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路後,有太多的變數!1.是否開冷氣?2.是否開音響?3.是否大腳??4.乘客數量多寡!? (人)5.車上載物多寡?? (物)6.停停走走的比例多少!? (紅綠燈 & 塞車停頓)7.是否定期保養!? (是否有積碳)太多太多的變數,所以其實就要看您的使用狀況囉 ^_^
dove wrote:應該要說~有人會因為...(恕刪) 我會耶,不過我當然不是相信測試數據,而是拿來做相對比較,例如A車測試數據是18km/l ,B車是15km/l那當然A車比B車省油.所以購車時A車的吸引力比較大.畢竟測試單位的測試環境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差異,所以在相對上應是可以用來評比各種車型的耗油性能.
我也是96TIIDA 5D的車主...對於國產車的油耗報告有些小研究這些油耗質都是採取車身懸空十來計算引擎在幾乎無負擔的情況下所產生的油耗連車身的重量都沒有算進去喔!所以各位車主是一輩子都達不到那種境界的不過歐洲車就是比較誠實啦是車身著地的測試啦
danielYAYA wrote:我也是96TIIDA...(恕刪) 國內油耗測試的測試方法,絕對不是車身懸空測試的是在底盤動力計上面根據測試的模式,例如EU或是FTP模式跑行車型態所測試出來的結果相關資訊可以參考工研院網站運輸車輛能源管理制度
國內的測試環境就像上面的網友說的。只是那是整桶油一路飆到底的成績,不會有紅綠燈,不會有斷斷續續的塞車,更不會有急踩油門以及乘客....實際上路後,你的右腳輕重、紅綠燈數量、停紅綠燈、遇到烏龜超車,不然就是忽快忽慢、載著乘客,不然就是聽音樂、聽廣播、開冷氣..... 這些都會影響油耗!別再拿實驗室的理想數字來氣自己了!實驗室的數據沒錯..... 只怪你自己沒把太多變數算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