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TIIDA的後保桿 是空的 難怪室內空間大 冒汗...

前幾天才有一篇專門討論內鐵的

如果有潰縮設計的車體,內鐵真的不重要,為何只是偷掉後保桿內鐵,前保桿內鐵卻要保留?

可能是相關法規的要求
日系車款後保桿大多沒有內鐵
歐美車款後保桿一定都有內鐵
在大陸的狀況也是一樣,日系車款後保桿大多沒有內鐵,但是歐美系車款都有

雖然很多人都以潰縮設計的車體當作理由
可是實際上內鐵仍然有其必要性,跟潰縮設計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潰縮:在大力道或是高速衝撞時,吸收撞擊能量,確保人員安全
內鐵:在小力道或是低速碰撞時,分散撞擊能量到底盤,減輕車體變形的狀況

君不見後保桿沒有內鐵的車款,往往輕微碰撞就有變成大亨堡的特色~~


最後
碰撞測試確實是只有考慮人員安全(必要的保障)
並不考慮車輛能不能修復(車廠的良心)
有內鐵也要看材質,我2003 小馬曲那只後保桿薄薄內鐵被小綿羊輕碰也是變成V字型.

Tzu-Ching wrote:
我是Tiida車主,沒內鐵這件事,本來也有點介意,不過大多日系都這樣設計
國產車又日系居多,我只是一般平價品的消費者,實在沒轍


不是日系,而是台灣國產日系車 才有這種"全球獨一無二"的"特殊潰縮新科技"!!

日系車在日本,歐美,都"很落後"的還有內鐵喔

kyshih wrote:
日系車在日本,歐美,都"很落後"的還有內鐵喔.(恕刪)


看來01的嘴砲魔人真的是很多,
有鑑於沒圖沒真相,
下面連結就看看吧,
香港是進口日規的Tiida,
(最新改款,前陣子被招回的1.5 CVT版本),
結果呢?
日本的Tiida也沒後保桿內鐵,
而Honda Fit別說後保桿內鐵了, 連保麗龍和潰縮柱都沒有...
Fit阿...
日本製的Tiida與Fit

lenster wrote:
看來01的嘴砲魔人真的是很多,
有鑑於沒圖沒真相,
下面連結就看看吧,
香港是進口日規的Tiida,


進口=/= 日本本地用的

日本人出口到哪裡配合當地的"風土民情"改配備誰不知道

好吧,日本算是我不懂,我嘴炮,美國歐洲現在有哪台車沒內鐵可以上市賣的,你說說看啊

沒內鐵=全球最新潰縮科技,所以你護航有道理,這樣你高興了嗎?

真的很難理解有人可以為沒內鐵找護航......奇蹟

給7樓大大

那就要請開板大改標題阿
以上的人是就標題論事
沙皮狗最可愛 wrote:
小弟並非在汽車相關週邊工作,單就一個消費者的感想發文,...(恕刪)


1.不懂就不要亂發文,看到這種白目文就覺得ooxx ,後保桿與車室空間有關係嗎??

2.後保桿能抵檔的撞擊力道最多是5~10km內時速撞擊,超過這個時速的力道,車體就會變形,<20km低速撞擊時,少了內鐵,只會讓保桿破裂,花錢換新,與車內乘客安全並無相關

如果以被後車以>20km以上的時速撞擊時,有無後保桿或後保桿有無內鐵都沒多大意義.........
kyshih wrote:
不是日系,而是台灣國產日系車 才有這種"全球獨一無二"的"特殊潰縮新科技"!!

日系車在日本,歐美,都"很落後"的還有內鐵喔
...(恕刪)


不懂不要裝懂好嗎??

胡說八道

難道國產日系車是日本為台灣客製化?

TIIDA在日本有內鐵?? WISH有內鐵?? 都沒有
日規車裝入內鐵與塞滿保麗龍,應該是因應北美的法規,必須五公里以下碰撞不得變形,不過強調安全的大型車,一般而言都會安裝內鐵,確實有妥善安裝內鐵也比沒安裝來的安全些。
gladiator wrote:
日規車裝入內鐵與塞滿...(恕刪)

所以一定要買有美規保險桿的車子。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