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插電 Outlander PHEV 油電車 會引進台灣嗎?

奇怪,怎麼會討論到充電站這個地方,這台是PHEV,不是EV耶,方向搞錯了吧~!三菱之前搞EV搞了幾年,就是知道太難搞才轉向PHEV這個方向開闢藍海~!
VC66-C Mi Max3
swallowman wrote:
奇怪,怎麼會討論到充電站這個地方,這台是PHEV,不是EV耶,方向搞錯了吧~!三菱之前搞EV搞了幾年,就是知道太難搞才轉向PHEV這個方向開闢藍海~!


其實討論方向沒錯,因為PHEV真的是很奇特的車種。
PHEV = Hybrid + EV。除了有傳統內燃機車輛特性以外,也兼有電動車與油電車的特性。

你可以把PHEV當成
1.可以充市電/透過充電站充電的油電車
或是
2.可以吃汽油的電動車
兩種觀點都對的混血車種。
而且它是有蠻長的純電動EV可行里程的,比如這台Outlander官方數據,就有長達55km的EV range。

公用充電站對PHEV來說,並不是必需品。
但如果有相當密度的公用充電站,對PHEV會是很大的利多。
你可以想像未來開某PHEV車款,台北->新竹某處休息20分鐘同時充電->台中,這樣一趟下來,油耗有機會跑出70km/L或更佳的成績。
但如果同樣休息20分卻沒有充電,油耗可能往下掉到40km/L甚至更差的差距。

而且長期下來先建設充電站,對日後EV的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
像Tesla不是計畫要在中國大陸上市販售嗎?
但在那之前,他們還是先把Supercharger充電站建起來再說(雖然初步數量很少),也是為了要先打破沒有蛋(沒有充電站)也沒有雞(EV沒有市場)惡性循環的狀況。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其實討論方向沒錯,因...(恕刪)

我知道您的想法,我只知道:
1.太遙遠了,您先看看您周遭有幾台電動機車,電動機車的版面去爬一下就知是否太樂觀~!
2.充電站不論收不收費,基本上我都不看好,別以為沒其他人在用,那是要用更多的時間換取微薄的便宜,您想想排隊加油的情境是如何?這事我個人是不幹的!
3.我只知道這台車目前很適合鄉下,鄉下每家每戶都是透天,在家充電很方便,這也是為啥小弟住的地方有不少人會去換電動機車!都市住大樓,你的電要怎麼充?光這一點就很不方便了~!
4.PHEV小弟個人很看好,但它絕對沒法普及,只適合在用車環境上搭得上這個系統的一部分族群!(個人認為最基本的就是要住透天厝,要外面的停車場預先建置足夠的充電站,這個未來太遙遠了)
VC66-C Mi Max3
swallowman wrote:
我知道您的想法,我只知道:
1.太遙遠了,您先看看您周遭有幾台電動機車,電動機車的版面去爬一下就知是否太樂觀~!
2.充電站不論收不收費,基本上我都不看好,別以為沒其他人在用,那是要用更多的時間換取微薄的便宜,您想想排隊加油的情境是如何?這事我個人是不幹的!
3.我只知道這台車目前很適合鄉下,鄉下每家每戶都是透天,在家充電很方便,這也是為啥小弟住的地方有不少人會去換電動機車!都市住大樓,你的電要怎麼充?光這一點就很不方便了~!
4.PHEV小弟個人很看好,但它絕對沒法普及,只適合在用車環境上搭得上這個系統的一部分族群!(個人認為最基本的就是要住透天厝,要外面的停車場預先建置足夠的充電站,這個未來太遙遠了)


充電站密度對EV純電動車發展,會有很大程度的影響。

但對於PHEV來說,卻是「有是最好。沒有亦無妨,僅油耗變多」的情況。
因為即使電量偏低/沒電,它還是可以以Hybrid mode繼續在路上跑。
這一點就跟純EV有著很大的差別。

大樓部份,其實可以先問一下管委會,能不能由自己的電錶拉線到停車位,或是管委會願意讓您拉線,並配合設立獨立電錶讓自己來繳費。
如果可以,後面找水電來佈線的問題比較小。
如果不行,直接買Hybrid車款就好了,購車時不用再多花一筆費用。

PHEV適用族群,個人看法是
1.每日通行(來回合併計算)里程,約40-120KM區間。
更高的話,選擇Hybrid會比較適合。(就現行PHEV車款來看)
2.家中停車位有可使用的插座/電氣供給線路,讓車子可在深夜進行充電。
這也是PHEV原始概念上的主要充電時間。其他時間不進行充電,是不會影響車子的使用的。
3.上班時,公司能提供充電相關配套措施,但沒有也是沒有關係的。

普及率就看以後的發展。
各車廠都有PHEV車款發表/研發中,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這跟之前Hybrid剛起飛上市的時候,只有Toyota等極少數幾家廠商在單打獨鬥,有著很大的差別。
個人相信,日後PHEV應該會大量出現在各廠牌中高階車款中,尤其它克服了電動車車主「剩餘可行里程」的恐懼/限制的設計,發展潛力是相當看好的。
國外如此,國內也是如此。

比較大的問題,就是車價偏高。
但這就要看日後電池等高價零件進步的程度,或許日後成本降低,價格方面會有很大的降幅。
(最近最明顯的例子就是Prius PHV,美版官方直接砍價數千美金,可見成本有大幅的下降)

另外補充一下,就算以目前快充的技術來看,個人覺得公用充電站/充電樁在台灣,還是適合佈署在大型賣場、連鎖超市跟公有停車場。
畢竟充電時間至少都要幾十分鐘到數小時,並不適合採用現有加油站的模式運作。

swallowman wrote:
奇怪,怎麼會討論到充...(恕刪)


的確
I-MiEV的銷售成績很慘
不過我想主要還是品牌形象不佳使然
Nissan的Leaf全球都賣破10萬台了
但可見I-MiEv的後繼車款還是會朝向全電動發展

Outlander PHEV成績不錯
也導致電池產能不足
連美國都延到2015年才要上市了~~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充電站密度對EV純電...(恕刪)


明月大說到精華啦~
充電站的密度問題...要靠政府?!唉...
這也是Tesla聰明的地方~
先解決充電速度!
如果充電速度和加油一樣快,誰還要買貴三三的汽油??
宣傳秀呈現在世人的眼前,比加油還快!搞得大家都想買一台ev!
除了賣車賺錢外,它再宣布要到大陸開充電站
它不會拿他的錢來蓋,一定是當地募資~ >>> 先賺一條大條的!
隨後再搞行銷:讓大家都來可以開一個充電站! >>> 再賺第二條大條的!(專利是它的!)
試想:開個加油站容易?還是開個充電站容易??
答案不言可喻!!

我還記得 當Tesla充電速度的新聞發表後
看著電視的老爸笑道:那些中東產油國 離乞丐的日子不遠了!
這樣的講法也許誇張,
但我相信 Tesla讓他們這些產油國心底打冷顫....怎麼這麼快!
也讓我們早日脫離苦海...一桶100塊美金...貴死啦!


2014.1.22

到北海道旅遊恰巧遇到


與 現行Outlander 相較
粗曠線條修飾許多
甚至從車側看 還有點ZINGER那種商用車的感覺

輪圈尺碼好像是15吋的


同廠加映 得利卡


deber wrote:
明月大說到精華啦~充...(恕刪)


我要再次補充一下,如果您聽到什麼「Tesla可以在30秒/幾分鐘內充滿電」之類的描述,那其實是錯的。
即使是Tesla的Supercharger超高速充電站,充電速度還是比加油站慢上很多(以都是由0到加滿油/充滿電來看)。
能贏過一般加油速度的,則是其電池交換系統。

而且說真的,Tesla這兩個系統都是專有特規,不是公開標準。
也就是說,你無法開著它牌的EV/PHEV去高速充電/更換電池。
這其實並不利EV/PHEV的整體發展。

在公開標準上,早已規範了mode 1 到mode 4 四種不同的車用充電模式與功率。這是要另外補充的。

喔,還有,Tesla的Supercharger超高速充電站,Tesla說他們的車主是免費充電的。
加上其建設成本很高(一堆太陽能板+儲電設備+3-4槍的充電系統,基礎成本有興趣可以自己去google一下。價格很可怕就是了。)
所以要說這可以讓外人靠投資這個來賺錢,個人覺得可能性不大。

還有一點要補充一下,拜水壓裂解法產出的頁岩氣所賜,產油國的地圖正在變動,中東地區重要性已大幅滑落。
如果沒有重大的意外,幾年後最大產油國,將會變成美國
而原油價格也有很大機會有明顯的下跌。
不過這跟我們終端消費者用油的成本會不會降低,說真的也是兩回事
為什麼?你看賣咖啡的星巴克,這幾年咖啡豆價格狂跌,但它幾乎沒有調降,以營造高的離譜的年收。
賣油的,我想只會更惡劣....
是否引進台灣可能還是要看政府的補貼政策囉! 已這規格來看4驅,沒有後置主馬達,沒有前後傳動軸,那就是四輪四顆馬達囉? 電動車技術目前依然不足以取代傳統車輛, 單單效能就差很多, 以現況十年來算開電動車不會比較便宜, 現在的電池技術飽電一年左右續航力就明顯衰減, 像手機鋰電池約二到三年就須更新, 再說馬達壽命損耗也很快, 加上結構複雜十年維修費也相當可觀. 而將來多出材料和電池馬達報廢, 龐大儲存回收汙染問題政府要如何處置, 還有納稅錢能補貼多久? 這都要計算成本的.
剛剛收到廣告信,去搜了一下,澳洲也上市了,我稍微用網頁算了一下價位,有2各等級,大約是5萬跟5萬5千AUD,若是新車蜜月期過後,我自己不負責任猜測,應該可以殺到NT約125萬~135萬

OUTLANDER PHEV都上市了,這樣看起來油電PAJERO,似乎也會成真。

http://www.mitsubishi-motors.com.au/vehicles/outlander-phev


網站裡的FAQS 有些影片,還不錯。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