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預算問題. 期望值選定在 Camry 跟 Altima
試駕路線 : 台北市 北投 洲美快速道路
外觀, 內裝, 椅子, 車電部份 都不是很在意.. 大型房車搞到很難座也不容易
車子就是引擎 變速箱 底盤
路試心得
1. Altima上設定的CVT跟引擎很協調.
順順的開. 加速. 重加速. 再加速 反應都很聰明.
2. 方向盤輕手設定 + 齒比高, 在做轉向 or 迴轉時很輕鬆.
感覺像在開一台迴轉半徑4.6米的小車.
3. 動力沒有到 WRX 那種猛爆輸出. 但在引擎技術加持下.
2000轉內就可以感受到扭力. "不用等" 這點對 98.7%的人來說比較重要.
4. 煞車觸點敏感度很高. 開車載家人需要更細膩
5. 最失望的部分就是底盤設定. 掛著Skyline前驅版的名號.
中/高速穩定性.靈活度 不如預期. 說難聽點.. 像在砸招牌.
6. 以我的開法. 全程壓縮比大概都在最低的 8-9間.
這台車要省油應該是不容易
7. 行進間 車體隔音.... 如果配上BOSE 應該有點浪費....
靜態部分
1. 慘烈的輔助雷達, camera 跟 360. 懷疑是到台灣再2次加工的設備.....
2. 後座設定是 "軟沙發" 在展場內座起來還不錯.
但動態 or 久座 條件下 怕有驚嘆號.
3. 前座椅可調範圍不大. 我在30分鐘內 還調整不出可以接受的支撐.
4. Connect 部份Nissan 並沒有 cover. 以後每個月要繳 50元給 SIM卡業者.
5. 工廠水準有點差. 去看板件膠合處. 媲美國產車 or 更差.
6. 渦輪車冷氣效率不佳是常態. 但Altima 算比較嚴重. 要有心理準備
7. 全車內裝部份 看起來都有85分. 摸起來剩 70分. 很可惜.
簡言之... 這台車 如果跟同價位的 Camry 來放. 我應該會選後者吧............
5. 工廠水準有點差. 去看板件膠合處. 媲美國產車 or 更差.--> 這點我沒有看到那麼詳細, 下次再去看看研究
7. 全車內裝部份 看起來都有85分. 摸起來剩 70分. 很可惜.--> 這點非常同意, 後門飾板材質完全打槍,跟前門飾板不同, 對岸國產版本有修改, 看來如果要入手, 還要去對岸淘回來改, 對岸還有前門飾板氣氛燈, 還有淺色內裝可以選, 還有hud, 還有全速域跟車.
1. 慘烈的輔助雷達, camera 跟 360. 懷疑是到台灣再2次加工的設備.....--> 這一定是國內修改加上的.
2. 後座設定是 "軟沙發" 在展場內座起來還不錯. 但動態 or 久座 條件下 怕有驚嘆號.-->後座中間的位置我靜態座就打槍了, 太凸了一些.
我自己倒是覺得這次改款內、外觀都還不錯
內裝無論是飾板還是皮質的質感水平都不算差
前、後座空間實際體驗過相當寬裕
至於座椅部分不知道是不是身形有差
我自己坐起來是覺得包覆性還不錯,支撐度也相當足
比較可惜的是那天只能看不能試駕,無法體驗你說的動力以及底盤感受
但我有稍微看了一下01編輯們以及許多媒體試駕的心得
對於操控以及底盤的靈活度給了不錯的評價

不過我認同樓主提到的一點
Altima終究是以家庭使用為主的大型房車
所以一些設定上偏向舒適,還算合理
對比Camry最大優勢大概就是安全配備以及動力表現吧
油耗部分Camry因為是油電,這部分一定贏不過
但相對的2.5的稅金可能也會是需要考量的一點
總之各有好壞,不過Altima就我目前看過的印象還不算差
找個時間應該也會去展間試駕看看,有些東西開過以後比較清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