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 wrote:
Ahoton...(恕刪)
Zinger屬於商貨/客取向。
其它乘用車SUV屬於純客取向,類似CR-V、Kuga是國產爲了轉-10%貨物稅放車廠口袋裡,硬是辦驗爲客/貨兩用。
如果以車台來說,Zinger載貨會完勝這些假客貨休旅車。
以純載客來說,Zinger載重貨商用底盤也舊吃虧點。
如果有商用需求兼自用,Zinger就真的好用。
所以,還是得視自身需求來看,這沒標準答案的。
這就跟本體更偏向純貨的小麵包廂車J-Space、TownAce VAN熱賣,超過以往百利、凌利廂車的月銷售量翻倍成長。
車主已經不在乎開起來爽不爽,便宜大碗又好用,商用照樣可以挪為自用,車宿改爽爽了。
這市場會畸形成這樣,是台灣車價真的太高貴了。
省下來買比較沒享受開上路的行路感50-60萬麵包車都無所謂嚕。
那一些自抬身價,賣一台要撈三台的車,自然單月就那稀少量,作到自然下市,這也是自然競爭下演變。
貴,不要買就好,其它也是多說。
不買與不賣的最大!🤣
Cjio393 wrote:
蠻想知道勝之...(恕刪)
中華的得利卡,每個月穩穩的貢獻約800台。
Zinger約莫400-600台之間。
J-Space上市前Zinger單月甚至有達700-800多台。
JS上市後,有吸食掉些約莫-200到300台。
月販售量相對其它品牌,算是惦惦吃三碗公型的長青車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