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禮拜回原廠1萬保養,師傅還說有在顧喔,有夠亮


(只有這二張是iPhone 17 Pro拍的,下面都是之前用12 Pro拍的,技術不好請見諒)
現在才發這篇分享
趁著2026年還沒到來、XForce開箱文湧出前先卡個


關聯文;分享自己到監理站的換車牌實戰
以下長篇廢文,不是什麼專業開箱評測
只是單純分享一下自己對三菱、對買Lancer的一個紀錄
都要2026了還在Lancer


前言
2010年後,SUV崛起
現在還會選擇四門房車的到底還有多少人?
而且還是三菱的四門房車、又是自然進氣的純油車
說到三菱
來先幫大家酸一下
造假
他國事務
這牌子還在喔
什麼破三菱
母廠都放棄了吧
引擎都用多久了
拉皮拉皮再拉皮
改個縫線、烤個鋼琴黑就叫改款
什麼輔助駕駛都沒有是還在開二十世紀的車子嗎
專心做冷氣、搞戰機吧!
很多都是事實、都知道
就是沒到不能接受而已
為什麼是三菱?
列舉市面上熟知的牌子
新能源代表Tesla
年輕人夢想的Mercedes-Benz、BMW、Audi(合稱BBA)
本田Honda(喜美)、日產Nissan(裕隆)、馬自達、速霸陸、Suzuki
退休人士首選Lexus
深受職業駕駛喜愛的TOYOTA
以及
曾經曾經榮耀過的三菱Mitsubishi(中華)
說真的,如果不是這個牌子我也不會想買這台車
我覺得人類是很奇妙的生物
生長環境會深深影響長大的價值觀,乃至喜好
小時候,自己對「汽車」其實沒多大興趣
還沒上幼稚園時,爸爸有空就會帶著我買月臺票去看火車進站
大一點之後則是到大理街(現今艋舺大道)去看(萬板專案還沒動工前)
還有到飛機巷看飛機起降
硬要說喜歡的是交通工具偏大型,火車、飛機等等
另外爸爸說還有到基隆港看大船,但看船我真的是沒什麼印象
我的記憶極限應該是1~2歲了
回到車子,家裡的第一台車,時間應該在1994、1995年
牽的就是Mitsubishi Lancer GLXi自排
猶記得當年買車是在西藏路與莒光路299巷路口的匯豐,萬華國中對面的營業所
在選擇汽車顏色的時候,當年可以選的顏色可是一整排的多,要紅橙黃綠藍靛紫都有
爸媽把顏色交給我選,我其實原本想選大紅色
但身為一個小男孩在小時候有奇怪的矜持,選紅色好像很娘
所以就選次喜歡的深藍色
- 車頭

- 車尾

車頭有經典的兩側定位燈,燈光是綠色的
車尾也有經銷商匯豐的銘牌,天線也是電動的,收音機轉一下天線自動升起
可惜照片不夠多,只能描述
當時家裡能買一台新車,其實不容易
也因為要買車,爸爸在那年才去考汽車駕照
不像現在很多人18歲了就先去考來放著
當年的車主手冊,還有錄影帶教學
也送了一捲音樂錄音帶
如今也只剩這些東西了
- 盒子正面

- 盒子背面

- 側封

- VHS本體

- 車頭引擎蓋

- 內裏

- 拿出來擺一下

雖然我那時候還在幼稚園中班還大班,但爸爸當年在西藏路外交車牽車
那個發自內心的男孩笑容是很印象深刻的,開心完全寫在臉上
而後也就常開著車載我上下課,載媽媽上下班,然後自己再去上班
假日的時候一家三口開著車出門到各地旅遊
不計算小貨車、小發財,家裡能有一台房車真的是少數
過年時回到爸爸的故鄉高雄,走路也會特別有風
大概是因為這樣
「三菱」這個品牌基因就默默的刻在腦子裡
即便當時對車子興趣不大,我主攻的也是電腦資訊
可我的成長就是有Lancer陪伴
也立下小目標,長大我也要開Lancer載著家人到處去
玩賽車遊戲,極速快感、極限競速地平線等等
首選的不是大家很愛的超跑,而是三菱EVO
甚至GTA都會優先選有EVO X影子的骷髏馬,還防彈
沒有三菱牌子的競速遊戲我可是不碰的
自地平線5遊戲內截圖
- 弄成痛車

- 八奈見杏菜

- 屁股

至於這台Lancer後來怎麼了?
其實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小藍變成小黃了
里程數開始高漲,維修費漸漸高起來,引擎腳換過三次,都是改計程車之後
大約2005年的時候就換成Altis了

畢竟還是要維持生計
要換車之前有問爸爸要繼續選Lancer嗎?
爸爸只說配合跑車的成本開銷,還是TOYOTA比較好養
應該也是跟車行的人有在討論
但現在想想,比較可能是其實我們家都對車子的後勤沒太大研究
只知道車子丟給保養廠,不管原廠還是外廠
是不是其實只是找不到對的師傅而已?
Colt Plus
時間來到2012年,因為媽媽做生意需要,賣一些女生的小飾品、夾子、項鍊等等
而我也有汽車駕照了,於是在板橋匯豐營業所(又是匯豐
)牽了第二台三菱、Mitsubishi Colt Plus
1.6、4G18、INVECS-III型CVT,好像跟Lancer Virage是同一顆吧
也是車群裡公認最穩定的一代小可,2009年小改款後前後保險桿跟2007年的比起來不太一樣
結果隔年2013年就大改款了,還好買到的是舊的,懂得都懂
後車箱真的大,載貨挺方便的,甚至出國載26吋行李箱也很順手
只是後座空間相對的真的小很多,加速也很溫和
這台車剛開始沒怎麼紀錄過的樣子
畢竟要拿來做送貨載貨的,加上價格考量

後面感情才培養起來
蛋蛋車、滑鼠車,圓滾滾的,看久了其實也挺不錯的
且我也是開車生手,新車拿來練

我沒有機車駕照,上路就是從四輪開始

轉彎不切西瓜,該打方向燈就打方向燈,該讓行人就讓行人
機車要鑽請便,不要刮到我就好了
抱著這些觀念在台北市穿梭
13年多的時間沒出過大事
但被人小擦撞倒也是三、四件有,人在江湖走哪有不挨刀
2022年底送去全車鈑烤,回來又是好漢一條
- 車頭

- 車側

- 小巧可愛

- 天線脆化

- 直接改鯊魚鰭

拿來通勤,每年大概都跑快一萬,正常使用吧
這台車也陪我度過了很多大事,不論是婚喪喜慶
- 99999

- 10萬公里

其實養車的錢拿來搭公車搭捷運、騎機車會省很多
但就,爽阿

能遮風避雨,下雨不用穿雨衣、夏天不怕沒冷氣,妹子家人也能坐的安心
花錢心甘情願,該找停車位就找停車位,該付錢就付錢
人家喊我四輪大爺,但我也沒有對不起誰吧

Grand Lancer
EVO7~9(對應房車第六代)那幾年,這期間的Lancer家族外型真的不是我的菜
直到10代目出來,這代的樣子,有中

可惜台灣到2017就停了,後面外觀改成現行的動態盾式樣
少了殺氣,卻又以新世代家族之姿登場
看起來也不差吧,個人喜好不同,還是比7~9代好看
好像多數人是比較喜歡7~9代的EVO

而2024年4月初開始盛傳Lancer停產消息
從小到大即便對車子不是非常關注
但有三菱汽車的新聞多少還是會關心一下
23年時FB社團就有人三不五時問一下什麼時候要停產

看了還是挺燥的
可,該來的還是得要來嗎?
SUV當道、房車式微、母廠不想全心投入玩車,EVO也停產十年了
Lancer只剩台灣還在賣,1.8的排氣量在國外也不吃香,全球市場早就改變了
MG的異軍崛起,中華汽車的新寵兒
停產,好像也是必定的結果
Colt Plus又開不壞,媽媽退休後也沒貨可載送了
該為了小時候的小目標衝一波嗎?
但Lancer其實就這樣了
是不是該順著時代洪流把目標轉移到跨界日蝕上呢?
理性上來看應該選日蝕比較正確吧
旁人會補,選三菱以外更正確

雖說真的停產了
但根據消息是庫存車會繼續賣到年底
反正大家對三菱很冷感,應該是沒那麼快
加上車牌B字好像快發完了,先等等吧
直到2025年1月
瀏覽中華三菱的官方網頁,發現預約試乘中Lancer被拿掉了
情況很明顯不對,看來庫存量應該是撐不下去,也等不到C字牌了
腦袋一熱,買了反省、不買後悔
終究是要走上,喔不,是回到房車這條路
社團也省了,直接上01在菜單板徵業務
私人訊息果然不會讓人失望,時間約一約直接殺去簽約
選尾翼、盲點、引擎室拉桿、不舊換新、含保險、整年稅金、隔熱紙最基礎的藍鑽

對,還是匯豐
我們家似乎跟順益很無緣只算空車的話折價有6位數

現在也買不到了,說出來應該不會怎樣

上次買車是2012年,訂單還是手寫
2025年的現在已經都電子化了,業務iPad點一點,卡一刷就完成了
感嘆時代的演進,沒有我想像中手寫的畫面

而這,也是第一次沒有長輩陪著指點
只有我自己牽著什麼都不知道的老婆去洽談買車

剩下的配件該加就加,買賣就是你情我願
簽約當天是星期日,訂的是魅力型,簽名後業務就直接去索車
當下還很怕車沒了

結果簽完約隔天禮拜一上班日,官網的魅力型被拿掉

欸不是,真的這麼剛好?

1/5下訂,1/10全款付清,農民曆看一看選1/17交車
原本要選1/16的,但這天是受死日,延個一天
- 鑰匙

- 皮套盒子

- 試個幾圈再開回台北市

- 直接改LED

- 後方向燈

- 合照一下

行照出廠登記:2024年9月
9月似乎是白車的最晚日期了,社團有車友的藍色是10月
就沒有更後面了
其實原本沒有想加隔熱紙,但又覺得業務配合的應該不會太黑吧
Colt Plus也是業務送的隔熱紙,我覺得不怎麼黑啦,都看的到裡面
結果到Lancer上就後悔了,應該把3000省下來
這隔熱紙真的有夠黑
前35、四個窗+後檔只有5,到底...

裡面看外面是不會看不到,但晚上開車真的挺吃力的,特別是燈光非常不夠的情況下,例如晚上的山路
然後也因為貼得很黑,自動啟閉頭燈的光感元件只要不是超級大太陽,但凡有點雲就直接給我開大燈
一直逼逼叫頭燈已開啟,明明是有太陽的大白天

自己選的,當教訓
是也不會去跟業務理論說怎麼這麼黑,我是好客人吧


最後還是再花1500去全撕掉

就再也沒貼了

不過除了隔熱紙有雷到以外,業務還是人很好的油幫我加到有二格
看看隔壁G50交車完開個三公里直接沒油刁車

後煞車燈改LED不像Colt Plus一代要雙芯要解碼
Lancer可以直上,所以無後顧的直接換掉
但方向燈就要選解碼了
另外法規只規定頭燈是否LED
其他種類的燈,方向燈顏色對、只要正常閃爍就OK
煞車燈也是一樣,能亮、紅色,不會管是不是LED
只有大燈才會管
自己拉線裝行車紀錄器
- 保險絲取電

- 看手冊對位置

- 鎖接地

- 原保險絲塞回取電線

- 要記得再塞一個給行車紀錄器,我是塞5A,理論上3A就夠

- 準備塞線了

- 拆A柱飾板

然後順著塞一塞,紀錄器貼靜電貼上,再黏上玻璃就OK了
方向盤去包皮,不裝方向盤套
每天在握的東西花點小錢讓手舒服點
直接請人包起來
- 店內等

- 店家裝飾

- 成果

選跟車內一樣的藍縫線
不加定位環或改麂皮,就我喜歡乾淨的樣子
規格
引擎:4J10 SOHC
變速箱:Jatco 8 CVT
軸距:2635mm
長度:4615mm
寬度:1770mm
高度:1490mm

跟Colt Plus比起來,Lancer的引擎室大多了
跟前代Fortis比起來,引擎換上了跟Lancer Sportback一樣的4J10 MIVEC鋁合金引擎
馬力140匹、扭力17.9公斤米,數據上看起來是降級,但製程較新,其實也沒差很多
不論如何,我是不想硬臭新Colt Plus甚至XForce的4A91
但Lancer的引擎跟變速箱依然還是純正日本🇯🇵血統,這也算是一種最後的堅持吧
相比之下那個4A91就

車頭外觀
跟2017年推出時比起來,小改款後
水箱護罩原本三條鍍鉻改成只剩最上面一條,下二條改採鋼琴烤漆黑
大燈內方向燈位置的橫槓也改成鋼琴烤漆黑
兩邊的後視鏡一樣採用黑化設計
- 車頭

- 三節式雨刷

- 大燈

- 右後照鏡

- 左後照鏡

- 霧燈

車尾外觀
- 車尾

- 透明尾燈

- 油箱蓋

車尾變更最明顯的就是尾燈
從原本的紅燈殼改成透明燈殼
搭上去真的好看多了
個人覺得原本的紅燈殼很老氣
改成透明的就順眼很多
油箱蓋也有擺放蓋子的小架子
不像Colt Plus要土炮不然就只能垂在那邊
整體外觀
- 左前

- 右後

- 右前

- 左後

這台車頂沒有實體天線,是直接採用印刷天線的方式
省了鯊魚鰭,反正這時代也沒什麼人在聽廣播了
網路越跑越快、範圍越來越廣,隧道內收不到收音機訊號,但網路卻是通的
車屁股就是很莫名其妙的翹
但看久了就,也蠻好看的

情人眼裡出西施

然後,我沒有側裙
我也想問為什麼我當初沒有要裝側裙

應該是從後輪那邊看的話貼感很明顯,就沒裝了

輪圈
原車搭配16吋雙色切削鋁圈,看起來就像花花
我個人蠻愛這咖圈的,缺點就是只有16吋
輪胎則是瑪吉斯靜音胎,新的柏油路確實是很安靜
- 雙色

- Fortis

這個鋁圈不是後來開發的
是原本用在應該是2015、2016年Fortis上的鋁圈
剛好家裡附近有台Fortis可以對比
改個配色差這麼多
內裝
這風格完全是2010年代的樣子
但我能接受
金屬踏板是改的,車機沒有很想改安卓機
捷徑設定上車藍芽自動連線就直接播音樂了
要改應該是直上Sony的CarPlay7吋車機
但,還沒有到必要,就一直放著了
- 前艙

- 方向盤

- 油門踏板

- 基本藍芽收音機

- 鍍鉻排檔桿

方向盤控制鍵標配音量調整、主機模式切換、曲目切換、定速開關
定速能用的時間大概只有半夜,台灣車子真的有夠多
偶爾玩玩但通常沒多久就踩煞車解除掉了
畢竟即便在定速模式,腳也要隨時注意是否要踩煞車
冷氣框、中框等等從原本的亮銀色改成較暗的霧銀色
雖然是塑膠件但顏色暗化就是比較好看
我不想把前蓋子打開,所以盡量簡潔
最多只有就拉條線出來夾個Magsafe而已
蓋子下面有縫,剛好容得下線頭,不會擠壓

我還去弄個TypeC橫轉接頭,不然根本蓋不起來

- PushStart

- 車內廣角鏡

- 數位儀表

不用電子後照鏡,就單純不喜歡
一個整天碰電腦的怎麼不喜歡電子後照鏡?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可能覺得連開個車都要盯著電子螢幕覺得挺煩的吧
鏡子是有死角,但是真實
我開車13年多也從來沒有被死角搞過,多看多聽多注意就好了
更不用說電子類的東西有壞的風險,就算壞了螢幕本身是鏡面,他終究是不是鏡子,反射率差很多
至於數位儀表,聽說
之後是肯定要花一筆的
到時候再看能不能改回傳統指針吧
方向盤相較於上一代,有小改過

我是還蠻喜歡這設計的
不像Colt Plus現行款配的方向盤,太CMC了,很像貨車...

中船
- 置杯架

- 置物盒

- 小箱子

- 小配件

置杯架就是直接裸空了,但放飲料很直接
上一代Fortis好像有蓋子
回去看Colt Plus的前飲料杯架根本超級殘念
然後我有買個圓轉方的轉接架,專門拿來放牛奶盒裝的飲料的
平時收在置物箱裡,有買盒型飲料再拿出來用
置物盒蓋子上可以夾濕紙巾、筆
座椅
- 前座

- 後座

- 手套箱

- 車門置物

中規中矩的椅子
手動
駕駛座上下、前後調整
副駕駛僅能前後
後座中間的置杯架扶手被閹掉了
還沒辦法選配
除非看有沒有旗艦型的後座椅子可以訂才能改
而駕駛座的後方也沒有地圖袋
手套箱我個人是放車主手冊、行照、反光背心、衛生紙、衛生棉、筷子、吸管
反光背心一定要放車內,不要傻傻的放在後車廂
車門的置物杯架則被我拿來放太陽眼鏡跟一些抹布

駕駛側的車門把

有中控實體按鍵鎖
這個95年Lancer都有的東西
一代Colt Plus沒有...
當年要開乘客們我還要手動去扳門鎖
現在三代好像有改回來了,不太確定
副駕駛、後座的車門手把改成動態盾樣式的樣子

其實其他車款包含Altis等,很多車門手把都改成在前面這樣斜下去的
老婆說改這樣要開車門施力點就很奇怪,變很難開
我駕駛座還是傳統開法沒感覺
坐到副駕去,咦,真的不知道施力點放哪裡好
把力點放在前面是不是有點反人類

高音喇叭
- 高音喇叭含轉接線

- 線已經預留了

- 插上去鎖好就好

高音喇叭選的是Sportback的高音喇叭
蝦皮有賣場自己買來裝就好了,架子螺絲轉接線都給了只要插上去就有用
後車門跟後車箱
- 防變形設計

- 對應

- 後車箱

- 車尾隔音棉

- 備胎室

後車門設計上有小巧思
據說是防止被撞擊時車門打不開的
後車箱就是一般的轎車大小
跟上代Fortis比,一模一樣
跟Colt Plus比,輸慘了,超級慘
我是拿來放洗車用品,照片是上半年拍的,現在有用一個露營箱整個裝起來
少見的有背一顆備胎
雖然現在真的爆胎了都直接補胎劑或叫拖車了
是有聽聞多背一顆備胎被追撞的時候有多一個東西可以緩衝啦

結語
同場加映一個1:18的模型車
也去客製化了自己的立體車牌掛上去

這台現在還真的不好找
而且還要把2017樣式塗成2020後的
不是專業模型玩家也不會噴漆
只能拿鋼彈筆塗一塗有個樣子

開心嗎?滿意嗎?
這不是當然的嗎
牽車的當下,三菱獨有的引擎怠速聲、冷氣壓縮機運轉聲
都是那麼熟悉,一路走來都是那個調調
從Lancer到Colt Plus再到Lancer,果然是同個媽生的,一聽就知道是三菱車
那為什麼不考慮二手車?
まぁ~我承認,我有處女情節,物品上的
不太能接受別人用過的,要就是買全新
從零開始成為我專屬的樣子
我很享受操控完全在我的感覺,是開車,不是坐車
所以沒有Level 2的需求、以國產車來說也算硬
以上不免有很多與Colt Plus的對比
畢竟我是從Colt Plus換到Lancer
就上述這兩台,隔音程度差的超級明顯
高速、加速、過彎、穩定,也是Lancer勝
Colt Plus車子太高、腳又小,穩定度再怎麼改都贏不了Lancer
這是先天差距
唯一比不上的就是Colt Plus的載貨量,Lancer只有一個慘字
車內視角也因為房車的關係,比Colt Plus低上一段,要稍微習慣一下
但以房車角度來看,Lancer算高了吧

去外面停車場比一下仙草、Altis等等,怎麼看都是Lancer高
所以對我來說,換車升級是很有感的
這時候是不是該說一句當年三菱板的老話:人生進階了

Lancer這條產品線走到今天可能也就到此為止了
三菱可能也就這樣了,也不能怎樣

但身為一個支持者何嘗不期待下一次發表
可能是BEV,又或是另一個跨界
日蝕不也是活過來了
現在還在線上販售的產品好不好、有沒有競爭力,其實大家心裡有數
而我買的僅只是喜歡,而不是他人的期待
還是老話
現在還會選三菱的,真的是很懂自己需要什麼、能接受什麼的人
不懂的,只是想選個好養的工具,隨波逐流也沒什麼不好,不是嗎

那,我們的Colt Plus哪去了
沒事,他沒有被壓掉
給姨妹還有妹夫使用了

看著陪自己十年多的車子離開其實心情真的挺複雜的
終究是重感情,一直以來真的感謝你的陪伴
望你能繼續征戰下個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