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公開資料中華車毛利大概都落在15%左右
其中占比MG毛利最低,商用車毛利較高
這跟國際幾個車廠的毛利率差異不大
豐田福斯或是中國的品牌毛利大概都15-20% 電動車比較高特斯拉26% 比亞迪大概20%
而台灣的車有許多零件都是進口,進口件的成本就會有關稅產生,在台灣自行開模的成本也遠比中國高得多
甚至人力成本也相對較高
就隨便抓個大概比中國國產高10%成本(可能不只)
利潤考慮到被MG拉低 抓個20%
另外台灣的稅金除了貨物稅還有消費稅5% 累計的
再來是個經銷的抽成利潤 普遍抓個5%左右
(43.5萬 *1.10(成本追加)=47.85) *1.2(組裝利潤)*1.15(客貨車貨物稅)*1.05(經銷抽成)*1.05(消費稅)
=72.8萬
客車版的
(45萬(多兩個椅子)*1.1(成本追加)=49.5)*1.2(利潤)*1.25(貨物稅)*1.05(經銷抽成)*1.05(消費稅)=81.8萬
這只是我隨便估的,其中可能還有很多漏掉或錯誤的就全算在成本內了,
例如中國組一台車跟台灣組一台車其中價格可能差異不只10%,反正再組裝毛利前的數字都算成本
更別說要先支出一筆數億到十多億的開發費用(涵蓋設計的人力成本跟模具開發驗證的費用)
算10億一台車拿一半的毛利去攤提也要攤個2萬台,以台灣的銷量Zinger大概平均月銷500多台
要攤40個月也就是3年多才能攤完
隨便亂算,不要認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