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Mitsubishi Outlander S-AWC 旗艦版試駕 智能四驅再燃拉力魂

yagami7215 wrote:
以Outlander的市場來說,AFD校調不積極這點可以理解。但如果放在EC上,理應可以調的更積極,但EC上卻直接不給.... 這點真是耐人尋味啊~ 尤其原廠給的理由(車重)完全無法令人信服


如果你不是極專業人士,我建議還是保持中立。網友只能挖資訊來比對,可是車廠是有經過幾千次幾萬次以上的實驗才決定該如何配置的。功能安全性都視為首要開發目標,日本人又很龜毛嚴謹,消費者都不信任的話,何必嘴砲這品牌呢?

我比較期望中華汽車爭氣點,S-AWC這麼優秀的系統居然要讓台灣消費者得花到最高階的車型才能體驗,廣告文宣講得再好多正面也是自我感覺良好而已,很難取得更多認同感與支持的。
yagami7215 wrote:
我把這篇用google翻成英文看完了 (翻成英文會比翻成中文失真少一些)

以前我就一直懷疑,EC的AYC到底是煞前輪還是煞後輪? (又或者前後都煞?)

這篇文算是非常直白的解釋了,就是煞前輪。


我剛剛也用google英文翻譯整篇文章看了一次,也許是我漏看了,但我沒有看到任何EC的AYC是煞前輪的敘述。以我查到的資料來猜測,在車輪沒有打滑的情況下,AYC主要還是煞前輪。畢竟前輪是轉向輪,煞前輪能夠提供更好的轉向輔助力。但如果是在非鋪裝路面上有打滑的狀況,無論是前後輪都還是會在打滑輪上加煞車,但嚴格來說這並不算是AYC的工作。


yagami7215 wrote:
雖然原廠技師的說法是,在Outlander上的AFD作動並不積極,但我認為這只是校調問題


以我找到的資料所理解到的是,AFD先天上無法做出如TVD一樣的左右輪大幅度扭力差,所以應該不會是調教的問題。

在2008年第20期的三菱汽車技術評論中,有詳述EVO的S-AWC系統:
https://pdfs.semanticscholar.org/429c/6868460381adcca3733717c07ae890f65b08.pdf



第二節中有比較了機械式限滑差速器、LVD、以及煞車這三種左右輪扭力控制方式的優劣。其中有提到LVD如果放在前輪,會影響轉向反應,而放在後輪就沒有這樣的缺點。而煞車AYC可以做到的左右輪扭力分配差距範圍是這三種方式中最大的,所以如果不考慮煞車過熱的問題,在激烈操駕中的幫助還是非常大的。
resolve wrote:
我剛剛也用google英文翻譯整篇文章看了一次,也許是我漏看了,但我沒有看到任何EC的AYC是煞前輪的敘述。


這張圖的圖說,EC有電子藕合4WD + 煞車AYC,圖內的煞車分配只有前輪,不就是很明白的表示了AYC只作用在前輪?
以往找到的資料都只提到EC有煞車AYC,但沒有提到AYC是煞前輪還後輪,這張圖應該是很清楚的解釋了這個疑問
BlueSky5230 wrote:
如果你不是極專業人士,我建議還是保持中立。網友只能挖資訊來比對,可是車廠是有經過幾千次幾萬次以上的實驗才決定該如何配置的。功能安全性都視為首要開發目標,日本人又很龜毛嚴謹,消費者都不信任的話,何必嘴砲這品牌呢?


我最不認同的,就是這種原廠的決定必定不可質疑的論點,直接一棍叫人閉嘴不準討論原廠設計

如果原廠的設計都是經過成千上萬次實驗,考量再三才決定,就不會有這麼多召回車,就不會有這麼多集體訴訟抱怨

福特就不會有車主自救會,鈴木就不會有車主集體訴訟車體生鏽,馬自達就不會噴水,隨便一個車廠都可以輕鬆列舉一堆設計或製造上的瑕疵跟缺陷,有些嚴重到影響車主生命安全,有些只是讓人奇蒙子不爽

日本人龜毛又嚴謹, 安全性視為首要目標,那EC的FCM車主抱怨你怎麼說? 現在都有車主社團自行開發自動關閉FCM線組了。

無條件相信原廠? 你不是認真的吧?
yagami7215 wrote:
無條件相信原廠? 你不是認真的吧?


啊不然你去應徵三菱自動車研發人員啊!你就知道內幕了。
如果我問你,你很專業嗎?你一定覺得我嗆你,在替三菱講話。
我只是站在身為有開發經驗(非汽車)的角度告知你,有些開發過程不是旁人看得那麼簡單,你有那些資訊可以看是因為原廠投入龐大資金人力與時間得出的一篇專利,你卻拿著那份專利去質疑開發的人。為何不這樣規畫呢?你那麼有想法,你怎麼不踏入那領域呢。相不相信是可以衡量的,否則像公約數這麼大的豐田,總召回次數是業界冠軍,為何至今銷售還是維持在前三名呢。

重點是你不是在談四驅怎麼搭配嗎?為何話鋒一轉變成召回設計瑕疵?(跟四驅什麼關係啊...)
你回應我的東西跟我表達你非開發人員,無法清楚獲知原廠在車輛設計規劃是不一樣的事情。請問你叫我如何跟你繼續對話呢?

你說的那些事件都是非開發人員搞出來的結果,那叫降低成本(調整材料與製程)。
yagami7215 wrote:
這張圖的圖說,EC有電子藕合4WD + 煞車AYC,圖內的煞車分配只有前輪,不就是很明白的表示了AYC只作用在前輪?
 
 
我覺得圖有可能只是示意圖,因為連EVO X的煞車AYC在圖中也只有畫前輪,難道三菱全車系S-AWC的煞車AYC真的就只有前輪? 當然不是不可能,但最好是找到明確的文字敘述,例如下面這段關於Eclipse的S-AWC敘述:
 
https://carview.yahoo.co.jp/news/detail/e15ca6ab9657f520f8fa3a78431c86566a58af3a/
 
「4WDシステムは、JTEKT製の電子制御カップリングを採用している。前後の駆動トルク自動可変配分に加え、前輪の左右独立のブレーキ制御によるAYC、アクティブ・ヨーコントロールを行なうことで、コーナリング時の旋回トレース性能を高めている。」
 
中文翻譯:
4WD系統使用JTEKT製造的電子控制聯軸器。除了自動可變的前/後驅動扭矩分配之外,AYC和主動/偏航控制以及前輪的獨立左右制動控制可改善轉彎時的轉向軌跡性能。
 
英文翻譯:
The 4WD system uses an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coupling made by JTEKT. In addition to automatic variable front/rear drive torque distribution, AYC and active/yaw control by independent left and right brake control of the front wheels enhance turning trace performance during cornering.
 
看來EC的AYC煞車有可能真的是只煞前輪。為什麼只是有可能,因為這篇文章並不是三菱的官方文件或是文宣,還是有出問題的機會。例如下面這張圖關於Evo X S-AWC的內容:
 
https://practicalmotoring.com.au/car-advice/2016-mitsubishi-evolution-final-edition-technical-analysis/
 

按照圖內說明,Evo X的AYC煞車只煞後輪,這個明顯跟三菱原廠的資料不符。所以並不是所有網路上的消息來源都是可信的。
z123415299 wrote:
那個菱格內裝....(恕刪)


其實還蠻好坐的,包覆性很夠
其實以OUTLANDER的世代來說,他的定價CP值並不算高,ADAS輸人(無車偏輔助),更方面也都不突出,更別說竟然全車系影音螢幕都是選配,怎樣也是百萬的車了,竟然連螢幕都不是標配很混(成交價不談,不是每個人都能談到神單,而且神單也不是你三菱才有)

S-AWC搭載很不錯,但版大也說了,對銷售的幫助絕對是非常有限,定價全車系降個一成吧,這樣才稍微有點競爭力
xeoto wrote:
其實以OUTLANDER...(恕刪)


認同,其實裕隆中華集團真的很奇怪,旗下車款都沒有車道維持,影音系統也給得小器,上次客服打來問說會不會考慮新款Outlander,我直接回說沒車道維持完全不會考慮。
可惜一台好車 比較過CVT就知道 開起來真的很不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