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這麼想是因為,大多的價格都可以從網路上得到,
再加上長久以來台灣車市的默契(空車折價啦~~配件"加贈"啦~~保險程序啦~~
其實多多少少都可以拿捏到一個數字。(通常太誇張的單畢竟少見)
到了展場,只要數字沒差太遠,看的就是跟業代應對之間的感受吧。
我從來不會認為業代是那種賣了車還得為這台車負責到底,什麼事都找業代這種事情我也覺得沒必要。
業代的角色,就是車廠賣車的代表,就這樣。
後續服務業代願意幫忙,這肯定加分,否則我也不覺得這是業代一定要做的..
(不過我的汽車業務倒是算不錯,一直有維持著聯繫的管道,有過幾次事故還真的是有麻煩到他,
否則就得自己去聯繫車廠與保險兩方--所以我陸續的保險還是有過業務手上,至少服務有看在眼裡)
1.最最最..便宜優惠只做業績價..然後不賺你錢但沒服務!
2.賺取合理的傭金然後未來一通電話,服務到家!
因為我看現在很多賣大陸3c產品的都來這一套,一翻兩瞪眼,雙贏!!!
同樣的單 不同的價格 又是怎麼產生的?
是業務想賺多賺少來開出的價格
這是業務製造出的市場
消費者花同樣的錢取得最大效益值這是亙古不變的定律
業務如何掌握消費者的心態 能讓消費者願意多花點錢 買你的單
我覺得 這是業務自己要多費點功夫探討的
雖然 大家都期望 交車後會有好的服務
但 實際上 真的有特別得到什麼服務嗎?
我覺得 是不是有得到好的服務 完全在於業務自身想怎麼對待客戶吧
業務也是人 要賺錢
消費者也是人 省的錢就是賺的錢
大家都想賺錢 只看如何去供需這平衡罷了
殺頭生意有人做
賠錢生意沒人做
業務真的要賠錢做 消費者有什麼理由去阻止業務做這賠錢單??
也許業務會開始偷料開始灌水
但 倘若一開始就秉持原則 這樣會賠的單不要接不要開
是不是可以從源頭杜絕這歪風?
也不會使消費者非得精打細算的再三比價
無非就是不想當這冤大頭或盤子
說真的 買車要這樣拿著單網路做功課的還要去不同的營業所比價
消費者也很累....
消費者 只希望 自己不要花錢還被當個傻子而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