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的覺得日本日產總社早就該這樣做了,一個無心替你代工的早該把他踢走了,其他國産的品牌或進口的日系品牌都在主被動安全上求進步盡可能跟上歐美日車廠的腳步端出牛肉,只有他老兄還在把安全氣囊和一整套的安全系統列為奢求品東拔西拔的,一堆車型也是老態隆中,我們去日本旅遊時看到旗下有許多新款的車型都不引進!既然沒有心要做那就讓日本原廠來接手好了!專心去搞土地開發蓋商場玩飯店好了!
是啊其實台灣大家的產業 服務都可以收一收了哪些自覺不用收的麻煩 喊個聲pchmbb78 wrote:省下這些拿去燒又沒...(恕刪) 為啥看回文 感觸很多(其實一點感觸也無,只覺很噁)每個都像台奸,我寧可相信這些都五毛
中時有不少幹話寫滿的新聞都沒下架了例如二輪路權的事情朱立倫跟新北市監理單位被機車族打臉後中時馬上就寫一篇報導,標題還寫朱立倫在對抗民粹(指機車族)P.S:二輪路權話題,另一邊不用笑全台灣人都知道打壓機車路權最嚴重的綠色縣市一個都不少,而且更積極總之這種新聞能立即下架一定是惹到金主沒意外若不下架,裕隆就不會再給錢買新聞這狀況對現在的中時當然是很大條的問題這也難怪昔日裕隆在日產曾有一手好牌全都玩到爛掉,玩到被和泰超越
沒競爭力,慣老闆....都是別人的錯,反正只關心自己,...台灣人活該啦.IC設計產業的聯發科早就失去領導地位, 難道這也是台灣人沒競爭力, 不努力?? 還是聯發科獎金發太少?現在是汽車產業...機車產業...哪天就是半導體產業也是指日可待了......
其實裕日車主要的獲利來源並不是台灣啊!!其業外收益占比75%~85%之間每年可以賺兩個股本回來(就是每年可以賺兩個裕日車回來)報導:"裕隆日產汽車 (2227) 首季獲利展望佳,轉投資金雞母-大陸東風日產新車銷售業績、貢獻業外收益持續成長,內需市場減少促銷費用投資、增加高單價豪華進口車Infiniti銷量下,將整體國產車市占下滑對裕日車營業利益的衝擊降至最低,法人估裕日車首季每股獲利將有4元水準,全年有再賺兩個股本的實力。裕日車去年在營業利益寫下20億元的歷史新高帶動下,全年每股獲利衝上22.14元的歷史次高,法人估今年配息金額將從20元起跳,有機會100%配發。公司方面表示,股利政策要等5月8日董事會決議。所以台灣的業務只佔了25%到15%而已(其中還包含進口的Infiniti)所以即使沒有國產車,他還是活得很好最可憐的還是生產國產車的員工會沒有工作了!!台灣的製造業真的會窮途末路最後只剩下服務業而已而這就是低薪的來源啊!!犧牲製造業,讓台灣人買貴一點的進口車會導致中下階層的服務業人口增加,平均薪水更往下拉的真的很不樂見。
taiwanprofessor wrote:搞到國內汽車產業萎縮,那要怪這幾個汽車製造商最大的如 裕隆日產 , 中華三菱 我覺得也不能怪中華三菱,原因出在於日本母廠玩不下去了,才導致台灣沒新車賣,還要由台灣自已拉皮再賣再說,日產要真是進口了,車体鋼性是一定有,但配備你確定不會拔嗎???目前看到的進口車還是快一半都有拔配備掉,而且又不一定會全系列都進口,還是會只找熱門車款來銷售而已,還是會有很多車款跟本不會進來台灣銷售的。熱門的BENZ也是如此,C300台灣總代理就沒進了。看到進口是好事,但配備上還是不可能比照國外通通給你的進來台灣沒拔配備壓價錢,台灣人就會買不下去,台灣人買車還是很愛殺價就是了,殺價結果就是...拔配備便宜賣買主。
其還除了汽車 還有很多呢 農產品 食品 也是一樣 美國一包米才多少錢 還是算公斤的 不是台斤.成衣 也是 大陸進口 便宜又好用 一件不到一百白領 的工資也是一樣 太貴了 引進 大量 東南亞大學生 我想因該便宜又好用 給個30K 多一點點就搞定,根本不需要給到四-五萬.勞工也很貴 因該 無限制 引進外籍勞工 這個 因該 22K 就夠了 這樣台灣生產的東西 才會有進爭力 ,台灣自詡為一個 資本主義社會 自由國家 我想因該 全面 引進外籍勞工 白領藍領 提高台灣 進爭力(外銷內銷都一樣).這樣可以生產出物美價廉的產品 讓所有的台灣人可以買到便宜的東西.我實在是搞不懂政府為啥不全面開放.整個都是利大於弊.人民買到便宜的東西 雇主又有比較便宜的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