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關於Eclipse Cross的AYC閒聊……


路霸2001 wrote:
有興趣的話,樓主可...(恕刪)


如果說xDrive和Quatto,那我就比較有聽說過了
畢竟BMW和Audi這兩樣東西都常常可以看到廣告和說明
覺得Mitsubishi應該多說一點S-AWC或AYC的,放些影片給大家參考都好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我也有比特幣錢包了 19ZCJj7auMnf6NP4G7CXvSGuQcgSh1XewZ
其實維基百科上的解釋也沒有太難懂呀
AYC全名Active Yaw Control,翻譯做主動式舵角控制器
簡單來說就是透過電子控制的方式,把引擎的扭力傳遞到抓地力最好的車輪上
由4WD的車,下放到2WD也能運用,可以提高過彎的速度和穩定度
特別是前輪傳動的車子,車頭轉向很容易不夠,轉彎吃到對向也挺常見,AYC就可以減少這樣的情況

itsudemo wrote:
原文 http:...(恕刪)

這張圖好清楚
一次就說明整個機制的概念了
之前才在板上討論過XD
之後我也去研究了一下
才知道AYC這名詞被三菱重新定義了
以前的AYC是在機械結構上直接分配扭力輸出的那顆"差速器"
現在就有點類似主動式的EDL或ESP用夾煞車來輔助這樣沒有任何主動機械結構
所以那時看到後差速器才認定EC沒AYC
沒的是"以前的"那種AYC這樣

itsudemo wrote:
原文 http:...(恕刪)


直接+5分

簡單明瞭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Abbott761 wrote:
不過使用到的場合在...(恕刪)


只要要轉彎的場合都用得到,一般公路如果過彎速度快一點就會有感覺。低摩擦力的條件更明顯

led91156 wrote:
之前才在板上討論過XD
之後我也去研究了一下
才知道AYC這名詞被三菱重新定義了
以前的AYC是在機械結構上直接分配扭力輸出的那顆"差速器"
現在就有點類似主動式的EDL或ESP用夾煞車來輔助這樣沒有任何主動機械結構
所以那時看到後差速器才認定EC沒AYC
沒的是"以前的"那種AYC這樣


更完整一點的說

最早在EVO上出現的AYC,的確只有後軸扭力分配,那顆主動式差速器也被叫作AYC差速器

不過隨著EVO持續進化,AYC也加入煞車分配。最完整的AYC同時包含扭力分配跟煞車分配,可以在加速跟減速過程都得到控制。

在EC上,可以說是末代EVO那套的精簡版,拿掉了主動式後差速器,只保留煞車控制這部份。

我比較好奇的其實是,在2019年的二驅版EC,整體是怎麼運作AYC的?

猜AYC應該是現在要達到所謂的主動安全的設計
也就是以前是在過彎時在講的會有的循跡防滑功能
讓系統更早些介入車輪控制避免角度過大車速過快時
可能產生的外傾並造成車子的失控或打滑狀況
以前是只有四輪驅動車才有但這次前驅車竟也有
只是到底有沒辦法感受到這就看駕駛者有沒敏感度了

angry鳥 wrote:
猜AYC應該是現在...(恕刪)


AYC其實比較偏向操控性能

其實現在幾乎各大車廠都有類似的功能

因為煞車分配是基於EPS、ABS硬體下的產物

有EPS跟ABS的車款,就有基本的硬體條件可以設計類似的功能(軟體)

只不過各車廠的細節不盡相同而已

往好的方向想

在EPS作動前,AYC就可以介入維持循跡性,對安全也會有幫助

但往壞處想,駕駛如果沒有意會到他的駕駛方式已經到了會讓車身外拋的程度

而高估了車身極限,那他一直都駕駛在極限邊緣,一旦遇到彎中需要修正路線或路面條件改變,那就是立刻超過極限失控的下場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