朋友試開看看Savrin ....
才發現小型房車跟Sedan-MPV的動態表現實在不能相提並論

我推測我如果去試開,也會覺得G.L的動力慢半拍,車子晃動很厲害
但是跟同級車比起來如何就不知道了

期待您試開同級車之後再來說一下跟同級車的比較 ^_^
小弟前2天晚上,在板橋看到一台深色系的Grand livina在路上跑,有貼隔熱紙,應該不是試乘車,門邊也沒有貼試乘標籤.
lucino wrote:
每個人開車都有不同的...(恕刪)

呵呵,CRV3算不算同級車呢?~
CRV3在彎道中的表現在SUV中...應該算是優等生了..
側傾甚至比我的房車來的小....該是入手TEIN的時候了...
G.L.在彎道中對我來說...我覺得有種很"詭異"的重心轉移的感覺
一點都無法預測下一秒的重心會轉移到哪的感覺...
又感覺像是一根大圓柱體...以圓心為支點..左右滾動著..
整個怪....
另外開過SAVRIN..可能是車體重,慣性重心轉移量雖然大,但是過程是緩慢的
較令我安心...
比較起來G.L.感覺像是個毛燥的小夥子....
上週看過了實車,跟業代約了今天去試乘,車是1.8B的,不過問業代關於1.8H的DVD,他帶我去看一台要交的Tiida,他說1.8H會配的DVD跟該輛Tiida是一樣的,我看了一下跟樓主所照的是一樣的,但數位電視、六片裝、USB都要另外加購。

再來談一談試乘的心得,今天一行人共四大一小,加業代共六人,動力上是覺得,油門反應還OK,電子式油門反應還算快,只是畢竟1800cc的引擎來帶六~七人是有點吃力,一路上只要是有動力須要,引擎就必須拉轉速(當然試車過程中的動力須求不同於平時,至少都是油門深度過半的),而這顆引擎怠速的靜肅性不錯,行駛的安靜程度也不錯,隔音也OK,只是拉轉時轉速超過4000~5000以上的聲浪還是有些逆耳,只能說動力的飽滿度還是不太夠。

行駛過坑洞時,跳動抑制OK,跟Tiida比起來是平穩了些,也許是重了兩百多公斤(人加車合計),側傾跟Tiida或Sylphy的表現差不多。行駛中刻意將風速調至最小,坐最後座的老爸了十幾分鐘後開始喊熱(溫度設定23吧...),前坐則還好,所以我想冷房效果還是不太平均的。
今天帶家人去試乘1.8B後,不知不覺就訂了1.8B那款.
試乘的感覺大致上還不錯,由我和太太輪流開.靜肅性方面還不錯,輪胎遇凸起物及小坑洞的回饋聲響聽起來還蠻Q的,引擎轉速上瞬間3000時,引擎聲浪還不錯聽,不是那種<我很操>的緊張感.在操控感方面,我們一致認為方向盤很輕巧,但握起來又不失厚實感,而起步及油門最是激賞,開起來完全不像開大車的感覺,市區中低速時(只試市郊區),力道可說隨踩隨到,開這台車很容易陷入靈活刁鑽的快感之中,完全沒有遲滯的現象.連我家女王這位新手都掌控得宜.
坐椅高度雖不可調,但視野相當不錯,沒有WISH A柱過度傾斜死角的感覺,也沒有整個人沈陷進車廂的看不到前路的不安感.基本上可以用開轎車的方式及姿勢來開這台車. 今天中午算是有點熱,冷氣算是夠冷. 唯一稍有不夠滿意處,就是變換車道及轉彎時還是有被甩的感覺,比不上轎車那種低底盤的穩度.不過都能立即回穩,也還不到ALTIS那種坐船的地步.頂多也就那麼一下.還蠻奇妙的感覺.不知是不是方向盤帶動輪胎的轉向過於靈敏所致?不過也有可能是我們開慣重手及模糊方向盤的後遺症,力道及角度不知不覺中太大太快了些.或許這也是短軸距的先天特性也說不定.
以這樣價位,其它也沒有什麼好要求的,大致上可以滿足現階段用車需求,沒什麼大缺點,平凡實用省錢大概就是我們對它的評價吧.
對於DVD到底是幾片的事情,我昨天又打了電話問業代確認一下,結果是我誤會他的意思了,那個螢幕是單片,DVD六片是得另外安裝換片箱,這點很抱歉要跟各位澄清一下。


看到大家對於1.8的討論有不少,其中有一些不是很好的看法,我跟老弟覺得其實主要還是要看需求啦,對我們家來說以這樣大小的車子,第三排的使用時機是給偶而需要多人座的時候使用的,如果真的每一次出門都得要滿滿七個人,我認為還是得買大一點大cc數的真正休旅車吧。


至於有些人討論到的馬力不夠的問題,我們是認為也是要看實際需求為主,假設這一台車90%的使用時間都是4-5位乘客,10%的時間才是短途的滿載七位乘客,那我們覺得這樣的馬力就足夠了,在市區反正就是順順開,1.8的稅金又可以省很多,比起那種大大笨重的休旅車又好停車,所以我們認為這樣的車子是符合我們實際需求的。


另外有人提到第三排的乘坐感覺跟T牌的V車比晃很多,我想轎車和休旅車本來的設定就不大一樣,所以覺得拿來相比好像有點不恰當;根據上次我乘坐第三排的感覺,道路感覺會比之前坐同事的WISH還清楚一些,比較不會有那種浮浮的不確定感,所以在迴轉和高速變換車道時,給人的信心感相對會好許多,加上經過坑洞也不會不舒服,所以我想以這樣的表現和價格對我們家來說也是夠了。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