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甜甜圈 wrote:
我來講個跟車頂生鏽無...(恕刪)
真不知道老闆懂什麼??
不知道現在的雨都是酸雨嗎??
進口車過海水到台灣生銹都說是因為過海水
在港口吹海風的關係了
什麼叫用料不好
任何一台車來都一樣吧
無言……
不知道可以上網去查一下。
進口車在出口國時,會做防海水基本防鏽處理,不會立刻生鏽,
久了,沒在做防鏽,就會生鏽。
剛去上網找的,讓大家知道台灣酸雨有多嚴重,雖然不會立刻危害,
長期下來,會造成車子的生鏽。
台灣地區最早的酸雨研究為中央氣象局於台北氣象站的雨水調查,當時已出現最低為 3.8 的 pH 觀測值。1990 年 4月,環保署始展開全島性、長期性的酸沈降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地區發生酸雨之情形已很普遍,如果以 pH=5.0 作為判斷酸雨的基準,全台地區降雨發生酸雨的機率為 52%,台北地區則為 85%,高雄地區為 74%,分別都顯著地高於整個台灣地區的統計結果(鄭, 1998),而阿里山發生酸雨的機率為 28%,遠小於都會區發生酸雨的機率,此乃與都會區中之汽機車數及工廠數較多有關,因此造成雨水嚴重酸化的情形。
台灣地區雨水pH值分布圖
目前台灣地區的酸雨分布大約是以嘉南平原作為分界,向南或向北逐漸酸化,因而嘉南平原可說是台灣地區雨水尚未酸化的主要地區,另一尚未酸化的區域是台灣南端的墾丁,但僅佔一小部份地區。
行政院環保署依據八十八年一月至十一月台灣地區雨水酸鹼值初步統計顯示,墾丁、太麻里、宜蘭、嘉義、澎湖、台南、阿里山及花蓮等測站其酸鹼值皆大於5.0以上(酸雨定義為5.0),換言之就是沒有酸雨現象,而都會區之台北、中壢、龜山、台中及高雄站雨水雖有酸化,然已逐年改善中,即台北站酸鹼值自八十年的4.27,已逐年上升至八十八年的4.54,改善率達50%,高雄站亦由八十年的4.49,逐步上升至八十八年的4.73,改善率為42%,中壢站則自八十年的4.28上升至八十八年的4.52,改善率達43%,龜山站八十八年為4.51,較八十年之4.35,改善率為31%,台中站八十八年為4.67,雖較八十年不佳,惟較八十七年的4.31確有改善。
都會地區︰ 1.台北站pH值自八十年的4.27,逐年上升至八十八年的4.54,改善率達50%。 2.高雄站八十年為4.49,逐步上升至八十八年的4.73,改善率為42%。 3.台中站八十八年為4.67,雖較八十年不佳,惟較八十七年的4.31確有改善。
郊區測站︰ 墾丁、太麻里、宜蘭、嘉義、澎湖、台南、阿里山及花蓮等測站其pH值皆大於5.0以上(酸雨定義為5.0)。
酸雨主要發生於每年冬季東北季風,受境外長程傳輸的影響,約佔25%至30%。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