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傳奇 wrote:
看倌~你相信嗎?我個...(恕刪)
不要不相信,就正是這樣
因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車廠的規範會是一模一樣
即使是同個集團,規範還是完全不一樣
端看各廠牌的重點在哪
既然規範不一樣,使用的物料當然完全不一樣
汽車是非常專門的行業
大概除了螺絲與輪胎
每一家車廠都不會有共用與同樣的東西
所以你可以從任何一家店家買各式各樣的零件組成一台電腦
但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到處去買零件組成一台車
所以這個世界上還存在有那麼多的車廠
以各式各樣的差異化讓顧客選擇
如果照你的邏輯
以前所有人的媽媽應該都是使用金蘭醬油、味全味精、台鹽的鹽巴
那所有的媽媽煮出來的菜味道都一樣囉?
只能說TOYOTA這招夠狠,一魚多吃
一吃形象挽回
二吃掩蓋之前的暴衝事件
三吃可能把真正的問題修正
四吃順便拖其他廠商下水
有個大大說的真好:
“TOYOTA巨大的矛盾在
即使是同一型車(例如Camry)的同一零組件(例如踏板),
在美國,加拿大,日本,大陸,韓國,臺灣,
只要是產地不同,東西就會不同,
所以當其他地方召回時,
臺灣都沒有相關召回問題.
(多容易不相關啊)
但當發生膠條這種自己的瑕疵問題時,
話術卻變成,
只要是臺灣生產的車子,
甚至是別家車廠的不同車型,
東西都相同,都會受影響.
(多容易相關啊)”
至於TOYOTA的真正目的
如果有人持續追蹤照個話題
最後看看實際需要整修密封膠的比例
就會發現這次的召回到底是不是跟密封膠有那麼大的關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