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r 在8、9年前改款時,台灣三菱犯了一個後來證明是錯誤的第一步,自行決定(當年號稱做過事場調查)改變自己認為台灣 Lancer 車迷會比較能接受的外觀;當年其實就已經在主打氣囊數最高七氣囊,居當年國產車之冠,但是很詭異的是銷售始終沒起色。同時當年市場原本盛傳會同步引進的同一代Lancer EVO 車款,卻因為當年台灣代理商評估引進售價太高無法被台灣車迷買單,就這樣臨時喊卡,進口這款Lancer 性能代表作(當時也不知道這會是最後一代)。
接下來碰上全球金融海嘯,間接進一步影響Lancer 銷售量。
下一步終於將Lancer 外觀造型比照日本原廠在台灣推出 (可能因應同時進口日本原裝掀背車款),但是不巧碰上Mazda 全面進口化,加上Mazda 3 始終銷售不俗,以及同級車款 Ford Focus 不斷主打性能牌,逐漸讓以性能取向的消費者轉向 Mazda 或是 Ford,至此三菱 Lancer 的銷售就越來越無法請色。另外,SUV車款開始進入台灣人的選單上,以及加上日本原廠策略不再改款,逐漸讓這台四門房車面臨更多嚴峻的市場挑戰,以及產品老舊化的不爭事實 (類似當年 Saab 9-3車系一樣,GM 不再關愛,因此沒錢改款。唯一不一樣的地方是,Saab 9-3一直擁有固定客群,賣得也還ok)
最後今年這次所謂的大改款,即使換上一堆21世紀的絢麗配備,主打日本母廠仍舊關注,以及歐洲知名工作室主導外觀設計,但是還是無法提起三菱性能車迷的眼睛,道理其實很簡單,公司(日本母廠或是台灣代理商) 需要將產品定位好 (例如: 到底是家庭房車,還是性能&家庭兼具的汽車。)。另外,8、9年前就主打7顆氣囊,如今大改款退步成只有6顆氣囊,難不成考驗鄉費者記憶,還是以為10年後的年輕消費者好騙嗎?
三菱的性能,指的是 Turbo引擎,雙離合器變速箱、四輪傳動等都悄悄消失,其實很可惜。連目前最陽春的最基本的方向盤四向可調機構設計,這部號稱"大改款"的車仍然沒有補上(更別說與自動雨刷),實在有一點誇張(其他安全性配備諸如ACC、RTC等配備,號稱大改款的車至少也要配個幾項,才足以稱作與時俱進的大改款,才能成功說服消費者掏錢,這是值得購買並且擁有下一個五~十年的好車)。
不過,憑良心來說,這部 Lancer 車體結構仍然表現不俗,美國 IIHS 2014年做的 撞擊測試表現相以當年相對其他同級車來講,說真的還不錯。真的賣不好,實在是非常可惜。(另外,美國IIHS側撞測試: Good)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