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已逾5年 ,從現在起 ,每年又得多噴450元給政府
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時間點 ,來做一下5年來的持有心得報告
以下先交代使用情形
0.車型 : Eclipse cross 2WD 卓越(2020年式) > 交車記錄看這邊
1.停放地點 : 海邊的立體停車場(看出去就是港口)
2.用路情形 : 快速+高速6成,平面4成,每周平均會開上30~100km,目前總里程3.8w km
3.操駕習慣 : 開車很Chill,30公里前緩起步,之後交給ACC,時速+5~10公里(表速);
4.保養狀況 : 6年保,尚在原廠保養,機油就用順益的0W20
5.最近出保 : 行李箱底部強化結構件鏽蝕,碟盤鏽蝕
6.洗車頻率 : 大概1個月1次,自助洗車自己洗+吸塵+打蠟
以下正文
沒什麼脈絡的持有心得報告
1.關於出保的鏽蝕部件
車子這大塊鐵疙瘩最讓人氣餒的應該就屬生鏽了這台車的行李箱底部強化結構件生鏽問題 , 聽說是通病
原因出在後車輪那邊有氣壓調節孔 , 加上該強化件沒做防鏽導致
要不是技師告知 , 我還真不知道那邊有東西可以生鏽
而強化件是額外鎖上去的 , 跟引擎室拉桿類似 , 分成左右2片
處理方法是拆下來出保成額外防鏽處理過的新部件
碟盤生鏽 ,應該是我存放環境的關係
立體停車場雖然可遮雨,遮陽,但四面仍會受海風吹襲
碟盤鏽蝕造成的影響有平時低速行進時有異音
高速煞車時方向盤會抖動 ,最終出保處理
另一個明顯生鏽的是引擎蓋前端的扣環
因為車子是停在戶外, 偶爾會有貓咪進引擎室借宿
於是我被迫養成行車前都會開一下引擎蓋
除了叫醒睡太爽的野貓外 , 也順便檢查引擎室
大概是開開關關多了 , 引擎蓋前端的扣環有點脫漆生鏽
我是不知道有沒有人靠這點生鏽就要求出保整個引擎蓋的
目前噴點3M黃油處理
2.關於FCM錯誤作動
剛牽車時還有點擔心這問題,有興趣者可看這篇文章這5年來,在國1,快速86,國3,快速84,台1,台17穿梭,
時而跑進農業保留區的4米產業道路跟農民會車
時而心血來潮在陰雨天武嶺當日來回(起大霧的那種)
FCM在有觸發時,目前遇到都是正確的狀況
但通常同時我也已經預警到,並減速剎車打雙黃
可能跟我開車方式有關,我的車距感幾乎相當於這台車的ACC跟車最大距離
滿多狀況都能透過安全車距+肉眼預警到
3.關於低速胎噪
剛牽新車時 ,大概是剛從老車Lancer換上來平面道路時速70公里(GPS)以下時 ,那行路的肅靜性是真的令人驚艷
僅有一點點輪胎滾動的低頻聲和風切聲 ,有種車子是在柏油路上滑動的感覺
到了現在,時速60公里就開始出現明顯胎噪
平面道路還能接受, 但快速,高速路段就有點受不了
5年確實也該換了, 下一條應該會換橫濱的V553吧
按照我這用車頻度 , 用滿下個5年應該不成問題
4.油耗
這是台油耗看風向的車子,尤其快速高速上更為明顯例如在秋冬時節沿著國1/國3北上 ,開ACC跑110(GPS),從 ,整路油耗了不起就14
但是反過來 ,同樣時節同樣ACC設定沿著同樣的路南下 , 油耗可以到15~16
若是速度慢一點 , 例如快速61, 開ACC跑90(GPS)且順風 , 油耗可以到17以上
目前測起來 , 無論順逆風 , 似乎跑在70~90左右最省油
至於市區內 , 那就慘烈了 , 走走停停大概在10左右
啊對 , 這車有怠速熄火 , 而且一熄火就沒冷氣
重啟又會震一下 , 真的不舒服 ,一上車我都手動關掉
上述油耗都沒有這功能參與
5.一些周邊耗材
耗材方面除了定期保養換換機油, 剎車油外在今年對電瓶做預防性更換
冷氣濾網也有更換 , 但不是換原廠的 , 是一個叫無味熊的牌子
反正價格差不多又久久換一次 , 就換換口味
雖然這車本來就沒啥味道
然後就是雨刷, 原廠的是橡膠雨刷 , 5年用下來沒啥缺點 ,不跳不卡沒異音
但就在它刷不太乾淨後 ,我換了一對FIAA矽膠雨刷
想說久久換一次 ,弄個矽膠有潑水層的來體驗看看
結果...可能是水土不服 ,這對FIAA偶爾會叫一下 ,還有點跳
但又能在各種雨勢下刷得很乾淨 ,也只能先將就用了
感覺有點搞砸(抹臉 , 下次還是換回橡膠的好了
還有關於車上的手機線材
這台車的車機 ,可以使用有線Apple Carplay
在中控台底下我有備一條紫米的Lighting拉車線專門用來連結手機
在使用了5年過後 ,這條線材確實結實
但他的觸點其中2個卻嚴重氧化 ,原本澄黃色的觸點變黑
橡皮擦和WD40電子清潔劑都試過了,無法還原
雖然接上手機後還是能使用Carplay , 但卻會斷斷續續
仍然能充電 , 但氧化的2個觸點 , 可能涉及數據傳輸的樣子
會導致車機和手機一直處於連上斷線連上斷線的迴圈中
原本以為是車機故障 , 結果換上新的線後一切解決
話又說回來 ,放在車內固定用途的線材,似乎也不用多結實
真刁掐了 ,就算有拉車線也吃力不討好 ,叫拖車還比較實際
6.視野
休旅車有較遠的視野 ,也有帶來一些不一樣的困擾例如停紅燈
有些路口不知怎設計的, 只要車子恰巧在停等線上
我的坐姿+車身高度就會看不到交通號誌燈
近的燈在頭頂上 , 而遠的燈(對面路口)則會正好在前擋玻璃上方
於是我只好歪頭斜眼努力找號誌; 後來只好把車停得離停等線遠點
接著是車子和道路標線的距離感
起初我自己沒自覺, 但有次在前往日月潭路上才發覺
休旅車駕駛在轉彎時 ,普遍都會壓線 ,此時我才發覺連我自己也有這問題
原因在於我用開轎車的經驗 ,去判斷休旅車與標線的距離
例如轎車剛好貼線的狀況下 ,以休旅車來說,大概可能已經壓線或越線了
後來藉著訓練自己多看左右後照鏡來修正路線
才慢慢將十幾年的轎車習慣改掉 , 這段過程滿痛苦的
另外一個是關於隔熱紙
這也算是搞砸的一項 ,前擋和正副駕駛的玻璃是ok的, 都貼透光70%的
問題出在後座和後擋風玻璃
這2個地方的玻璃本身就是深色玻璃
但我並不知道亦無認真考察,於是透光40%的隔熱紙就給他貼上了
造成的後果就是,後座烏漆媽黑一片 ,後擋風玻璃在白天時還行
一到了晚上 ,辨識度慘烈無比
幸好大多數車子晚上都會開車燈 ,平時也有定位燈,日行燈
習慣後其實還行 ,但確實是搞砸了(抓頭
7.洗車
以前那台Lancer洗車輕鬆多了, 我這176的身高 ,不用踩凳子沒有形狀複雜的鈑件外觀
拿一條水管一塊海綿從車頭過到車尾
打溼上泡沫再沖洗後收乾 , 很快就能結束
換了這車後
而是每次處理車頂都得爬凳子上上下下
還有複雜的車身鈑件, 讓洗車的麻煩程度直線飆升
許多部位沒有細節刷根本刷不到, 忘了帶刷子只能用手指摳
這真的是在買車前沒想到的
現在還有心且有力 ,還洗得動
但不知道還能親手洗幾年
8.大概就這些
應該還會請它陪我到下一個5年吧