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表於:momo之森
之前在購買OUTLANDER時,其實最終考慮的就是OUTLANDER和Ford Mondeo這兩輛,雖然後來選擇了OUTLANDER,但對Mondeo一直還是無法忘懷,所以今年回花蓮掃墓,特地租了一輛Mondeo,實際乘駕兩天後,有些小小心得,想分享一下。
面子問題:外觀
透過大量的鍍铬飾條點綴,和長達4844mm的車身(等同於BMW大5系列的車格),Mondeo(柴莽)看起來相當氣派,老毛租的是2010年款的TDCi旗艦運動款,老爸第一眼看到柴莽,眼睛一亮表示認同,看得出來就算平常開慣進口車的老爸,也不會覺得坐Mondeo失了派頭,我認為2012年小改款的柴莽,加上了日間行車燈和小針美容後,更加好看了。所以在外觀項目老毛和Outlander(小凹)不分軒輊各有千秋,我開小凹時,也常聽到長輩說,哇這休旅車好大台,應該很貴吧(暗爽)!

裡子問題:座位相關
開了兩天Mondeo,里程數約160公里,本來想說轎車底盤低,會比較不舒服,但兩天下來的心得,是Mondeo的駕駛座非~~常好坐,雖然柴莽座位較休旅車低,但座墊夠大,泡綿支撐度夠,包覆性也相當好,所以即使以老毛身高183cm的身高,也完全不會覺得侷促,而且座位部分有三個地方強過小凹,一是柴莽的駕駛座,比小凹容易調整到老毛覺得舒服的姿勢;二是泡綿比小凹軟一些些,坐起來更舒服,小凹的座椅包覆性很好,但座墊偏硬,長途開下來會覺得肌肉有一點點硬(前座還好後座比較明顯);第三點則是Mondeo久坐不會讓大腿悶熱流汗。
不過後座的乘坐感,則是小凹贏柴莽,話說這次載74歲的姑姑,姑姑有抱怨了一下說,後座有點低矮,老人家上下車需要用力「爬」出車外,比較吃力。這點高底盤的小凹就沒這個問題,另外是後座可以伸展腿部的空間,小凹也比柴莽更為寬裕(柴莽也很寬裕,但這邊是比較級),上次從台中開回台北,老爸做在小凹後座,一路都是翹二郎腿睡覺的,上下車時老人家也完全沒有障礙。
附帶一提,途中有一段後座擠了四個人,但柴莽還是可以應付,不致於太侷促,這點值得讚賞。

實用問題:內裝
柴莽的內裝運用了大量軟質材料包覆,前方的儀表總成看起來頗有質感,在內裝質感比小凹
強上很多,配備的豐富度上,柴莽給的也相當大方,這裡有幾點心得老毛提供參考。

小凹勝出的部份:第一是柴莽並沒有標配倒車攝影機(小凹是標配),只有逼逼雷達,但柴莽的後方死角蠻大的,光靠逼逼雷達總是有種不踏實感;第二是儀表板,柴莽的儀表板上有個行車電腦,和方向盤上的控制鍵連動,介面操作上是很直覺,但因為介面分成好幾層,在行車途中就比較不好邊開邊搞,老毛的小凹是09年版,行車資訊電腦一樣要靠按鍵切換各種資訊,使用上也不方便,但若要看同樣的資訊,操作速度上會比柴莽快一點點,11年後的小改款Outlander,則配置了大型彩色液晶螢幕,直接把所有行車資訊一次都PO在上面,這點就比柴莽強。另外小凹有110V的充電座(可以直接插一般家電用的三向插頭),還有USB音源輸入,可以直接插各種隨身碟聽MP3(柴莽是透過SD卡,不過我一直找不到從哪邊插…),最後是爽子的抱怨,說柴莽置杯架前座只有兩個,長途時要擺放飲料就會不夠用,小凹則是光前座就有五個置杯架,後座還有四個,副駕駛座前方還有個保冷小冰箱,另外還有一堆置物空間,上述幾點都是小凹很實用的設計,柴莽在這幾點不如小凹。
柴莽勝出的部份:首推後座出風口,這個相當實用;再來是雙區恆溫空調,這個這次也用上了,在內裝質感的營造上,柴莽也運用大量軟質材料成功提昇內裝質感,勝過塑料味過重的小凹;最後是柴莽的PUSH START功能,雖然實用性不高,但老爸一看到這個就說,喔~高級車喔,是爽度百分百的配備!

另外我還想聊聊一般人較少提到的音響部分。我查了一下yahoo汽車的規格,柴莽是配備6顆揚聲器,所以應該是沒有獨立的重低音,但老實說在沒有重低音的輔助下,柴莽聲音在是蠻夠力的,低音有一定的碰碰感,中、高音在解析度上小幅勝過小凹,整體聲音的Q度也比小凹好,這方面大勝小凹的原廠音響。老爸開的是Volvo XC90,配備Dynaudio揚聲器,但聽流行樂的爽度都還遠不及柴莽。不過小凹有個優點,小凹可以選配Rockford的重低音(老毛有裝),加裝重低音後簡直像作弊似的,碰茲起來非常爽快,而且重點是這個重低音是安裝在後行李箱的內壁上,完全不會佔掉行李箱原有空間,這是我最後決定買小凹的關鍵之一。

好,今天先聊到這裡,接下來有空繼續聊聊柴莽最大的賣點,也是網路上常常提到的「車的本質」。到底什麼才是「車的本質」呢?老毛會在下一篇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