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請教一下~~關於EVO X

benyle01 wrote:
好認真的各位啊!請問...(恕刪)

美規九代GSR,350Z,一直到現在的十代MR.

賽道....很多高手大大都會看這網站,還真不敢在他們面前說自己上過賽道.

不過以自身的經驗來說,九代GSR會是我開過的車子中,單圈時間最好看的車.
檸檬派 wrote:
賽道....很多高手大大都會看這網站,還真不敢在他們面前說自己上過賽道.


我個人經歷過比賽道刺激的東西。

在零下 30 度 (引擎室溫度零下 - 18 度) 的大風雪夜晚中從一個靠近阿拉斯加南方的城市一路開我的 400HP 日蝕回溫哥華 (沒有用雪胎﹐當時是學生買不起 4條 17寸的雪胎)。

950公里的路段 90% 是山路﹐ 沒有路燈﹐沒有 7-Eleven, 連加油站都沒有幾個.....路上只有加拿大灰色熊以及跟一匹馬差不多大的麋鹿偶爾到處亂竄......總共開了 16 個小時。

每 15 分鐘必須下車敲碎大燈上面厚厚的結冰否則大燈會失效﹐ 每半小時必須把中央冷卻氣上面的積雪挖出來避免引擎水箱撞不到風過熱。 每一個小時必須把輪框的積雪清理否則輪胎平衡完全跑掉車子斗個不停。

好幾次車子這臺衝進雪丘內整個埋進去 (都是白色的﹐晚上看不太出來)﹐然後在倒車“出洞”繼續開.........

回到了溫哥華後車子修理了好幾天 (傳動軸 Carrier Bearing 被惡劣路面震壞)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Pachilla wrote:
感謝您的資料﹐看來規...(恕刪)

不知有無佐證資料
一具6000轉達到馬力峰值的引擎,6500就斷油...沒資料我還是一樣懷疑中
而6500轉到馬力峰值的4B11...在你說來斷油就又8000轉起跳???

另外我們說的是4B11不是1990日蝕GSX AWD的4G63
有種牛頭不對馬嘴的感覺...一樣的...如此有資料證明原廠設定允許4B11能到8000~8500轉那最好...

無法證明...不免讓人疑惑事實是否被扭曲了!?(個人不覺得一個非短衝程設計的引擎原廠會給超過8000轉的設定)

我只是要說在中、低速這具2.5L引擎的輸出力道,沒佔人便宜就要偷笑了,居然反而還變吃虧...愈講愈覺得離譜

至於350Z
Nissan 350Z(02年式283ps) 8:26 車重1532kg SportAuto測試
而所有版本的350Z其馬力峰值皆在6000rpm up...要說5000轉後就虛掉...恐怕言過其實(不過每人感受不同)

如果有人說STi的齒比更密,馬力比人大、重量又比人輕...根本不能算是EVO同級的對手,不知你認同否?
我不認同...正如我也不認同你所言歐、美的STi不應拿來跟EVO相較一樣!

日規STI能贏一秒比你想象的多?
如果只看結果或許吧!?...但如果考量到其中的差異這樣的差距(1秒)...我反倒覺得打個問號
308PS___VS___280PS
1480KG__VS___1600KG
(4.8kg/ps_VS___5.7kg/ps)

不然換個角度說
308x5.7-1480=275.6
也就是日規STi得要加上"275KG"後,才能抵消動力上的優勢...純粹為底盤與底盤的較量!
你真的認為STi在坐上四個成年人全車滿載的時候...下場跟EVO跑還能必勝嗎?再思考看看吧...
所以歐、美的測試結果我不意外,就只是動力拉近結果的呈現


PS.
好啦點到這這好了...我這個人EQ也不是很好
BM11月號有GRB WRX STi spec C的對決
對手有 Z NISMO、EVO X、IS F、NSX-R...EVO X應該是300ps版本的!?
有興趣再注意一下,我也還沒看過
inconceivability wrote:

不知有無佐證資料
一具6000轉達到馬力峰值的引擎,6500就斷油...沒資料我還是一樣懷疑中
而6500轉到馬力峰值的4B11...在你說來斷油就又8000轉起跳???

另外我們說的是4B11不是1990日蝕GSX AWD的4G63
有種牛頭不對馬嘴的感覺...一樣的...如此有資料證明原廠設定允許4B11能到8000~8500轉那最好...


4G63﹕ 85mm (缸徑) x88mm (衝程)
4B11﹕ 86mm (缸徑) x86mm (衝程)

理論上4B11 是 Square Design 應該比 25 年前推出的 4G63 更適合高轉速運轉。

inconceivability wrote:

至於350Z
Nissan 350Z(02年式283ps) 8:26 車重1532kg SportAuto測試
而所有版本的350Z其馬力峰值皆在6000rpm up...要說5000轉後就虛掉...恐怕言過其實(不過每人感受不同)


加速感受是扭力的表現﹐而馬力值是扭力xrpm的函數。 VQ35DE 的最大扭力是 4,800rpm 出現﹐因此感覺上差不多 5,000rpm 以後 VQ35DE 的扭力取線開始緩緩下滑。

馬力曲線因為隨在 RPM 昇高而繼續成長 (已經開始趨緩) 但是扭力已經在減弱中所以加速感受也開始減弱。

inconceivability wrote:
如果有人說STi的齒比更密,馬力比人大、重量又比人輕...根本不能算是EVO同級的對手,不知你認同否?
我不認同...正如我也不認同你所言歐、美的STi不應拿來跟EVO相較一樣!

日規STI能贏一秒比你想象的多?
如果只看結果或許吧!?...但如果考量到其中的差異這樣的差距(1秒)...我反倒覺得打個問號
308PS___VS___280PS
1480KG__VS___1600KG
(4.8kg/ps_VS___5.7kg/ps)


資料是您提供的我也沒有看過﹐但是筑波是屬於中小型賽道所以個人認為一秒算是很多了。

R35 GTR車重跟一臺休旅車差不多但是引擎/變速箱/懸吊系統的調校下在 “正規” 高速賽道上的圈速度還是可以跟跟車重輕的多的 Z06﹐ 911 Turbo 相比 (甚至更快)......

相同的情況下車重比較重的 EVO 在歐美高速賽道能跑那麼快也只能說三菱的 EVO 底盤調校厲害﹐從7代開始就領先 Subaru 到現在。

inconceivability wrote:
PS.
好啦點到這這好了...我這個人EQ也不是很好害羞
BM11月號有GRB WRX STi spec C的對決
對手有 Z NISMO、EVO X、IS F、NSX-R...EVO X應該是300ps版本的!?
有興趣再注意一下,我也還沒看過


我也很期待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兩位都是高手
兩台都是好車
讓我增加許多知識
但就是有競爭才會成長
想想看
哪一天EVO沒了STI當對手
或者STI沒了EVO當對手
車界一定會暗淡許多

個人網站 http://www.starry-night.tw
STI 的轉向不足還是明顯﹐尤其是後段前輪胎開始過熱後變成路障了。

EVO 的底盤平衡非常好﹐服部尚貴邊開邊讚美 EVO 的底盤 Great Balance!!

PS: 美國的 EVO 玩家都建議拿 5MT 的 EVO IX or EVO X 來大改。

據說 5MT 比 6MT & SST 更能夠承受大改後的馬力。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Pachilla wrote:
之前中華汽車評估過後...(恕刪)

到底為啥EVO就是比STI貴那麼多阿....
公堂之上不得提老木!!!
請問這個版 不是在問EVO X 引進要多少? 驗車會不會過? 結果卻變成EVO VS STI 高手大戰

小弟也好想知道喔~現在中華三菱到底引不引進都沒說清楚 小弟都快放棄EVO選STI了

小弟是EVO派的 程開過日規EVO 9GSR 6MT跟美規EVO X GSR 5MT (都是在國外)

日規EVO 9GSR 6MT 加速跟過彎真的很棒 6檔超車游刃有餘 反倒是美規EVO X GSR 5MT

用5檔超車好像沒日規那樣有衝力 不過EVO X 高速過彎跟150以後的穩定度有比 EVO 9好一點

不過有一個地方小弟不懂 美規STI為何6700轉就斷油? 日規卻能到7000多轉才斷油?

日規EVO X跟美規EVO X 又差異在哪? 能請高手幫我解答~~



po_win729 wrote:
不過有一個地方小弟不懂 美規STI為何6700轉就斷油? 日規卻能到7000多轉才斷油?


引擎不同﹐美規是 2.5L 的 EJ257﹐日規是 2.0L EJ207

排氣量比較小﹐活塞衝程比較短﹐活塞重量比較輕的 EJ207 可以容忍更高的轉速。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