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自動煞車與跟車究竟是在紅什麼意思的!?真的有這麼重要?

jason_uniq wrote:
ACC FCM就算加...(恕刪)




你也不會常常發生意外啊!買什麼保險??
如果看完美國每家車廠新車規格,其實自動煞車,車道偏移,盲點緊示等等都快要變成必備品了

沒有這些東西(至少當作選配)應該會被虧到爆

至於你說紅什麼?

其實這類東西在其他國家登場的早也比較多被配備,對於自動煞車來說,其實普遍評價非常高,非常多人說有效避免事故發生,車道偏移和盲點也有一定功效

至於自動跟車我比較保留....
書書峰 wrote:
但三菱只有三顆球,被...(恕刪)


CRV也沒多到那去,路上跟本菜市場車有差嗎?

linboby wrote:
...有業務敢給去展間試乘的消費者試這兩項配備嗎?...(恕刪)

印象中只有在VOLVO有試過這項功能,當時是拿一個專門測試的護欄放在前面,最後也煞住了
不是紅不紅,是人家有,你們家沒有,你就遜掉了

說真的,在台灣這些系統真的是沒有比較實用

在歐美那些地大的國家才實用

linboby wrote:
最近看到好多關於討論...(恕刪)


還有現代的愛歐尼克啊!
也是百萬內~~
http://whenwhere.pixnet.net/blog 歡迎來我的部落格參觀喔
問了,別人回答又一直否定和反駁,如果不認同就不要買有自動煞車跟ACC的車,問一堆屁話,去選你愛的ikey和光感應頭燈不是很好?
想要都有?那就多拿點錢出來,錢不夠就選你自己比較需要的配備啊,成年人了,不要把別人否定又選擇障礙
goodpig wrote:
腦袋知識要更新
現在多家車廠的系統早就可以分辨是不是行人了
台灣人真的很反智
國外車廠面對的是各大律師事務所動不動要發起團體訴訟要大錢的
人家都沒在怕在推新科技了,你到底在瞎擔心什麼?

對新科技的了解越多,就越知道它的盲點在那兒;對廠商的了解越多,就越知道它們會在那些地方隱瞞消費者。不要忘了,越大的廠商請的律師也越有份量,廠商的律師早就幫廠商想好一大堆免責方式 (例如說明書中一大堆的除外條文),想告贏大廠商絕對不是件容易事。就算在美國,能成功發起團體訴訟並且成功要到錢的,能有幾例?

小弟自引先前發過的文:
待過各公司研發部門的應該最能體會,不要說台灣的公司是無良企業,國外大廠也好不到那兒去,日本的三菱、高田,韓國的三星,德國的福斯這些國際級的大企業都捅過超級大漏子,不過度信賴任何一家廠商,對所有可能對消費者不利的疑點提出質問,本來就是消費者應該做的事,消費者本來就是 "覺得" 可疑就可以提問,而廠商面對這些質疑,不能只用 "我們早就想到"、"這不是問題"、"那個只是憑空想像"、"那個只是個案"、"那個只是別家廠商的惡意攻擊"、"那個只是瞎擔心" 等模糊回答來迴避,廠商要拿出真實的數據、研究報告、學術論文等證據讓消費者信服。
很抱歉,小弟佑狗了半天,並沒有找到那家車廠有針對該廠的自動煞車功能,明白告知分辨行人的能力如何 (可辨識多大的行人、何種方式移動的行人、辨識成功率多少、辨識不需要自動煞車的成功率多少、辨識假危險如煙霧小草叢飛鳥等的成功率多少),所以提出質疑自是正常。
小弟經常面對各大藥商提出各項質疑,而藥商從來不會用上面那些模糊回答來迴避,藥商通常只有一種方式回覆,就是找出相關論文給小弟參考,至於那些論文能不能解決小弟的疑慮,也要小弟讀過才能知道。
真的,如果以為外國企業真的很有良心,那要不就是歷史沒學好,不然就是新聞看太少..........

尾巴 wrote:
待過各公司研發部門的應該最能體會,不要說台灣的公司是無良企業,國外大廠也好不到那兒去,日本的三菱、高田,韓國的三星,德國的福斯這些國際級的大企業都捅過超級大漏子,不過度信賴任何一家廠商,對所有可能對消費者不利的疑點提出質問,本來就是消費者應該做的事,消費者本來就是 "覺得" 可疑就可以提問,而廠商面對這些質疑,不能只用 "我們早就想到"、"這不是問題"、"那個只是憑空想像"、"那個只是個案"、"那個只是別家廠商的惡意攻擊"、"那個只是瞎擔心" 等模糊回答來迴避,廠商要拿出真實的數據、研究報告、學術論文等證據讓消費者信服。...(恕刪)

最近追安全測試短片,看到路邊假人貼車縫突然走出來,車速不快時能主動煞停.

這功能真的很感人,憾事不上身都沒感覺,當時間到了那種站著躺著坐著心跳都高過

120下的日子真是有夠難熬.

有錢必選..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