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驗分享
進營業所前
1.先做好對於該車輛的認知(ex:基本規格、不同等級之配備、性能),以免業代說『禿頭去拔獅子鬃毛就好』您也信
2.知道自己想看啥~譬如說以個人為例,先到駕駛座調到我要的座椅位置姿勢後,繼續跑去第二排調整、然後看第三排剩下多少、上下車時順不順......諸如此類
3.對於加裝配備的行情價,以及所謂『中華原廠配備』&『營業所原廠配備』的差異,這個在螢幕最容易有這認知差異
進營業所後
1.先由排班業代(反正好運得時鐘、歹運拿龍眼)介紹該車款基本規格等他該介紹的
2.順便多看其他一兩款...反正坐坐看看也無妨、同時分散焦點
3.談價格時直接講白預計買車時間點,讓業代知道你是真的要買的......
4.直接談空車價+保險折讓
5.真的要加裝的配備價格另外談
6.切記: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還有贈品大都沒那個價值,跟特仕車一樣。自己買還比較實用實際。
7.1原廠隔熱紙是愛瑪的,到後來我還是撕掉重貼,老話一句~一分錢一分貨、羊毛出在羊身上
7.2所有染色玻璃也是要貼,別聽信『深色玻璃可以隔熱』這話
7.3天窗更是要貼。以前家族中就有車友行駛中天窗被外物擊破,還有業代會說『貼了會影響開闔、會刮傷隔熱紙』
8.看車時最好兩人(ex:父子、夫妻、兄弟等)以上同行,一個黑臉一個白臉。最好一天之內跑遍可以去的營業所(當初所有設定目標的廠牌、一天之內看了7家營業所,外加另外網路報價2-3家。但網路報價很多不可信
),但是不管去幾家營業所,都只留『將來不是車主』那人的資料。因為業代會把看車客戶資料上線,假設業代A先上線登錄,後來登錄的業代B就不能馬上搶這客戶,不然該業績還是得算業代A的、甚至業代B開的價格不能賣。然後買車的也會搞得很度爛~
caspertt21 wrote:
指定下線日期是什麼意思呀?
下線日期是指該車從生產線上組裝完成的日期
---
則規區論討守遵意同並過讀閱已我, 則規區論討視檢裡這按, 能功言引解瞭裡這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