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voda wrote:最近看BLUEBIR...(恕刪) 小弟我這陣子突然很討厭開車好好的開在自己的線道上也會被撞依照限速開車也被按喇叭超車,路那麼大趕時間也不用這樣吧你爭我搶的,又加上拉力賽的路面我也好希望開車能舒舒服服自由自在的享受開車的樂趣阿............去哪找這種路阿
這個廣告對我真的滿有感覺的每天在台北開車上班...下班...塞車...搶車位...真的很容易讓我心理充滿大便~以前會刻意開車去一些比較冷門的地方享受著風景與空氣也享受著開車的樂趣現在壓力越來越大年假沒時間放假日的出遊也成了惡夢總是重演高速公路變成停車場的慘劇或許真的該善待自己找個時間一個人沒有壓力的去開車晃晃吧
最近車子廣告如Sylphy及CV8都有點不知所云?一個說什麼自由自在的鳥車,一個說什麼都市人都有自己的都市車.這年頭"感覺"能當飯吃嗎?廣告人及廠商自己的感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你的感覺又不是我們的感覺,當然我們的感覺也不會是你們可以想像的感覺. 再看看I-MAX廣告更是不知要訴求什麼? 反正這些廣告看到最後就只知道是廣告,但卻無法讓消費者知道車子的好本質是什麼. 好笑的是,這些無厘頭廣告的車子剛好銷售都奇慘無比.CV8慘,Sylphy慘,IMAX慘.我比較喜歡INNOVA的西瓜廣告,Tiida的加長加大廣告,Savrin的最大第三排廣告.好功能纔是真的.有誠意的價格纔是真的.感覺能當飯吃嗎?
「感覺」可以讓廠商有飯吃。這類高價的物品,「感覺」的獲利有時候會比「性能」還要高,特別是 2.0 以上的車種。不然以台灣的交通現實(包括路況與法規)而言,車子能開到 300km/hr 又怎樣、0~100 加速 3 秒又怎樣,大家最快的合法速度就是 110km/hr,遇到紅燈、塞車還是得停。這時候,「感覺」就很重要了,特別是重視車子舒適程度或質感的人,而這種人,往往就是一輛車要載全家、或是有司機、甚至只是有點錢的人所以我覺得 1.8 以上的車子標榜「感覺」沒有什麼問題。
亮哥 wrote:最近車子廣告如Syl...(恕刪) Innova的廣告我也很喜歡,不卑不亢,唯一敗筆就是最後一幕在五星飯店請人泊車,有點要硬攀上"大人物"訴求Tiida的大空間廣告,其實是對其外觀比同級車小,不得不強調的因應之道Savrin若非競爭對手一一出現,相信會一直"幸福"地"感性"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