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LANCER Fortis 鯊魚頭上陣

如果喜歡的鯊魚頭在業績的表現上
結果也屬於小眾市場的話
鯊魚頭也會比同級車貴的
車一貴
配備就兩光了
還有
當年的金城武版galant也是
從鯊魚頭改成豬頭鼻再改回鯊魚頭
業績也是沒辦法拉抬
中華是以市調改車有名的
對於一些批評
就像上面有些大大說的
會罵的
就算出了你也不會買
中華應該已經很深刻體會這句話
mc3827 wrote:
不太了解中華的黃先生為何不太想衝銷量,雖然造成毛利較低一些
但量大自然可拉高獲利與市佔率,結果造成 toyota不停的衝"量"
市佔率高的如此誇張~~一家可以抵三家以上,
以前中華汽車市佔率幾乎都在第一名,現在希望多多加油
再不然可以把 林先生找回來,
加油的努力 把量作大吧!!!
恕刪)


嚴先生聽到你的聲音了, 黃先生下台了
ctaihsu wrote:
三年前EVO 8中華...(恕刪)


EVO 8成本120~130萬?
麻煩您去多進幾台造福車友喔!!

當初SOT算SUBARU直營。
而中華是經過層層剝皮,大家都要賺錢。所以才堆成這個價錢。

最後完售的時候,每台賠本賣,一台不到150萬。結果還是沒人買。

話大家人人會說。
看看GOLF GTI的售價與IMPREZA WRX的售價。

依您的說法,WRX應該大賣才對。
怎麼GTI賣這麼好。
又遇到一個喜歡打嘴炮的傢伙!數據會說話!

三年前 Subaru Imprza WRX Sti 定價145萬,

引用網友所列的進口車所需費用

完稅價格 (DPV) = 離岸價格 (FOB)+運費 (FREIGHT) +保險費 (INSURANCE)。
進口稅 = DPV 進口稅率 (配額內稅率21.8%、配額外稅率30%)
貨物稅 = (DPV+進口稅) 貨物稅稅率 (排氣量2000cc以下者25%、排氣量2001cc以上者30%)
營業稅= (DPV+進口稅+貨物稅) 營業稅率 (5%)
推廣貿易服務費 = DPV 推廣貿易服務費率 (0.04%)

可以換算出美金原廠成本

推廣貿易服務費率太低, 就不要算了

145萬/1.05(營業稅)=138萬

扣掉營業稅實際賣價為138萬, 車商毛利5%,

138萬/1.05(車商毛利),故車商真正成本約132萬.

扣掉貨物稅的成本 132/1.25=106萬

再扣掉進口關稅106萬/1.218=87萬

以當時美金兌台幣匯率約31~32來抓約美金27000~28000的成本!

我在做國際貿易, 所以這成本算一算很合理, 美金市價31000的車,

為何台灣代理商可以拿到約美金2萬7~8的價格, 別忘了3萬1是店面

零售價格, 再加上是代理商進貨, 故製造廠會以經銷價賣給代理商!

中華的EVO8是閹割版, 比Imprza Sti美金價本來就較便宜, 我記得

去年看汽車雜誌提到60輛閹割版EVO8去年底才賣完, 以台幣120~130萬

出清! 以我查到的資料去換算, 中華進閹割版 EVO8的成本在120~130萬是

很合理的, 甚至可能更低!去年底9代EVO MR都出來了, EVO8閹割版

當然沒甚麼人想要! 雖然EVO是我最喜歡的車, 甚至我認為以台灣多

山的環境而言, 市售小轎車的動力, 懸吊, 煞車等基準就要以EVO為

基準, 才能應付台灣的WRC地形! Internet很發達, 台灣售價合不合

理消費者都算得出來, 如果被母廠捏住脖子, 沒有自主技術, 就不要

把台灣消費者當凱子削! 怕動用到自己的資金, 要求買車的人自己開

立美金信用狀給原廠, 或是預付車款, 代理商只要抽固定利率的傭金

就好! 在高雄, 台南也可以看到幾輛九代EVO左駕在跑, 那就是水貨商

引進, 價格也比中華的EVO8定價便宜很多! VW Golf GTI大賣, 是因為

他有一個強而有力的代理, Subaru那時的代理, 相形之下, 就小得可憐.







ctaihsu wrote:
又遇到一個喜歡打嘴炮...(恕刪)


不好意思,小弟打嘴砲喔!
這麼會算成本。
但您完全不瞭解各家車廠的作業。

EVO 8的成本,絕對不是您說的那麼低。
但小弟也不用告訴你到底是多少。

SOT是SUBARU直營,末端賺到就等於原廠賺。
EVO 8,三菱賣給中華要賺,中華給經銷商要賺。
同樣到消費者,就多了兩層。沒賺到,誰要導入車子?

嘴砲人人會打!
最後幾輛EVO 8是賠錢賣的。
小弟不是車廠人員及業務, 只是一個普通的消費者!

我是以一個消費者的立場來看待這件事, 美金

售價差不多, 日幣售價差不多, 當然台幣售價應該也差不多!

但定價差了台幣39萬, 身為一個消費者的立場就很難接受!

我在化學貿易公司上班, 公司有很多客戶所買的原料很大量,

如果跟我公司去買, 客戶會很不划算! 故客戶透過我公司直

接跟原廠買, 原廠再退C2 or C3的傭金給代理商(這在國際

貿易常見). 在下建議, 如果真的因為母廠給的價格很高, 但是

又要引進某種車型來, 可以使用接單引進. 車價就以美金報價

到港報給客戶, 額外的關稅, 貨物稅等, 就直接請客戶支付!

這樣很透明, 潛在客戶也知道台灣車廠的壓力所在!

撇開接單引進的方式, 公司也是進口商, 所進的原料也有競爭商,

當美金報價差不多時, 如果公司內部成本管控不好, 當然售價會比

台灣其餘進口商高! 但是如果原美金就比別的進口商高, 就要去找

上游供應商談價格, 去爭取到合理的成本! 買賣本來就是一種妥協的

交易, 買方想要用最低的價格買到所需物品, 賣方要達到最高利潤.

但是EVO 8與 Imprza WRX Sti在基礎相同下會有39萬差異, 客戶

是很難接受的!




ctaihsu wrote:
小弟不是車廠人員及業...(恕刪)


最好妥協的方式,
不導入了。


三菱覺得不需要為台灣這幾台而妥協。
而中華覺得不需要為了這幾台而賠錢賣。
經銷商不需要為了虧錢讓消費者爽。

就這樣。
一切都是在商言商。

要玩EVO,還是找外匯車吧。
不知鯊魚頭目前有沒有新消息!
最晚明年初要買車,別讓偶等太久阿!
今天來推翻之前說的鯊魚頭消息

據製造廠的朋友說.鯊魚頭還是難產了

試組裝了1台後.不知什麼原因.取消鯊魚頭

三菱還是決定由台灣版.運動版上陣

目前聽到的跟現行車種有改變的地方

1. 尾翼 2.18吋輪胎 3.運動版水箱 4.運動版保桿
alvin.chou wrote:
不好意思,小弟打嘴砲...(恕刪)


原來轉一手要價 19.5 萬..在消費者心理當然更不是滋味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