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今晚的黃金線太厲害了,增崗浩測試eclipse cross


阿姆豆好棒棒 wrote:
如果我是你我會花時...(恕刪)


我沒砲轟這台EC如何呀

我只是說4WD而已

其實我不怎喜歡交車友,我連騎重機都沒在跟團了...

就只是交通工具而已,上01算是各版看一看,回回文,消遣一下。

會來這篇是因為這篇剛好顯示在首頁動態XDD
hmjvincent wrote:
大大這篇留言真的是...(恕刪)


h大您好,小弟我也是找車找了好一陣子了,預算儘量以不超過兩百萬為上限(現金),一定要的配備就是ACC,至少半套,全套更好。
試過幾輛車,其中車價最高的是NX300,199萬那款,剛上駕駛座時覺得,就是這台了,可是換到後座時,隔音和跳動的問題就出來了,這點讓我和我太太很猶豫,而且ACC也是和我另一輛PRIUS 4一樣是半套的,好處是未來家中兩台車的系統完全一樣,但想想,既然有全套ACC的車可以選,那何必一定要選半套的?品牌光環我不需要,2016年2月我才賣了520i(F10),連三年保固都還沒過唷!開2B1A1L,然後呢?
我試EC是在媒體集體去墾丁試駕的前一天(十幾輛媒體試駕車都停在高雄民族所),等於連網路車評都還沒有,試完我就下定了,就白色頂規。
我有輛AWD的休旅車到現在開了超過六年(2011年4月迄今),19萬公里,說真的AWD無感,LOCK鍵也從沒用過。我也不是非四傳不買,這輛EC是我買的第七輛車,其它五輛也沒四傳,這五輛車幸好也沒發生失控或打滑等事情,但我不會說四傳無用OR四傳在台灣絕大多數路況無用,因為我要買的車如前面所述,要有ACC,很不巧EC只有頂規有ACC,而頂規就有S-AWC。
今天如果EC頂規有全套ACC,然後再分成有S-AWC和無S-AWC,我想我還是會選有S-AWC的,雖然油秏較差,車價"可能"較貴,我也應該不會去沙灘雪地或爛泥地打滾,但至少我覺得安心,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下超大雨的時候。

老酒祥 wrote:
h大您好,小弟我也...(恕刪)


ACC也是我這次換車的第一考慮要素,
真的是試用過就回不去了XD!

回想十月時NX改款配上了LSS+,
我滿心期待的預約了試駕,
結果心裡感受和大大幾乎一模一樣:
車子怎麼會跳成這樣,而且隔音也說不上是高級車啊!

業代給我的說法是:
這是所謂的 運動化懸吊 就是這樣的,
(意思是我井底之蛙不懂啦)
隔音的話 休旅車 本來就很吵,
NX已經是非常安靜了!
(騙人家沒有開過其他廠牌的休旅車嗎?)
所以就謝謝不聯絡囉!
看了更確定的確是好車
今年三菱有把真的好東西放進去
hmjvincent wrote:
大大這篇留言真的是詳實又中肯,
非常貼切而且符合實情,
加上又是4WD的前輩,
不得不給您一個讚!!

不敢說前輩,只是剛好家中的車子有這樣的配備,不過在這裡在稍微補充一下我的經驗
我之前有說到在平常的時候很容易遇到CR-V切換成4WD模式,有一個地方我倒是常常遇到
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地方,那就是中山高速公路的林口段,無論是南北向都會遇到
中山高的林口段,南下的地方往林口這部分的上坡道其實坡度還蠻陡的,如果遇到下雨天路面濕滑
當你用時速100公里往林口爬的時候,因為坡度陡又帶彎道,常常爬到一半,CR-V就啟動4WD模式了
這時候你就會感覺到車子是被推著跑的,不像前驅車是拉著跑的,這就是4WD模式在日常生活中會用到的地方

至於CcCManCcC說現在2WD+ESP已經很夠用了,這句話是沒錯,但是不能因為這樣就認為4WD在日常生活中沒意義
我再舉個例子,前天我開車送貨去天母山上國華高爾夫球場附近,當時我的車子載很重再加上那條山路坡度也很陡
我一路都是2檔20公里的速度靠邊慢慢爬,很多車子比我快,我都讓它們超車過去
當時在一個比較陡的坡道中,我讓一台WISH超車,對方加速從我旁邊過去
這時候我卻聽到他的前輪一邊加速一邊打滑,而且也聽到應該是ESP有動作,所以打滑的聲音是斷斷續續的
此時我就想,如果當時這台WISH是4WD,是不是就不會打滑了呢?

其實ESP是利用預夾煞車來降地打滑輪的動力輸出,以便恢復抓地力
所以算是抑制你的車輪動力,如果你再繼續加速,還是會再打滑
但是4WD是獨立調整前後輪的動力來調整抓地力,而S-AWC更是可以調整左右輪的動力
等於說是4個輪子可以獨立調整所需的動力來達到預防打滑的目的

如果說ESP的預夾煞車是被動式預防打滑,4WD的調整車輪動力就是主動式的預防
而且EC一樣有ESP,可以再加強4WD模式下還無法避免的打滑狀態,等於是雙重保護
這就跟現在很多車子都有的安全氣囊與主動煞停是一樣的道理
都是基於保護車內乘客避免受到傷害(主動煞停),與降低乘客所受到的傷害(安全氣囊)
絕對沒有所謂柏油路上4WD就沒用的道理
老酒祥 wrote:
告Cc大,您的“四傳在台灣絕大多數路況無用論“在這篇已經講過很多次了,我想大家已經都了解了。
可否麻煩您去其它車版繼續宣導,如SUBARU 、BMW的Xdrive、M-Benz的4matic、AUDI的Quattro,尤其是SUBARU 和AUDI,對四傳真的是執迷不悟,而且信徒比這輛目前在台灣尚無消費者使用心得出來的EC多太多了(EC理論上2018/1/15以後才有車可領),感恩。

感謝老酒祥,你把我想說的話都說出來了,這樣我也就不要重複了
至於你說去試隔音這部分,我還沒有安排試駕,所以還沒有機會測試到
但是這次去車展剛好遇到一個情況,當時我跟我朋友正坐在EC的後座
結果遇到三菱展場開始表演,表演的舞者要出場,因為會經過我們乘坐的車子旁邊
所以工作人員就把我們關在車子裡面,大家也知道展場表演的時候音響是非常大聲的
站在外頭的時候,就算要跟身邊的人說話,也都要很大聲才勉強聽的清楚

但是當時被關在車子裡面的我們,聽到外頭音響的聲音
只比平常我們開車時聽音樂或是廣播的聲音在稍大一點而已
而且我們就坐在車子裡面近距離的看著車外的表演
當時我們就用一般音量交談就可以很清楚的聽到對方說的內容
然後展場音響系統的重低音的音壓,在車內也沒有很明顯的感覺
這點讓我們都非常驚訝,如果以我坐過的車子來說,這樣的隔音效果跟5年前的賓士S550很接近了
我不敢說可以媲美S550,但是我所坐過的車子中最接近的大概就是這台了

另一個小插曲是,我在坐在駕駛座,因為想要玩HUD所以就將車子的電門打開
在操作完後想說要關閉電門,結果一不小心竟然將車子給發動了
雖然當下馬上將它熄火,但是發動時不但很快就啟動,而且幾乎聽不太到引擎的聲音
不過展場很吵,這部分只能當作參考,之後等去試駕的時候才能真的知道隔音的效果如何

最後想請問一下老酒祥何謂半套的ACC?跟EC所搭載的ACC有何不同?因為我都沒用過所以比較好奇這部分

hmjvincent wrote:
ACC也是我這次換...(恕刪)


全套ACC就是ACC控制0到180公里都可以控制定速,
半套就是ACC定速就只有控制一半,
CRV五代他就是半套ACC。
CcCManCcC wrote:
放心啦..塞車時小機車能鑽,重機自然也能鑽,而且此法規是汽車也能鑽(問題汽車鑽不過)
沒說無用,我也是砲toyota...我記得網路有看到4WD和2WD+ESP,雪地麋鹿測試差異極小。
當然4WD是好些,但都安然渡過。(雪地麋鹿都能閃了,我想台灣很少有這機會那麼嚴苛)
潛水手錶300M真的買來有人能潛到300M嗎
(恕刪)


不好意思想請教一下
1. 你說汽車也能鑽? 是指可以開到機車優先道鑽到前面嗎?
2. 雪地麋鹿測試差異極小,地面是雪地? 有加雪鏈? 或是輪胎比較特殊?
3. 這不是淺到300M 的問題,硬要來比喻,應該是能淺水與不能潛水的問題...XD

謝謝。
yjones wrote:
不敢說前輩,只是剛...(恕刪)


Y大您好,所謂的全套ACC簡單的來說就是跟車可以跟到"停"(即時速零)
半套ACC也簡單的說就是無法跟車跟到停,不管是像現今TOYOTA和LEXUS車系,跟車只能跟到最低時速4X公里,比4X公里更低ACC會自動解除並發出警告聲通知駕駛人要自己接手。或是其他品牌的車輛,如跟車到時速5公里或10公里等等。都是半套ACC。
而EC的全套ACC比OUTLANDER的更進步,因為EC有AUTO HOLD,多了這個功能不只能跟車跟到停,還不用駕駛人接手踩剎車(OUTLANDER跟到停以後車輛會發出警告聲,通知駕駛人再來要自己踩剎車囉),可以一直等前車走了只要再輕踩油門或是按一下方向盤上的+鍵,ACC又可以自動恢復,毋需重新設定。
再補充一下,小弟覺得在高速公路最好用的駕駛輔助配備是ACC,而在市區行駛的話,最好用的是AUTO HOLD,然而這個AUTO HOLD如果太敏感的話,有時候車還沒打算讓它全停只有些些蠕行時,它也會作動,我開大五時(F10)就會這樣;而EC在試車時我是沒遇到這個問題,但基本上這個AUTO HOLD可以讓停等紅燈時腳不用一直踩剎車,非常好用。
kiki5768 wrote:
全套ACC就是ACC...(恕刪)

大家俗稱的半套..不是這樣定義啦..
Crv5是爛在組裝/鋼材.. 但所用的進口料件..還是滿可靠的....

T牌的半套:40以下Acc解除..若自己沒注意到已解除/來不及踩剎車..
→危險性反而比較高...
老酒祥 wrote:
Y大您好,所謂的全套...(恕刪)

AutoHold真的好用..+1

自動熄火..日系聽說較不精緻?
→有試駕的..可以發表一下心得...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