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羽斷翼 wrote:
安全帽戴好 ...(恕刪)
電車現在全球都崩市,一堆車廠都轉油電或混動系統了。
這塊純電,全球車市看起來是偏向保守消極對應。
大概僅剩大陸車廠全面在發展這塊。
特斯拉處境堪虞,前景不樂觀!
謀方面來說,中華搞電車,主要還是因應品牌沖碳排廢,實際銷售量能相當低是既有認知。
有時是車廠也不得不的練兵作品。😅
300內里程電商車,主要都是規劃對應商務公司自周邊能跨單區往返各100公里路程的短程轉運流通。
包含商務電車採購綁電池銷售與否的配套售價。
車廠起手就沒想靠E300去對應長運嚕!
在電車市場這塊,我始終覺得里程長、短消費端自己會去評估找適合自己的產品。
我反倒覺得售後端養護維運與廢棄電池怎麼回收才是個看不到的洞!
全台灣目前有取得合格證執業資格的電車廢棄電池回收業者量能,據商周之前新聞稿數據,一年約莫可處理1千多台電車廢棄電池。
量能遠不及實際車市每年的新車銷售數對比。
後端環保廢棄物怎麼處理這個坑,水更深!🤣
買電車、電池歸車廠統一處理,可能是比較好管制的解方。
避免大陸廢棄電車隨地棄置,產生的環境與安全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