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旅行的意義:Livina RV小玩咖




很高興這次有機會參加兩天一夜的All new Livina RV小玩咖的露營體驗,讓我對這台車有更深入認識,由於有很多參賽者已經寫得很詳細了,容我就直接分享對於這台新車的看法吧!

本次的改款動到了引擎、變速箱、外觀、防護鋼樑加強,但是底盤沒動,所以要說是全新大改款好像少了點什麼,但是又不算是小改款,加上價錢還算有競爭力,可以期待反映在市場銷售量的結果。

外觀印象



》》V sharp 家族設計:與國外多款Nissan SUV車款一致的家族化臉孔,大家都當V怪客(誤),如同Murano、New Xtrail、Qashqai、Rouge、Juke、Pathfinder




》》護板與車高:側護板設計在小改款時完成,將這台類RV/跨界車款的產品基調定型下來,一方面視覺上比較活潑,二來也能夠達到保護車側下方板件不受小石子打傷,洗車時也比較不會有柏油渣粘上,這點可真的是深得我心。另外車高方面超過五指,已經有類似SUV的車高格局了,”輕微”的off road是不用擔心的啦~




》》車身尺碼:LWH 4.3x1.734x1.577m,算是小車的寬度,但有不錯的高度,相信不管是新手或老手駕駛都能夠快速適應,以我個人為例,幾乎沒有適應上的問題



》》空力提升風阻 0.33:透過車頭造型還有車底平整化以及底盤擾流設計,降低風阻係數。





》》膠條細節:沒想到膠條有反折的設計,這倒是第一次看到,挺新奇的,相信對車門的氣密與防水有所提升



》》內裝質感:稱不上豪華但也說得上是極簡實用的設計了,曾經在Nissan其他車款看過的車門皺摺風格,試圖營造高級感,印象中這是從Cefiro A33沿用的風格,人造皮與塑料的使用,搭配新款的儀表板與冷氣中控面板,沒什麼鍍鉻飾條,這是一台實用至上的車款,樸實且不花俏。





》》ATF冷排則是這次大改款才有的,早在十幾年前國產March K11便採用 CVT變速箱,如今增加了獨立冷排降低ATF的工作溫度,對油溫的控制幫助很大,但也多了一條要注意的項目摟,比起共用水箱,獨立冷排比較不會讓油溫跟水溫互相牽連。



行駛感受



》》靜肅性:寧靜的國產瑪吉斯專屬配胎華爾滋360系列胎噪不大,高速都有一定的水準,由於可能沒有用到膠合玻璃隔音,高速行經隧道由外傳入的聲音較明顯,靜肅性表現中等。
》》動力:1.6NA搭配CVT變速箱再起步到中速反應很快,中高速後進入高原期加速會趨緩,需多踩油門才會有更多動力湧現,動力談不上豐沛,但市區通勤絕對夠用,爬坡與高速公路超車需要稍微多費點力氣,但CVT帶來的平順無頓挫感,是這次改款的賣點。

》》底盤反應:舒適偏硬朗,配胎創造不錯的高速寧靜度,正常行駛無論是高速或是山路都數平穩,懸吊支撐性佳回彈迅速,穩定的底盤極富樂趣。配胎為國產正新MS360,這點倒是出乎我意料,相較于國產其他品牌也是搭配該廠的產品,但配到MS系列倒是第一次看到,一般來說Altis/Focus/Fortis都是配MA系列,MS華爾茲系列則是訴求寧靜的轎車胎,相較MA系列舒適許多。
》》視野:A柱死角小,前擋視野寬敞,左右可視角度寬敞,車頭前方盲點吉小,左右廣角後照鏡讓變換車道時更能掌握車側後左右兩邊的狀況。
》》隔音:高速風切與隔音有待改進,市區算中上。
》》空間:頭部空間優異,膝部空間寬,但因為屬於小車尺碼,車身寬度僅1.734公尺,因此車門的置物空間稍小,正副駕駛的距離也會比較近一點,但不至於擁擠






效能與油耗



油耗這個部分其實要連帶討論的是全新的1.6L自然進氣引擎,搭配CVTC變速箱,讓這台小玩咖可以有挑戰神車油耗的本錢,因為這次的動力大改款,讓Livina從4AT的油耗躍昇到環島級的水準,一桶油相當有機會可以跑超過900km…. 這是4AT時代無法達到的成績。

所以Livina可以左邊打轎車市場,右邊又吃休旅跨界車的豆腐.... 本次參賽者有幾乎都開到18km/L上下的油耗水準,就連我自己開到18.2km/L還沒法拿到油耗第一名!!! 兩天跑了快三百公里,油表才掉一格,,花不到五公升,等於油錢不到175元,就從臺北走雪山隧道到南澳,過一晚繞東北角回來







整體評價



All New Livina這次的大改款,讓我回想思索著每次旅程中應該真正在乎的細節,他的空間跟視野帶來旅途中的樂趣,相信是在同價位中的產品很難取代的,他的空間很大,也可以很省油,加上全新的家族造型以及舒適的無段變速箱,提升了移動的品質與實用性,動力絕對不是他的強項,但是以通勤或是旅行來說,也足夠使用了,這檯車的樂趣覺不是來自于動力,而是享受旅行的過程,在跨界車款成為各車廠的兵家必爭之地,Nissan提供了一個經濟實惠的選項。

最後感謝主辦單位本次的熱情招待,讓大家都賓至如歸,吃得飽睡得好,還有很棒的競賽遊戲,體會到1555公升超大容量的巨蛋級空間 :D

我們下次見摟





實況轉播:





如果喜歡的話,還請幫我按個讚喲 :D
2014-03-23 13:37 發佈
感謝大大的分享


不過三百公里,五公升,油耗18.2,是我理解有問題嗎?
感謝細心..... 去立法院氣到頭昏了, 是 25
4km用了14公升,所以18.2km/L
小數點下第二位以後就沒算了


twcarfans wrote:
很高興這次有機會參加...(恕刪)


驚人的油耗數據,直追油電車的表現了。

twcarfans wrote:
很高興這次有機會參加...(恕刪)

日產 NOTE 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引進台灣?

我比較喜歡NOTE 中國大陸版的Livina 我實在很不喜歡的說







SR


小Yaris車主~
Livina算是亞太戰略車款
主大入門級距
Note是不是只有日本國內才有?造型還有點像Fit呢
如果引進,可能會跨到Tiida/Livina產品線,以台灣的市場規模來說
還是得有所取捨我認為.....

另外很多人會批評其安全性不足,氣囊不夠
在這次車身結構已經做了加強
就只剩二氣囊稍微可惜一點而已

神盾級的安全!





南台灣的慶 wrote:
日產 NOTE 不知...(恕刪)
是啊~國產小車現在沒有18km/L以上的水準有點難賣了...
油電車的水準得上看20km/L... 也快要打到了

也順便打到柴油車 (不過扭力可是差了兩倍 XD)

bibliophlist_32 wrote:
精人的油耗數據,直追...(恕刪)
這次的油耗測試完全是依照加油站油槍跳起來的加油公升數,以及實際里程相除來計算
我一直記到行車電腦的平均油耗去了~哈哈



hanah620 wrote:
感謝大大的分享不過三...(恕刪)

南台灣的慶 wrote:
日產 NOTE 不知...(恕刪)


去日本的時候也有看到NOTE覺得還不錯
還有CUBE也挺喜歡的
但是這兩台我想都不會進吧
MARCH-TIIDA-LIVINA這三台基本上已經囊括了NOTE跟CUBE的市場了

twcarfans wrote:
Livina算是亞太...(恕刪)


這次 Livina 把車身各部份鋼材等級明白標示出來,還蠻有意思的。
不禁讓人思考,原來不同部位,用的鋼材等級是不同的,
那我之前看到有些車宣稱用某某等級鋼材的車,是很多部份使用呢?
還是只有少部份?

例如
Teana 用的 980 Mpa
Lexus 用的 1570 Mpa
Mondeo 用的硼鋼又是甚麼等級?

Livina 敢全部標示出來, 我猜它一定有比同級車出色的地方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