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erdondon wrote:從3分11秒那邊開...(恕刪) 就我聽起來,廖大關於老司機那段不是在硬凹,他是想凸顯氣囊的重要性。他的意思應該是說,FCM和ACC這些主動安全如果自己開車時小心注意,至少可以避免而不需要使用,但萬一是別人來撞你,這是你再怎麼小心都無法預防,所以氣囊很重要,應該要多幾顆才對。
SlowLife wrote:不好意思,請容許我...(恕刪) 我補充一點,以ACC走山路,下坡路段跟車最愉快,由別人來踩煞車,但危險通常在轉彎,因為前車一但轉彎不見,車子就會加速到自己的設定值,這和入彎減速的駕駛習慣是相反的,反而會變成過彎加速。山路彎道的速限設定也很不容易,因為若為了過彎不必急遽加速,速限就要設低一點,譬如說40,但過了彎,人家加速了,你就會趕不上別人的車,即使踩了油門,再重設,到了下一個過彎又會覺得速限太高。所以,多彎道的山路使用ACC並不合適,我自己在陽明山使用過,有些下坡路段用起來倒是挺好的,只是路況甚多,別讓調整分了心。
鳳梨排骨 wrote:就我聽起來,廖大關於老司機那段不是在硬凹,他是想凸顯氣囊的重要性。他的意思應該是說,FCM和ACC這些主動安全如果自己開車時小心注意,至少可以避免而不需要使用,但萬一是別人來撞你,這是你再怎麼小心都無法預防,所以氣囊很重要,應該要多幾顆才對。...(恕刪) 乍聽之下好像是對 但更深思考 如果大家都有fcm 那不就大家更安全 氣囊爆開機率就降低了聽說在某些國家有裝 fcm acc 的車 可以減少保費
任何安全配備都只是輔助工具(至少目前為止的科技,尤其是平價車),在駕駛者正確、安全的駕駛前提下,可以增加安全性。但如果駕駛者過度依賴這些配備或者誤用/亂用,反而增加了危險性。例如,輔助氣囊,如果沒有配合安全帶,反而是危險的。又例如,ESP動態防滑系統是減少失控產生,但不代表可以毫無忌憚的亂開、超速。引言這位網友的內容,觀念就是有其盲點。FCM大多有強調"輔助"性質:(1)要與前車完全剎停是有一定的相對速度,當超過相對速度並不能保證避免撞擊,只能減少撞擊。(2)FCM作用的限制也有很多,可以參考各大車廠的說明。舉個例子,如果是突發狀況,例如十字路口遇到闖紅燈的,FCM根本無法完整偵測到來車,當偵測到時可能已撞擊。這時候,鋼性車體及氣囊的保護就很重要了!最後,IIHS、Euro NCAP等的評等,只有FCM而沒有完整的氣囊(會影響假人受傷評分)/只有完整的氣囊而沒有FCM,都是無法取得最高分的TSP、TSP+(相關的保費也跟著沒有减免)。PS.不知國內的outlander是否與國外的同一套?國外outlander所配備的FCM獲得蠻高評價。shih2288 wrote:乍聽之下好像是對 但更深思考 如果大家都有fcm 那不就大家更安全 氣囊爆開機率就降低了聽說在某些國家有裝 fcm acc 的車 可以減少保費
thomas528tw wrote:任何安全配備都只是...(恕刪) 所以, 你能摸著良心回答你有用過ACC/FCM嗎? 有想過為什麼車子的安全評鑑為什麼會把ACC/FCM列入是安全配備之一, 而車側盲點, 全景, 倒車雷達卻不算安全配備?所有安全配備當然都是輔助用, 你硬要將車子開下山, 或撞牆, 它也阻止不了你, 但有多一層保護, 不好嗎? 拿ACC/FCM來和倒車雷達來比較? 將駕駛人的疏忽歸咎於於安全配備的濫用? 老駕駛比安全配備重要?唉...我幹嘛認真咧? 你的想法關我甚麼事?還有, 不要再PM我了, 我不認識你, 我也沒企圖改變你的想法.
woodee858 wrote:為甚麼不選小凹?2個重點,1是品牌形象,2是外型,一般人(沒在研究車的普羅大眾)就看這2點,這2點小凹都輸雙田。 我只認同第一點品牌形象是確定的但外型就見仁見智我就覺得CRV的凸頭後箱很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