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bition wrote:
去年員工整夜賭博沒睡...(恕刪)
這橫出的這筆不小條

當老闆不只是要承擔員工的薪資壓力(不管工作多還少,每個月都有固定的基本開銷),在外面還要和同行異業捉對廝殺
有的人嘴巴說的簡單,但說的到卻未必做的到。
另外,員工是公司最大的資產,安全絕對是第一,儘管輪胎的花費會增加不少,但依舊堅持要6輪以上的貨車。
再來像更樓上所說的-花肉錢請獅子,請來的卻未必是獅子,也許請到的是猴子。
人力銀行還表示我們給予的薪資高於一般行情,但是請來的人能力卻未必水準之上。(面試部分仍需再精進)
請到了天兵天將,事情沒做好,還添麻煩增加成本(什麼沒做好、做錯、搞壞東西)也只是摸摸鼻子嚥下去。
在台灣這種勞資問題只是惡性循環,現今仍是中小企業的好公司要往上爬不簡單,較不注重員工生命安全/健康及環境保護的企業因為成本低,所以真要爬會爬得比較快。
而消費者往往會選購最偏宜的產品,而不是一個讓利給員工及環境的企業,但也不能全然怪消費者。
舉個例子來說好了:N量販店(虛構)為了以極低的售價吸引消費者購買(也就是需要壓低成本、轉成外部成本)於是給予賣場員工的薪水自然不能高到哪裡去,然而員工拿了低薪又去買N量販店的產品(因為錢不多,必須將有限的金錢做最大的運用),這變成變相壓榨自己,但卻是沒辦法,因為賺到的錢就這麼一丁點。到頭來還是惡性循環。
我相信在這邊的各位都有家庭有生計要顧(不論是老闆還是員工),每天也都有等著你回家的那個人,與其在這邊製造勞資對立,不如一同努力打國家隊,為後代子孫存點國家經濟股,以免落得台勞的下場。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