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 Subaru Imprza WRX Sti 定價145萬,
引用網友所列的進口車所需費用
完稅價格 (DPV) = 離岸價格 (FOB)+運費 (FREIGHT) +保險費 (INSURANCE)。
進口稅 = DPV 進口稅率 (配額內稅率21.8%、配額外稅率30%)
貨物稅 = (DPV+進口稅) 貨物稅稅率 (排氣量2000cc以下者25%、排氣量2001cc以上者30%)
營業稅= (DPV+進口稅+貨物稅) 營業稅率 (5%)
推廣貿易服務費 = DPV 推廣貿易服務費率 (0.04%)
可以換算出美金原廠成本
推廣貿易服務費率太低, 就不要算了
145萬/1.05(營業稅)=138萬
扣掉營業稅實際賣價為138萬, 車商毛利5%,
138萬/1.05(車商毛利),故車商真正成本約132萬.
扣掉貨物稅的成本 132/1.25=106萬
再扣掉進口關稅106萬/1.218=87萬
以當時美金兌台幣匯率約31~32來抓約美金27000~28000的成本!
我在做國際貿易, 所以這成本算一算很合理, 美金市價31000的車,
為何台灣代理商可以拿到約美金2萬7~8的價格, 別忘了3萬1是店面
零售價格, 再加上是代理商進貨, 故製造廠會以經銷價賣給代理商!
中華的EVO8是閹割版, 比Imprza Sti美金價本來就較便宜, 我記得
去年看汽車雜誌提到60輛閹割版EVO8去年底才賣完, 以台幣120~130萬
出清! 以我查到的資料去換算, 中華進閹割版 EVO8的成本在120~130萬是
很合理的, 甚至可能更低!去年底9代EVO MR都出來了, EVO8閹割版
當然沒甚麼人想要! 雖然EVO是我最喜歡的車, 甚至我認為以台灣多
山的環境而言, 市售小轎車的動力, 懸吊, 煞車等基準就要以EVO為
基準, 才能應付台灣的WRC地形! Internet很發達, 台灣售價合不合
理消費者都算得出來, 如果被母廠捏住脖子, 沒有自主技術, 就不要
把台灣消費者當凱子削! 怕動用到自己的資金, 要求買車的人自己開
立美金信用狀給原廠, 或是預付車款, 代理商只要抽固定利率的傭金
就好! 在高雄, 台南也可以看到幾輛九代EVO左駕在跑, 那就是水貨商
引進, 價格也比中華的EVO8定價便宜很多! VW Golf GTI大賣, 是因為
他有一個強而有力的代理, Subaru那時的代理, 相形之下, 就小得可憐.
我是以一個消費者的立場來看待這件事, 美金
售價差不多, 日幣售價差不多, 當然台幣售價應該也差不多!
但定價差了台幣39萬, 身為一個消費者的立場就很難接受!
我在化學貿易公司上班, 公司有很多客戶所買的原料很大量,
如果跟我公司去買, 客戶會很不划算! 故客戶透過我公司直
接跟原廠買, 原廠再退C2 or C3的傭金給代理商(這在國際
貿易常見). 在下建議, 如果真的因為母廠給的價格很高, 但是
又要引進某種車型來, 可以使用接單引進. 車價就以美金報價
到港報給客戶, 額外的關稅, 貨物稅等, 就直接請客戶支付!
這樣很透明, 潛在客戶也知道台灣車廠的壓力所在!
撇開接單引進的方式, 公司也是進口商, 所進的原料也有競爭商,
當美金報價差不多時, 如果公司內部成本管控不好, 當然售價會比
台灣其餘進口商高! 但是如果原美金就比別的進口商高, 就要去找
上游供應商談價格, 去爭取到合理的成本! 買賣本來就是一種妥協的
交易, 買方想要用最低的價格買到所需物品, 賣方要達到最高利潤.
但是EVO 8與 Imprza WRX Sti在基礎相同下會有39萬差異, 客戶
是很難接受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