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sonYang wrote:
既然有人認為小弟...(恕刪)
我覺得說業代比奸商還奸,這個雖然我也做過業代,但我非常的認同
尤其是存活超久的先進,而我相信大家會來這討論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榨乾業代的獎金,
才肯罷休,而都是為了自己的荷包省錢,只是合理的利潤還是要給人賺一點
我也可以說每個人一定不是買最貴或買最便宜的那個人,包含業代自己買車也不會是最便宜的。
其實只要經過這裡討論過的價格,我相信買車的人應該也不會覺得太貴或太便宜,應該都是接受的範圍
我離開業代一段時間了,現今的制度或許有變動,但應該差距不遠
原則上業代除了車子的獎金、保險的傭金、配件的利潤、營業所的累積台數獎金,基本底薪是主要的賺錢工具
其他的就看各營業所的政策有所不同再執行。
1、基本底薪可以說比外勞還可憐根本不足勞基法可言,算一算大約是每個月的基本開銷打死
2、再來就是累積台數獎金:這個就是看個人本事囉(品牌不同跳獎金方式不同),以小弟以前賣的車品牌
基本上一個月4、5台以內給的獎金都養不活自己(為什麼呢~因為有可能當月4、5台累積獎金根本不到1萬)
,大多5台以上才開始有感覺
3、保險傭金:現在大家都精打細算,許多車主自己投保,部份交由業代投保,說實在的這個部份所賺也是
幾千元而已,大部份利潤都被公司給賺走了,小弟以前幫客戶寫保單一份強制險公司才給35元而已。
4、配件利潤:原則上當然是裝的愈多賺的愈多囉!這個部份就看業代的良心啦!
而小弟會發表這麼多也是曾經受客戶打擊過,這位客戶從看車到訂車,到退訂總共2天之內搞定
而這兩天內為了價格問題來找了我7次,都是因為回去後又打了一堆電話問親朋好友意見
然後再來議價,包含訂金都收了,還是不罷休議價問題,到退訂前的倒數2次議價
小弟願意不做這筆交易也不要被人家說的我一台車賺你好幾萬,這時我把我整份公司給的成本表
獎金表、配件表、保險傭金全都給他看,叫他自己算一遍,試算結果整台車我最後只賺他150元
才肯再重簽一次合約,不過最後還是沒做成這筆訂單,因為回去左鄰右舍說怎麼可能業務會賺你這麼少
就回來退訂了,這部車可以搞到全營業所聽見廣播我的名字就知道是誰來了,你看我有多紅。
而最後過了一段時間小弟還是有持續和客戶聯絡,才知道最後完全沒買車
他告訴我,他不知道買車價格壓力這麼大,他完全無法睡好覺,我相信他也是因為賺辛苦錢才如此。
小弟說這麼多並不是要說業代有多麼辛苦或者是客戶要給業代多賺一點,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荷包
和生活在奮鬥,大家各退一步合理的價格和利潤才是雙嬴的碁石
最後也恭賀開版的版主要交新車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