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35原廠就配半熱熔胎...算是特規胎~也算小小的作弊啦(不過他是原廠貨)...空力下壓力+胎+聰明的四驅+小日本變態到錙銖必較的細部優化調教....造就了R35變態的彎道性能...從最早400多P一直到新年式550P雖然在馬力數據上比不上很多超跑...但紐柏林成績卻是變態的快..原因就是整體非常平均...跑賽道不光是看馬力而已...當然如果是跑1/4英里或是1英里直線加速...那完全就是拼馬力而已...R35後段會輸...前段加速就算大牛LP700也幹不掉R35....有沒有缺點...有...車重再加上熱熔胎=磨得快....上賽道狠飆一天可能一套胎就磨光了..更狠一點甚至半天就沒了...這是物理定律沒法改變的...除非這車有搭載反重力裝置..可以隨意調整重力..
基本上,如果車重真的有用,那為何GT-R V-spec和Nismo的版本需要減重?用簡單的物理觀念去思考,車重的抓地力一到彎道就會反變成車子的離心力,車重遇大離心力也愈大,所以時下超跑還有F1(GT-R的開發也是有紅牛F1團隊參與)都是用車身空力去達到抓地力,以同樣的車來說,如果減重反而造成過彎抓地力降低,那一定是車重與剎車和懸吊的搭配沒設定好,只要車身減重同時去修改剎車和懸吊設定,一定能有更好結果這就是V-spec和Nismo能夠減重卻更快的原因,也確實,買一台普通版GT-R如果自己去改偷輕反而會變得不好開,因為不能單純只偷輕,要其他設定一起修改
對我來說車重不是重點因為GT-R這麼重還跑這麼快又有紐柏林紀錄認證這樣的”原廠車”已經夠屌了再輕量化也沒意義畢竟我不是專業車手且活在台灣的我一般道路、山道甚至大鵬灣跑爽的已經很夠用了水野沒說過他不想把車弄的更輕只是水野有水野的堅持看看他的理論有時重看幾次都又有不同的領悟要更快更輕的GT-R可以買GT-R Club Track EditionGT-R Spec VGT-R Nismo但在台灣只能期待GT-R Nismo吧還有水野退休了GT-R粉絲你們知道嗎我愛GT-R
看了大家說GTR快是因為重,其實並不是主要原因,水野先生的影片我也有看,怎麼我看到的重點跟大家不一樣,水野先生說:大部份人以為車子要快就是要輕量化,這是外行人說的話,車子要快重點是四個輪胎抓地力要夠好,當GTR高速過彎時因為離心力會產生側傾,一邊車身較低另一邊車身較高,此時車身較高那邊的懸吊會自動升長將輪子下壓貼緊跑道使輪胎抓地力跟直線加速時一樣好,這就是為什麼GTR過彎速度比歐洲超跑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