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閒談outlander


hahaha2014 wrote:
逐大,哈,開個小玩...(恕刪)


知道你說笑了,應該很少人這麼規矩的研讀車主的使用手冊的啦。

但這本車主使用手冊也寫得很混,錯字很多,並且有些句子也辭不達意,有些難以令人瞭解,資訊也不足,例如4WD不同模式的前後輪驅動分配比率就沒有清楚說明,對於電瓶的電壓變動也找不到解釋,難以令車主安心。

但無論如何,買台電器,我們都還會看看使用說明書,對這種至少也是花了一百萬,又攸關生命安全的車子性能,我們哪能不仔細研讀一下呢。
鼓勵身旁的朋友好好的讀讀車主使用手冊,有不清楚及有疑慮的地方,不妨去電三菱,能得到協助及令人滿意的答覆,對車子的使用及對車主都是保障。
逐風太陽 wrote:
知道你說笑了,應該...(恕刪)

逐大,你說的沒錯,車主若不細讀手冊,因而錯估誤用
車子,而置身危險,那可是得不嘗失;這車功能,小至車
室燈、安全帶,大至撥片、ACC、FCM等使用方法及限制條件
,都值得好好認識,必竟一台車少至開個六、七年,多則十幾
二十年,早點知道比較好。
昨天聽了嚴凱泰的真情告白,真的很感動,他說他的生命是和Luxgen畫上等號的,還說發展自有品牌汽車是他家族的夢想,他傾全力一定要做到。我覺得這不只是嚴家的夢想,而應該是台灣人的夢想,看看韓國,再看看台灣自己,我覺得許多台灣人真的很糟糕,對嚴董懷著莫名其妙的敵意,說什麼只要嚴董的車一定不賣。
我們批評車可以,但是若不針對車子本身,而去污辱這麼努力發展台灣品牌的人,那真是不應該。若不是嚴董還堅持著理想,我就不知道台灣汽車業還有什麼可以期待的了。

只是說,我也沒有選擇Luxgen的車,像我們換過3次車的人,賣車已經不是愛不愛國的問題了,我只能說,很可惜的,Luxgen並不符合我換車的需求,但我還是肯定它,它無論是外觀或是內裝配備,我認為比Outlander都毫不遜色,但Outlander的整體安全性,以及油耗和空間彈性,這就不是U6,U7或M7能提供的。

賣車都是綜合考量,我只能說,Outlander是我理智的選擇,但如果不差錢,能花兩三倍的價錢,我的選擇可能就不是Outlander,無論如何,這也算捧了嚴董的場,算是與人為善了。
昨天同時也看到Outlander的新廣告,宥勝拿FCM搞笑,我的確覺得很可笑,如果開Outlander的車主都像廣告裡那樣,看到車就直直給它撞下去,那不成了"三寶"了嗎?這也是誇張,沒有FCM還真的會趕著投胎喔!

當然,誇張的廣告,每一家都有,之前Livina的獨角仙,喊一聲Tiida就會變大篇,還有五月天外加兩條狗的Sienta,都跟變魔術一樣,這能不能說是廣告不實啊?

那種自己完全不煞車,只依賴FCM的情況是絕無僅有的,通常的情況是車主只是反應慢了半拍,那麼,我們希望FCM能預先提供一些煞車準備,然後在車主煞車的時候能加大煞車的力道,這就可以了,而這後半段似乎是BAS的作用。若是FCM在車主踩煞車時就自動解除了,也沒能有預煞的功能,那FCM能幫到車主的機會就有限了。當然,若是把FCM開到Far,它的確能預警及預煞,這是我親身見識了,但我前面說過,我只覺得那對我的行車習慣是一種干擾,我完全不覺得有煞車的必要時,它卻動不動就示警,所以我才把它調成Near,也就是要等到較近距離時才作動。

每個人的開車習慣不同,反應速度也不同,FCM能替車主帶來多少利益,這是很難判定的,知道有它可能幫上忙就好。
我看前幾集地球黃金線,他們談到一些ADAS的發展,說到BMW計畫全車系導入緊急救護的概念,將來車子不只會偵測駕駛人眼球的轉動,判別駕駛是否精神不集中,甚至當駕駛人因為疾病突然昏厥,車子也會接手將車子停好,並代為撥打緊急求救電話。
換車前,我去看Luxgen,他們也提供一個行車秘書的功能,透過購買加值,就能透過電話,有安全尋車或救護的功能,只不過是真人服務的不同。

ADAS也就是自動輔助駕駛,有不同的等級,像偏離警示LDWS和偏離維持LKA就有很大的不同,就算LKA也是有只能修正一次,或是能不斷調整方向盤的全自動駕駛型,這個在BMW,VOLVO及AUDI都已經不乏實車應用,就連自動停車PA,也已經從必須自己踩煞車進化到完全一鈕搞定。當然,如同ACC這種定速跟車就更有用了,而FCM若能更延伸成能保護行人的都會防護系統就更周延。

我知道最近Outlander推出一款配備ACC及FCM,卻還是3氣囊的車款,引發誰輕孰重的議論。我的看法是漸進的,安全帶絕對比安全氣囊重要,其次應該就是車身穩定系統ESP,這是從先前的ABS/TCS發展而來,能夠更周全的防止車子打滑失控的配備,如果有了這套系統,再來考慮多一些安全氣囊,至於如同ACC及FCM這種ADAS的先進設備,的確是很有吸引力。

我一直搞不懂台灣人買車倒底在想什麼?市面上大多數的轎車是連車身穩定系統都沒有的,怎麼還會去要求安全氣囊?也許轎車底盤低,比較感受不到穩定系統的重要,只有等到緊急時才會知道有和沒有的不同。

氣囊和ACC及FCM,一個是主動安全,一個是被動安全,哪一個重要?這真的很難說,我是傾向於先有安全氣囊,畢竟會不會撞人,自己還能控制,但人家要撞你卻是沒得防。

逐風太陽 wrote:
felixtasi...(恕刪)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說明書講這麼多ACC的問題還有注意事項,其實跟我們的政府有像啊,把有可能的問題全告訴你,如果在路上出狀況,就沒有法律上的問題了。
我原來是savrin的車主,今年三月入手新凹騎艦版,對前座出風口角度也是頗有意見,新凹的中間出風口是設計在影音系統的兩邊,再加上環型座倉設計,使得駕駛座的出風口可調角度很小,我覺得原本的savrin就設計的很好,中央出風口在影音系統螢幕的正下方,這樣設計有兩個好處,一個是螢幕的位置較高,需要導航時眼球離開路面的距離最短,縮短眼球移動的距離時間,這在高速行駛時的安全非常重要,另一個好處是出風口的可調角度較寬,其實要買車時也有去看賓士,歐迪及馬自達,他們的配置就是如此,也許三菱的設計師是不想隨波逐流的,但不實用的設計就不是好設計 ,這真的三菱需要重新思考
逐風太陽 wrote:
再講到Outlander的前座出風口,主駕兩個出風口有個角度,都是朝向駕駛,也就是說,把這兩個風口開到最大,正好就是左右都吹向駕駛者的身上,而副座的兩個風口則較為靠近,把它全開,都是直直的向後吹,靠近窗的那個沒問題,但左邊那個卻不夠中間,位置剛好對準副座的左半身,把它稍微再向左調一些,才能把出風分享給後座,還必須把出風調高一點,因為出風口有點低。駕駛座的右側出風口雖然比較中間,也比較高,但因為它的面板設計朝向駕駛,要調整出風分享後座會格外困難,調得多一點,可能就會將風口關閉了。駕駛左側靠窗的風口也一樣,但因靠窗側,雖然同樣有調到快關閉風口的情形,但會好一些。

要是改款要重新設計這部車的冷氣出風口,我建議中間的兩個風口直接放在現在的觸控螢幕的上方,這個位置既高又中間,即使沒有後座出風口也不成問題,並且高度也尚不致於擋住前方視線。
而現在駕駛右側的這個出風口就可以讓出空間,能夠加大觸控螢幕,把底下的故障燈及ECO按鈕也挪走,要擺一台10.2吋的螢幕都不成問題。
當然,若是更進步,能夠更炫,將儀表整合起來全螢幕化,想必再也沒有人敢譏笑Outlander的內裝是幾十年的老設計了。(恕刪)

Eairjustin wrote: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恕刪)


大大有所誤會,ACC是個很實用的配備,也是同級車裡最好的了,沒有之一。Outlander的ACC可以媲美兩百五十萬等級的LSUV,當然,每一樣配備所投入的成本和等級也會有差別,這也關係到品質及可靠度,我的評價純粹以車主應用的角度來評價。

至於FCM,我只是說不必太過期望,我並沒有說它有很多問題,只是拿它來和ACC比較,它的功能是隱居幕後,是個救援的角色,不像ACC可以去主動應用它,並且使用手冊上還列舉了許多FCM會被排除在外的狀況,而這樣的描述能夠替廠商擺脫法律責任?我倒不會這麼認為,事情沒那麼簡單。我也說,FCM若能再擴充為完整的都會防護系統,增加前攝影機,甚至是紅外線夜視設備,那對車主就會更實用。

我沒有否定FCM的功能,這種配備對那種會把油門當剎車踩的車主應該很有用,至少能有40公里的減速,能把災損減小。但我的駕齡已經快有30年了,我從沒有一次是遇到危險時雙手掩面等著投胎的情形,就像宥勝廣告裡所描述的那樣,我想,大部份的車主也是一樣,我們所遇到的情況,絕大部分都只是煞車不及,而不會是完全沒有煞車。煞車不及的情況有BAS加強煞車力道,有EBD煞車力道分配來防止打滑,有ABS防止煞車鎖死,BOS煞車優先可以防止暴衝,如果還嫌煞車距離太長,換組大型碟盤,磨擦係數大一點的來令片也能有所幫助。
但無論如何,開車要保持安全距離,別花大錢買配備爭那種千分之一秒,如果是這樣的心態,我想,Outlander旗艦款這些主被動安全配備絕對夠用。

leepunpun wrote:
我原來是savrin...(恕刪)


大大說得對,三菱不是沒有好的設計,奇怪的是他們都很難延續下來。
現在擺車用螢幕的位置就像是電視台的黃金八點檔,是許多配備爭搶的位子,以前的車子設計可以不考慮中間的螢幕,設計起來就比較容易,現在則是空調和螢幕都要搶中央的高位。
若以我的看法,螢幕是比較佔優勢的,空調遲早得把地盤讓出來,空調可以擺的位子其實可以有比較多的選擇,不必硬要和螢幕爭位。
leepunpun wrote:
我原來是savrin...(恕刪)


這問題在新日蝕上都有改善了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