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空之鷹 wrote:
2017 NEW kuga...(恕刪)
這個車版原本就是小凹車主相互"取暖"用的,在這裡說些別廠牌的閒話,算不上是侵門踏戶吧。
在台灣車壇,小凹其實是沒有對手的,很奇怪的,許多車評在評論城市SUV車時,往往直接跳過小凹,彷彿這是一部不存在的隱形車一樣。直到最近,因為許多"田"牌都以ACC功能和自動煞停為號召了,消費者才突然想起來小凹早就有這項功能了,只是當初只被譏笑是電子花車,認為還不如提供DVD實惠。
其實,在台灣賣車取名很重要,無論是Toyota,或是Mazda,要不就是Honda,反正就是要有"da"才會大賣,Mitsubishi就是太長了,其實改成"Bi.ta",應該就可以有所起色了。當然,建議福特也要改名成Forda,才能符合台灣人的消費喜好。
逐風太陽 wrote:
其實,在台灣賣車取名很重要,無論是Toyota,或是Mazda,要不就是Honda,反正就是要有"da"才會大賣,Mitsubishi就是太長了,其實改成"Bi.ta",應該就可以有所起色了。當然,建議福特也要改名成Forda,才能符合台灣人的消費喜好。
哈!! 之前沒有想過這問題 大大一語點破!!


kenben wrote:
請問,outland...(恕刪)
開過kuga 4g 3年, 入手旗艦小凹3個月,或可參考
動力:我承認kuga至今讓我思思念念,尤其走中橫時……。一般道路及高速的平穩性,過彎,兩者相當。我都試過80-90下高速交流道,兩車都可提供足夠信心。
自動雨刷:好物,可惜小凹沒配,高速公路下雨時仍努力適應
全景窗:kuga大勝,為何小凹被拔……,遊山玩水時,全景窗真的很放鬆,大陸版小凹好像是全景……
ACC : 小凹讓我依賴甚深,自從入手小凹後,長途疲憊感大降,只要上高速,可以偷偷欣賞沿途風景,可以與家人放鬆聊天,這是我跳槽重要的原因,除非你完全不開快速或高速,否則一車ACC,只能終身ACC了。
FCM: 如在他廠被捧上天,三菱較小眾,好康自己知道就好。
空間: 小凹較大(是廢話無誤)。但kuga駕駛艙較包圍,個人覺得仍不錯,但後座小凹寬敞多了,且有暗黑第三排,對於家裡成員較多的車主,這是他廠較無法競爭的地方。
門鎖解鎖: kuga設計邏輯較好,遙控操作時,小凹必須解鎖後才能開後尾門,同樣的,需要後尾門關上後,整車才能上鎖。Kuga,後尾門可單獨起閉,不需要再單獨上解四門鎖。
剩餘里程程式: 小凹大輸。kuga可精準到數到0公里(沒出包過),也就是你知道還有幾公里會沒油。第一次開小凹快到沒油時嚇一跳,由70不久就10公里10公里跳,過40後沒多久,瞬間油表高度清空到底,現在只能乖乖調加油圖示就去加油。
電尾門:kuga較佳,可設定電尾門高度,小凹不行。
稅金: kuga較便宜,因為是入門款1.5。
外型: 兩台都好看
內裝: kuga 較塑膠,小凹較精緻,但同時較老款。
後座出風口: 現在買的小凹已增列標配,與kuga平手
四驅4WD:很老實說,4wd我算是多買的功能,因為7氣囊同時配4wd,但用到一次就回本了。 上次從溪頭一時興起要德興瀑布,結果鬼遮眼誤打誤撞導去小半天,進入產業道路死路,經過多段碎石及枯枝路段,總之脫險了最後。有了4wd後,對於其他秘境就開啟了到達的可能。
煞車: 小凹較好,踩到哪煞到那。kuga煞車線性較差
盲點: 小凹較佳,會有警示音。後來kuga有增列盲點,但只有燈號,警示音在高速安全性實用性高很多。
小凹如能配置全景天窗及感應雨刷就更完美了,當然動力希望未來也導入turbo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