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好就是為了閃避危險,你不知道何時會有一隻狗衝出來,或是在高速公路以90KM巡航(夠慢了吧?)前方大卡車輪胎飛出來,操控好的車可以讓你選擇從左邊閃還是右邊閃,操控不好的車你只有祈禱的份!
說得好,記得二十年前野狼125機車廣告也是用這個觀念,好車可以讓你在緊急狀況下比其他人容易脫離危險
不負責之試乘報告 by ALEN
試乘車輛:C4 1.6 自排 五門 鐵灰
剛發動的感覺,恩~果然是比C3還要安靜(別提C2 ),同樣1.6的引擎竟然能如此平穩,
看轉速表應該是落在900轉(冷氣全速運轉),高爾夫一號桿狀的排檔頭摸起來觸感不錯
排入D檔,沒有AL4常見的電磁閥茲茲聲,可能隔音太好了都聽不到
平穩的開出遇到路面凸起(那種突然凸一塊讓人不得不減速用的~我開過去還得斜著走以免磨到)
壓過去竟然車子穩到我以為沒壓到 ,車子也沒有奇怪的上下晃動,平穩一級棒!
開上清泉崗機場旁的舊山道,平穩而無聲的車內讓人不知道時速多快,
雖然是80左右在過彎但是也沒有明顯側傾,也沒有明顯的甩動感,椅子包覆感讚!
我不習慣AL4的+-檔所以幾乎都是用D檔跑完全程,一路平穩到了極點,
讓我覺得剛剛才跑完一段山路,車子雖然不輕但是搭配1.6+AL4並沒有任何重拖的感覺
另外一提,方向盤的重量比C2/C3來的稍重一些,中間不會轉的設計有點怪怪的
但是在山路上跑的感覺還十分就手的,只要去包個真皮應該就絕佳了!
試乘車輛:C4 1.6 手排 三門 迷霧紫
圓球狀的排檔頭讓人感覺十分好打,檔位明確也不至於太長,
離合器距離煞車滿近的,以高度來說應該油門煞車滿適合做跟趾,油門煞車距離滿OK的
發動後放離合器出去發現很好抓到放離合的時機,
離合器行程比較長,放的點在比較高的地方,所以連續快速牌檔時腳要抬起來踩淺一點比較酸
之前開自排車去跑過山路了,所以想試試看不同的感覺(開純手排跑山路我還是沒經驗啦)
所以車子上了高速公路,往南兩公里就到了清水服務區,
服務區內果然假日人超多,經過廁所那一排剛好紅斑馬正在嘶吼~~前面的路邊紅線停車都被趕
正好開迷霧紫經過時,紅斑馬雖然是在趕前面的車,但是條伯伯眼睛可是一直叮著C4看
雖然是短短的一段,享受路人羨慕的眼光就很爽啦
另外跑高速公路的感覺,配胎是倍耐力P7(17吋)
時速100時是只有風聲(今天風超大),引擎聲非常的小,也沒有輪胎的滾動噪音
另外也玩了一下純手排也可以有的定速跟限速功能,
定速100之後放開油門,車子平穩的往前跑,巡航的感覺真好~
另外限速的部分也挺好玩,限速100時,從90開始催油門...
就算是全油門往上衝,到100時就好像突然鬆開油門一樣(此時腳還在全油門狀態)
然後就會不管你踩多深都保持100前進,如果突然遇到快車來襲也不打緊
油門採到底之後再往下踩會有卡一聲踩到一個開關,然後限速就會暫時關閉,車子就開始往前衝啦!
C4的底盤反應雖然不如C2或C3來的靈敏
不過中性的反應開起來也是挺舒服的...算是溫和派在開的
雖然溫和但是過彎的感覺也是很不錯!
今天總共試了2個車型~三門手排、三門手自排--BY ERIK
先說第一台試的車
三門手自排真的很好開~
換黨頓挫抑制的也還不錯~
感覺起來跟畢卡索的感覺相去不遠!
激烈操駕下有點失落感!
電子節氣們反應慢~
al4手動降檔慢~
灣前煞車~帶方向盤~
到灣頂~~降檔出彎補油!!
請倒數3~2~1這時才會有油門反映!!
....是怎樣!電腦你管很多喔!
溫馴操駕下很有雅哥的感覺
舒服的雙A臂~過彎有側頃~可是你能很清楚的知道你的路線在哪邊!
是一部好車
適合帥氣的車主駕馭!!
高速上舒適~
彎道中調性均衡~
很好入門!
來談談今天的重點吧!
C4雙門手排毒舌評比!
如果你今天是拉哈的車主來開C4你會失望!
如果你是SAXO、C2的車主~麻煩門口有交通車自行搭車回家謝謝
但如果你是那些德日台大混血的車主~出口左轉有2手車賣場!!賣了你的舊車~來買C4吧
之前PSA的車被批評的車內空間不足~
正駕很開的爽~可是其他人被擠在小小的空間裡!
今天一台C4三門手排擠進了3個胖子!
空間還是很贊!
底盤部分請參考手自排部份!...
阻尼設定應該是一樣的~沒有分車型!
但是手排部份會覺得有點偏軟~
因為你會用檔煞~車子的重心移動會更明顯~
動力上~還是擁有著手排的優勢
齒比不算密~但在一般使用上應該算遊刃有餘!
排擋行程長到月球上~
踏板行程也是會讓你一腳踏到地心~~
結論
C4不再是一台鋼砲了
可是車內的空間夠讓你跟另一半在車內打X
C4不再是一台玩具了
可是他可以讓你的小孩邊在山路轉轉邊玩他的玩具
C4不再是一台C4了
他可以很優游在山道~也可以很舒服的帶你到你想去的地方~
C4讓你的旅程從一上車就開始!!
關於C4和Tidda的選擇.我選擇的切入點.如同pugman所述,您真得好好考慮您到底有沒有那麼需要一台歐洲車.
1.歐洲車在台灣最令人無法接受的,就是超乎一般預料的高折舊.不要說你不會賣車.萬一要賣時,光折價就讓人鎚心肝了.加上五年以後環保材質的零件將會陸續故障.出狀況的比率比國產車高很多.去年一年我就在406上花了八萬元的維修費用.還不含保養.(97年的車),所以如果您偏好保養容易花費較低而日後售出還有點價錢的車種,請不要考慮C4.
2.如果您是以操控性能作為選擇,那法國車幾乎是首選了,只是配上AL4大玻璃自排變速箱,我不太敢期待它的動力表現.但在彎道上應該還不錯.
3.在油秏上,我個人的經驗告訴我,C4和TIDDA的油秏應該差不到那去.C4用的引擎和XSARA一樣.配上AL4這顆.又比XSARA重,而Tidda如果引擎也用原來舊式的日產引擎,那這點就不用考慮太多了,真的省不到那去的.
citron的維修與零件在全歐洲車中,幾乎是最低的,但也比國產車要貴上一點,我的建議是,綜合油秏,動力,耐用性與折價,您應該考慮本田喜美八代.
自從上次去試車之後,和406相比.本田喜美八代在操控上不差,內裝雖不能和進口車比,但小毛病相對也低.加上本田車的低折舊率.您既然有80萬的預算,建議您先去看72.9萬的1.8 civic,或許您會有不用的看法.
自從開了406後,我再也不推薦別人買歐洲車.但不是406不好,是我養不起,修不完,哈哈~僅供參考!
Photobiotic wrote:
個人觀點,感覺有點人云亦云。歐系車底盤紮實沒話說,不過說實在話,一般道路感覺得到很明顯的差別嗎?除非真的是激烈操駕或是相當敏感,不然其實對一般人來說沒有多大差別,只是個心理爽度而已。
轉一次就知道了.
提供一個地點:
台北市環河北路民權大橋下北向 (南向沒走過, 應該也可以)
建議挑選深夜沒車的時段.
那邊在橋下是一個小彎道, 大家可以試試看.
在之前加速到速限60, 開中間車道, 心臟大一點可以開內 (左) 側更好.
到達彎道時保持60定速過彎, 並且必須維持在自己的車道內, 不可跨車道線.
在上面的條件下, 底盤紮實操控好的車可以讓你轉得很安心.
類似糜鹿動作我在高速公路上遇過一次,
只能說如果車子操控不好我現在不知道還能不能在這裡發言...
在我買這台新車之後的十年中,維修費用包大約是30萬,但是這包含許多零件,在未損壞前就更換掉,所以也很少顧路。
我的車現在正在我家樓下,窗外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我想這是我為它舉行的告別式,在我年輕的這十年中,這台車隨我南征北討,行駛里程24萬5千餘公里,它是好車一台,舒適性絕佳,高速行駛穩定。
但是小孩出生後,肩頭的擔子重了,無法再像從前那樣的修車了。所以這次我決定不修了,這次是變速箱掛了。
雪鐵龍的車在台灣不好維修,好的師傅得不到高的報酬,所以人才留不住,開這車到最後我都快比修車師傅內行了。
不過雪鐵龍真是好車,開五年就換掉,再買一台雪鐵龍,如果經濟情況許可。
對了,我現在要購入的車是CIVIC。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